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书愤优秀教案]书法优秀教案”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相关资料一:书法优秀教案2011-07-0919:51:56|分类:书法艺术|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左窄右宽的字和捺画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说勤奋》写字教学预案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武学新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清本课生字的间架结构、字形规律;2、指导学生认识左右结构的字中“左窄右宽”一类字的特点、平捺斜捺的特点和规律;3、指导学生规范、端正地书写本课生字。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惯”、“渡”;“末”、“基”“遍”三字的捺画指导,教师教给方法,学生自主写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观察,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教学准备:本课部分生字卡片、优秀作业展示板、教学课件、配乐、名人书法作品、优秀中小学生作品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勤奋》这篇课文在结尾告诉我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小学生正是读书学习的黄金时期,那就让我们从读好书写好字开始“勤奋”吧。2、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握笔的要求:执笔歌距离笔尖三厘米,拇指食指相对夹。中指首节垫笔杆,无名小指自然弯。写字的要求:大小匀称、字体端正、卷面整洁。二、出示生字,整理归类。今天我们要写的生字有哪些呢?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观察:遍、枕、稍、末、校、惯、渡、基、础2、我们平时学习生字时都用到哪些方法?学生回答后投影示:看字形、析结构、记位置、寻规律。3、师:好,那么我们首先来看字形,按结构将这些生字分分类。学生观察生字结构特点后归类投影示:左右结构:枕、稍、校、惯、渡、础上下结构:基半包围结构:遍独体字:末三、指导书写。1、这一课左右结构的生字最多,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左窄右宽)。2、下面我们主要来写写、写好这些左窄右宽的字。1、指导书写“惯”。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字除了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什么?(左右紧凑、间距匀称、横画较长,右上跟“母”的写法不同;“贝”字末笔是长点等)(1)师示范书写,并强调重点。(2)学生描红临写。(音乐起。)(3)投影示。(有问题的选1个,好的选3个)(4)师生评议,表扬,有问题学生投影指正,学生再次临写、再评。2、指导书写“渡”。师边范书边指导。“渡”:注意三点水不能写一条直线,“度”的长撇插到三点水提的下面,最后一笔捺是斜捺,长度适中即可。左边谦让一些,这样整个字结构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样,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谦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学生描红临写。师生评议,表扬,有问题学生投影指正,学生再次临写、再评。3、其他几个生字,请同学任选一个字说说写好这个字应注意什么?“稍”:小字头的左右两点相呼应,和下面搭配的“月”要对正。撇改为竖,贴别是“月”的上部要在横中现上面。“校”:注意最后一笔捺是斜捺。“枕”:写好竖弯钩。“础”:“出”的一竖要直、要高。4、139
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书写规律,说说写好这类字有什么规律。生说后,师出示以口诀形式总结的规律,然后读一读。体形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二)指导写“基”、“遍”、“末”(卡片示)。1、学生根据方法,观察“基”、“遍”、“末”。(1)说说这几个字的注意点。(2)学生交流,师点出共性:我们所说的“捺’多指“斜捺”。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坐滑梯时有那些感觉?写捺和坐滑梯一样,很舒畅,斜捺是一种动态的笔画,要写得流畅、飘逸。看示意图(略),比较“平捺”139
与“斜捺”的异同。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写法基本相同,主要是斜度不同(平而长),平捺的用法及在字中的作用。平捺的用法:用于字的底部。平捺的作用:起托载作用,因而不能短,要写得平(与水平线夹角约5o~10o)(画示意图)(3)板书“遍”,讲解平捺与字的其他部位的位置关系。走之儿到上部右侧所在竖线处才能收笔。(4)学生选择书写。(5)投影示师生评议,表扬。(6)学生再次临写。将优秀作业贴上“今日书法之星”优秀作业展示板。四、熏陶与拓展。1、导语:(投影示)中国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汉字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学习书法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2、欣赏历代书法大家书法作品。(出示课件)欣赏学生优秀作品。3、名人谈写字。王惠松先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书法家,他学术方面的兼职很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团委员、全国写字教育研究中心委员、江苏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硬笔书法》杂志执行主编等。