书愤陆游
古诗鉴赏方法1、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3、从题目入手---总揽全篇4、从内容入手,抓意象,明典故5、从表现手法入手2、从背景入手——了解写作缘由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壮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追梦一生:他力主抗金,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却屡遭打击,壮志难酬。68岁还“尚思为国戍轮台”70岁还在感叹“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至死不渝: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留下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恨,离开人世。生命的尽头,灵魂还在呼唤故国,不得安息。识作者: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明背景:
听课文范读:思考:1、说说诗歌的格调。2、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书愤》中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句子是那两句?
解题书:愤:书写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阅读诗歌思考:1、诗眼是什么?2、诗人因何事书愤?3、诗人凭何事书愤?4、诗人用什么手法书愤?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1、对首联的“世事艰”该如何理解?2、对“气如山”该如何理解?气愤郁积如山VS气壮山河
楼船夜雪瓜洲渡—宋军威武
铁马秋风大散关—气势如虹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大散关两地英勇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突出装备精良,宋军威武!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横扫敌寇的壮丽场面。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时诗人才36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突出了陆游诗歌“多豪丽语,言征伐事”的特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杨柳岸,晓风残月。
典故一:塞上长城2、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磅礴大气。“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也是对投降派的怒斥。
典故二:出师一表“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身为蜀相,“功盖三分国”,被刘禅尊为“相父”,“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他在蜀国引领百官,号令三军,是真正的决策者。他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尾联(自况VS讽今)借古讽今,是影射朝廷当权派投降误国,讥讽南宋王朝偏安一隅。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主旨
愤(世事艰)志士含恨早岁暮年(气如山)(鬓先斑)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峥嵘岁月塞上长城(理想)空自许(现实)报国无门用典对比对比权臣误国赞出师表斥投降派借古讽今用典
拓展延伸:1、书丛小语话陆游——写一段话谈谈你心目中的陆游形象。
示例一: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示例二:一身报国有万死。书生无地效孤忠。沈园柳老情难了,谁解痴人陆放翁。
拓展延伸:2、《书愤》所反映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全词即景抒情,借古讽今。作者之所以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无疑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上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下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六州歌头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小结:靖康之难后,南宋只剩半璧江山,异族枭骑环伺国门虎视眈眈,“保家卫国还我河山”成了时代的最强音。而爱国志士“待重头收拾旧山河”的呐喊得不到朝廷的回应。以致南宋遗民只能在宋亡后饱含血泪地写下“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的悲怆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