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书愤》
加入VIP免费下载

《蜀相》《书愤》

ID:844144

大小:5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蜀相》《书愤》杜甫陆游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蜀相》写作背景简介 蜀相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前四句写武侯祠,后四句先概括诸葛亮的功业,后述惋惜之情。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诗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描绘出一幅春景,但对盎然春景,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堂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3、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写刘备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4、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1、情景交融2、起承转合,笔路清晰,结构严谨3、以动衬静4、借古抒怀怀古咏史诗的特点: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简介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知识点巩固:1、陆游,字,号,山阴(浙江绍兴)人。(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2、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3、解释加点的词: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楼船夜雪瓜洲渡渡: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务观放翁南宋剑南诗稿七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悲愤渡口兄弟,引申不相上下 整体感知: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人61岁。“书愤”的含义为书写心中的悲愤:年岁已老,但壮志未酬。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1、颈联和尾联采用了哪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塞上长城”,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出师一表”:诗人联想到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借以自勉;同时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熔炼在一起。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书愤》感情基调把握 本诗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直面现实,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小结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对比阅读. 《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书愤》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全诗沉郁顿挫,深沉蕴藉。陆游在去严州赴任前,先到临安(今杭州)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皇帝召见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之后,陆游写下了《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临安春雨初霁》借写明媚的春光和闲适生活,表达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风格上,优美动人,富于情趣。 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功绩方面杜诗“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陆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个人情感杜诗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陆游: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伐复国,建功立业。表现手法杜诗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写景与抒情融合,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陆诗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诸葛北伐必经的剑江的水流湍急,他殒亡之地域五丈原的日头昏暗。他意图统一中原未竟地不归刘襌,他死前有对应的大星已陨落军中。南阳卧龙冈武侯庙徒然生出秋草,四川西部关塞和山脉有雾霭阻隔。不要因为正统不传万古而生惭愧,谈理三国历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只身住在小客楼上,夜里一听到春雨淅淅沥沥,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就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短小的纸张斜着运笔,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戏着分辨茶的等级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兴起风尘会沾污我衣的慨叹,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小楼”一联是名句,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语言清新隽永,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暗示了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涌上了眉间心头。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春江花月夜-彭丽媛江楼上独凭澜听种鼓声传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一江春水缓缓流四野悄无人惟有淡淡袭来薄雾轻烟看……月上东山天宇云开雾散云开雾散光徽照山川,千点万点,千点万点撒在江面,恰似银鳞闪闪,惊起了江滩一只宿雁,呼楞楞飞过了对面的杨柳岸.听……清风吹来竹枝摇,摇得花影零乱,幽香飘散,何人吹弄笛声萧声,萧声笛声,和着渔歌,自在悠然.艾乃韵远.漂向那水云深处,芦荻岸边,惟有渔火点点,伴着人儿安眠.春江花月夜,怎不叫人流连.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