最近,老师去拜访他,当他知道我是一名喜欢写字的小学语文老师时,王主席语重心长地说:“中小学生是硬笔书法家协会的后备军和新生力量。在中小学中,要树立‘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写字’的教育理念,并要把学生的写字教育落到实处。好好地从事硬笔书法教学,真是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中国人应该写好中国字。”说得多好啊,一起来读:课件示: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写字。中国人应该写好中国字。——王惠松书法是第一国学,我们写好汉字就是爱国。——南京139
陆亚鸿五、总结1、有请四位写字组长和老师一起评选出今天的“书法之星”,颁发证书,掌声鼓励。师:今天,老师看到同学们练字的进步,很高兴。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确实令人羡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练字,我们一定能写一手正确、规范、美观的字。让我们一块继续努力吧。3、赠送礼物。向客人老师赠送自己精心准备的书法习作,请书法家老师指导。六、课堂总结,下课。《说勤奋》写字教学说课稿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139
武学新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一、说说教材。本次写字课我上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说勤奋》,我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认清本课生字的间架结构、字形规律;指导学生认识左右结构的字中“左窄右宽”一类字的特点、平捺斜捺的特点和规律;指导学生规范、端正地书写本课生字。《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对写字提出的要求是: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可是我们在中年级的教学中,常常忽视写字教学,很多学生并没有达到《课标》提出的写字要求,特别是学生的执笔姿势、间架结构安排等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教材中把写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我们通常教学方法是在阅读教学中预留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字。这样的指导不利于学生较为系统地领悟习字的规律,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此,我在教学中,整合教材中的内容,利用每周的写字课,按照习字的一般规律,从基本笔画,到间架结构系统地进行写字教学。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惯”、“渡”;“末”、“基”二字的捺画指导,教师教给方法,学生自主写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观察,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教学准备:本课部分生字卡片、优秀作业展示板、教学课件、配乐、名人书法作品、优秀中小学生作品等。教学中我注意针对小学生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有意识地将枯燥的写字教学形象化、直观化、规范化。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提高分析能力、书写能力。下面我说说本课的几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第二环节:出示生字、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学生在观察比较后,发现规律,教师示范书写时及时告诉学生:左右笔画撞在一起不好,该像小朋友一样互相谦让,左边的字腾出地方,让它的右一半可以很舒服地展开来,当独体字作偏旁时,化捺为点。这样的变化叫139
“笔画让位”。并适时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在教学平捺和斜捺这一重点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示图解等方法。第三环节:指导书写,体验“看、想、描、写、评、改”的“六诀”写字法。分层推进突破教学难点。1、看与想相联系左窄右宽,偏旁最后一笔都化捺为点时。我出示利用这一结构特点编写的儿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左右结构书写规律,使学生在快乐地模仿律动中产生想写好字的欲望。学生写不好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位置,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字”习惯。2、描与写相渗透指导书写时,我采用“教扶放”的方式139
循序渐进地突破重点。“教”:教师着重边范写边讲解“惯”,左右紧凑、间距匀称、横画较长,右上跟“母”的写法不同;“贝”字末笔是长点等。“渡”:注意三点水不能写一条直线,“度”的长撇插到三点水提的下面,最后一笔捺是斜捺,长度适中即可。左边谦让一些,这样整个字结构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样,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谦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接着学生练写,播放古典音乐,教师提醒“双姿”: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扶”:请学生自己说“稍”“校”“枕”的写法。“放”: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础”字。(这时请一名执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学生示范。用镜头对准这位同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白“础”字写法要领,巩固写字姿势。这种形式新颖,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悄悄地进行自我改正,很快就养成了良好的写字姿势。第四个环节:熏陶与拓展。通过欣赏书法作品、读名人名言,感知汉字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这样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这节课上下来了,存在的问题一定不少,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不吝指教,谢谢大家。2、福海书法公开课教案--卧钩与“心”字一、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习卧钩写法,掌握“心”字结构。2、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3、情感目标:(1)审美目标:通过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古代碑帖,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2)德育目标:通过学用“心”字,听讲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二、教学实施:1、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师:请大家注意坐的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平”,稳定学生情绪。2、讲述王羲之的学书故事,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书法艺术真是博大精深啊!这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就要写好中国字。3、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笔画,今天我们来学习卧钩。2、形象比喻,掌握要领1、师:板书”139
卧钩”叫什么名字?看它的外形像什么?(弯月、小船、镰刀、香蕉等)2、画出月亮的图形,提问:卧钩的弯度与月亮的弯度是怎样的呢?(卧钩是月亮的一部分,卧钩的弧度与月亮的弧度是相叠的。)3、师:用儿歌小结卧钩的用笔方法,同时在田字格中板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轻轻的起笔重重的弯,挑钩之前要顿笔,对准左上再出尖。)3、各种评价,激励进步1、先练习10遍,自评:挑出写得最漂亮的3个卧钩,说说好在哪儿?(展示)139
同时强调握笔姿势:(大哥二哥脸对脸,兄弟五个握空拳,伸出笔尖有一寸,姿势正确记心间)2、再练习10遍,同桌互评:给你的同桌找出最好的五个卧钩。3、教师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三、学写“心”字,寓教于乐心想事成1、看到卧钩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字?---“心”2、心字比卧钩多了三个点,左点,挑点,右点,教师板书3、明确三点的位置:“心”字的卧钩像月亮,那么三个点就像三颗小星星,围绕着月亮。三个点怎么摆,心字最漂亮呢,你们试着自己写写?写完之后和小伙伴们互相评一评,谁的心字最漂亮。4、生:互评、讨论三个点怎么摆。师生共同讲评,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心字的写法,点出三个点的摆放形状呈弧线。5、学生尝试练习,师生共评,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四、学用“心”字,体验成功1、心字的用处很大,参观“心”字花园,读一读心字词。小心、专心、信心、细心、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说一说,还有哪些心字词。3、四人小组学生互评,每组选出一幅佳作。4、表扬优秀作业,送给学生一句知心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希望学生做事要有爱心,专心和信心,祝愿每一个学生心想事成。五、回家作业,巩固教学背诵儿歌,书写带有心字的词语或句子。3、新二年级A班7.22硬笔书法教案教学内容: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139
----竖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教学重点、难点:竖的几种类型及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学过程:竖:竖画在汉字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它要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弯腰曲背。(1)悬针竖: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钢针,故叫悬针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用力按一下,随即转笔直下;力量由重到轻,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处提笔出锋,力到锋端。收笔不能太快,太尖细如同鼠尾。悬针竖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笔,位置在中间居多,有的在右边。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悬针竖。(2)垂露竖:象在一根木棒上悬着一滴露水,故叫垂露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按,然后转笔直下,收笔时顺势向下按拉,随即空回锋收笔。垂露竖大都是一个字的左竖或右竖,少数是中竖。如“门、同、术、引”等字中的垂露竖。(3)短竖:起笔轻作顿,随即转笔直下,顺势按拉回锋收笔。短竖在与短横相逢时,起笔不作顿。如“日、且、贝、具”等字中的短竖。有时短竖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竖二、请学生自己挑选感兴趣的例字,完成一幅作品。1、发作品书写纸和相关字帖2、书写练习要求:(1)按要求写满14个字(2)写好落款3、展示并评议三、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1、(师)结束语: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精美绝伦,从今天讲解及书写中,我们已初步领略了它非凡的艺术魅力。希望同学们平时真正做到“下笔即是练字时”,一丝不苟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次作业,练字时多用心揣摩、观察,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进步,练就一手好字、真正拥有硬笔书法才艺。2、作业:完成两页竖画硬笔字的书写。4、新二年级A班8.10硬笔书法教案活动指导教学一、活动对象:二年级二、活动目标:1、了解硬笔书法的特点。2、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并能体现在自己的书写过程中。3、懂得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能在平时的书写中注意自己的书139
写姿势,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三、活动准备:1、正确坐姿、握笔姿势的图片。2、铅笔、书法练习纸、字帖。3、实物投影仪四、139
活动过程:一、校园活动1、参观书画院,欣赏硬笔书法作品。2、布置活动任务:仔细地欣赏作品,看看硬笔书法有些什么特点?二、室内交流你从刚才的参观、欣赏中知道了什么?1、什么是硬笔书法?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竹片、塑头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2、硬笔书法有什么特点?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五、怎样才能写好硬笔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1、要有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2、要学会看字帖;3、要学会正确的运笔方法,并写出自己的个性。六、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请学生演示,教师一边帮助纠正一边讲解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要给孩子配备高矮合适的桌椅。当孩子要写字时,首先提醒他注意姿势,然后再帮助他纠正错误姿势。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五、你会正确握笔书写吗?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七、姿势竞赛1、每人写自己的姓名,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给姿势正确的学生发小星星。八、活动延伸课外写字时要养成姿势正确的书写习惯,并请各课任老师打分。5、二年级写字课教案写“包、饱、泡、吐”四个字武进礼嘉中心小学jlp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包、饱、泡、吐”四个字。2、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3、点燃学生的写字兴趣。4、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本课教学,巩固正确“双姿”,唤起学生写字的热情。难点:横折钩、竖折钩的写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硬笔书法欣赏作品(备用)、空白书签、作业纸、写字歌、古筝曲(配乐:高山流水)、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欣赏引趣1、怀素写字导入。2、欣赏硬笔书法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书法”的概念,激发写字兴趣。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1、复习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3、齐唱《写字歌》,跟着音乐。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写识字8中的4个生字。2、学写“包”。(1)观察:什么结构?你认为哪一笔比较难写?(2)指导练写“包”。学生说“包”的笔顺。教师示范写“包”字并作讲解。学生练习(描红两个,仿影一个,然后写两个),老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双姿)。(3)师生互动:对学生写字作品进行评价,教师适机点评,对好的奖励画星。(4)小结:独体字要写得不大不小,放在中间正好,难度大的笔画要写正确、端正。3、学写“饱、泡、吐”。(1)观察比较:饱和泡与“包”有什么区别?(2)“饱”的左右两边的第二笔要持平,右边“包”的最后一笔要写得饱满,起笔要对齐“勹”的撇尖;(3)“泡”字要左窄右宽。(4)“吐”字的“土”上横短,下横长。左边口的位置要摆放适当,不能太偏上或者偏下,这样布局字才美观。“饱、泡、吐”三个字逐个读帖(读帖是写好字的关键),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边提示注意点,然后学生描红、仿影,再练习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初评,再练习,再评。对学生写得好的字和写得有进步的字要及时加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把字越写越好。四、创作练习,巩固兴趣1、学生完成书签(1)老师给学生看自己制作的书签,欣赏。(2)学生自己完成书签。要求:注意坐的姿势和写的姿势,书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写完了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名字。2、教师巡视、指导。3、欣赏、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欣赏。4、赠送作品:给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老师。五、课堂总结我们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双姿,写字要认真读帖,要一气呵成。我们时时刻刻可以写字,处处可以练习,但不要乱涂乱画。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的汉字横平竖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加上老师的指导,不久的将来,咱班一定会有了不起的书法家。左中右结构(二)左中右长短不同教学目标:1.了解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有长短不同的变化;2.仔细观察,了解三种类别的字长短不同的特点;3.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用心观察,认真体会。教学重难点:1.了解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长短不同的规律;2.139
培养学生写字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乐书园”看看,这里是书法艺术的殿堂,这里有淡淡的墨香,有悠扬的音乐,有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让我们一起感受汉字的方正之美,做一个心正身正笔正的人吧。二.欣赏佳作,激发兴趣首先,我们来到乐书园的第一个区间书法展示厅,这里悬挂着许多书法作品。看,这幅是被尊称为书圣的宋朝王羲之的作品,多么灵动有力!这两幅是我国现代书法家启功先生的作品,风格柔中有刚。这幅作品呢,是我在欣赏了众多名家名作之后忍不住笔痒写下的。而这幅,出自于井冈山小学二(2)班阎钦同学之手,她的铅笔字虽然仍显稚嫩,但清秀端庄。下一幅呢,噢,这儿空着呢,它等待着你呢,你准备好了吗?一起来吧!三.139
学习新知,精讲精练(一)观察字型特点1.下面进入乐书园的第二个区间观摩厅在这里,我们会选出观察力强想象丰富的同学成为我们的智慧星,你是智慧星吗?就看你的表现了2.瞧,这儿来了一位字宝宝,认识它吗?刚才你们看它跳的舞了吗?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蜘字出现)3.对,这就是我们今天乐书园的主题左中右结构(二)本课前我们学习了左中右结构(一),知道了它们三个部分要写得怎样才美观?(指名回答,小结:紧凑)4.我们再来比比蜘字各部分的长短,这次,你又发现了什么?5.师小结:蜘字中间长,左右短139
(出示板书一中间长)这里有三座不同屋顶的房子,你看看蜘宝宝的体形,它该进哪座房子?6.了解了它的体形特点,我们就好写它了,先看看老师怎么写吧.(师范写,口述要领)7.学生试写一个8.展示两名学生的作品,全班评价蜘字的体形他表现出来了吗?他是怎么写的?9.师小结中间长左右短的字的书写要领,师生齐读.(横短竖长撇斜直)10.(出示课件)看,又跑来两个左中右结构的字宝宝,仔细看看他们的体形,他们该进哪所房子?为什么?(指名回答)11.看来,我们今天认识的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长短不同.(贴板书),如果再来一些字宝宝,你会帮他们找到家吗?(出示余下7个字)同桌商量一下,然后用红笔给他们画画屋顶吧!12.指名归类(二).指导书写例字1.刚才我们知道,139
左中右结构的字长短会有所不同,观察时我们注意了,写时更要注意哟!写好了”蜘”字,我们该进入下一区间”习字厅”了.同学们好好表现,将会获得老师和同学们合作做的名言书法书签呢!看看我们今天所要写的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2.范写,口述要领3.你们想写吗?写完一个后找你们的小伙伴评一评吧!4.采访评字5.总结两边长中间短的字的书写要领.出示要点`读6.还有谁尝试写一个3号房子里的字吗?7.自评.觉得自己写出了这个字中右部长特点的同学请举手!你是怎么写的?8.小结,出示要点,读9.老师也忍不住想写写.如果我写的好,给我掌声鼓励一下吧.范写,口述要领四.集中练习1.把握了这三类特点的字的写法,就让我们集中运用一下,下面进入”集字厅”.同学们来大展身手来写写这10个字吧!2.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五.集中展示1.设”小展厅”,展评几位学生的字2.还有哪些同学愿把自己写的字展示给大家看呢?学生自主上台展示六.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乐书园”里学写了这么多左中右结构的字宝宝,他们的三部分长度有变化.我们以后遇到他们或与他们类似的字,要一看.二写.三对照才能写好哟七.布置作业找出中间长,中间短,右部长的左中右结构的字各三个写5遍,一周内完成.课题:卧钩教材:《写字》教材第二册第四课一、139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铅笔字笔法教学课。在卧钩教学前,学生已学过竖钩、竖弯钩、横折弯钩、横钩等钩画,对钩的写法和有弯度的笔画并不陌生。但卧钩与后一课的斜钩和以往所学的钩相比,其书写难度较大,首先,卧钩行如长空新月,弯度圆转而富有张力,学生掌握不好弯度常常把卧钩写得过平或出现折角。其次卧钩的运笔过程动作丰富:起笔尖落,行笔渐渐加重,弯度自然,挑钩前稍停笔,然后向左上方挑出,整个过程要求连贯圆转、提按适宜、快慢适当,这对一年级的书写基础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困难。原教材中卧钩的练习量安排不足,却把练习重点放在“心”的写法和有“心字底”字的写法上,这对笔法尚未掌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又增加了“上下结构”的学习负担,无疑是难上加难。所以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突出教学重点,对原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删除了“心字底”字的学习内容,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卧钩”和“心”字教学。考虑到写字课不仅是汉字书写的训练课,而且是书写艺术的启蒙课,具有美育、智育、德育等多项功能,所以增加了“心”字的运用练习和唐楷的欣赏等内容,体现技能、欣赏、情感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原则。二、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习卧钩写法,掌握“心”字结构。2.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3.情感目标:(1)审美目标:通过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古代碑帖,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2)德育目标:通过学用“心”字、听讲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三、139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卧钩和“心”字的写法。教学难点:卧钩的弧度把握,“心”字的结构教学。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作业纸、拼贴用具。五、教学原则:审美、技能、情感三位一体。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组织学生去“心字岛”旅行。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是爱心队、专心队、信心队,在《月亮船》的音乐声中,乘坐“心字号”大船来到“心字岛”。欣赏“心字石“。揭示课题。(二)形象比喻,掌握要领1.形象比喻,初识形态。提问:卧钩像什么?(月亮、小船、镰刀、香蕉等)2.139
观察比较卧钩与月亮的形态,突出卧钩的弧度。课件显示卧钩与月亮相叠的情景。提问:卧钩的弯度与月亮的弯度是怎样的?(卧钩是月亮的一部分,卧钩的弧度与月亮的弧度是重叠的。)3.运用儿歌,掌握要领。弯弯月儿小小船,(形态)轻轻起笔重重弯,(起笔与行笔)挑钩之前要停顿,对准左上再出尖。(收笔)4.教师示范。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6.139
作业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三)学写“心”字,寓教于乐。1.根据课件演示参观“月亮湖”夜景,看月亮姐姐和三颗小星星的游戏,对“心”字的结构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明确三点位置,学生操作课件,参与星星们的游戏。3.演示课件,学习“心”字的笔顺和笔画。4.观察“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组织拼字游戏,小组合作,齐心协力拼“心”字。5.学生尝试练习,师生共评;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四)学用“心”字,体验成功。1.参观“心”字花园,读一读心字词。2.说一说,还有哪些心字词。3.填一填,谁的“心”字最漂亮。4.学生互评,每组选出一副佳作。(五)碑帖欣赏,德艺教育。1.欣赏碑帖。(1)参观“心”字林,欣赏唐朝四大楷书家的“心”字。(2)讲一讲柳公权的故事。(3)板书“心正则笔正”,并解释含义。2.悉心教育。送给学生一句知心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希望学生做事要有爱心、专心和信心,祝愿每一个学生心想事成。(六)小结本课:背诵儿歌,巩固卧钩书写要领。表扬本节课表现突出的小队。(七)课后参观佳作园,互评互学。三课左偏旁(三)教学目的:1.掌握竖心旁、言字旁、示字旁、衣字旁、女字旁、金字旁及含此偏旁的左右结构字的写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3.教育学生多读书,不懂就学,才能有学问。教学重点:愉、读、礼、被、处、她的写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拼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二、新授:(一)139
学习偏旁的写法:1.观察对比:看书试写偏旁,提出难写的偏旁。2.指导偏旁书写,范写女字旁、金字旁。3.学生临写偏旁、巡视。(二)学习本课字的写法:1.安排适当:学生拼摆例字。2.试写、感悟书写规律。3.指导“愉、读”的写法,范写指导。4.139
学生临写,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进行个别辅导。三、评改练习:1.整改用心:展示其作品,提出优点和不足。2.对照修改四、行款练习1.指读,指导难字。2.临写行款。3.小组内交流,欣赏作品。五、结课:1.小组欣赏,展览作品2.小结:用观察对比、安排适当、整改用心的方法掌握偏旁及字是写法。撇的写法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学会各种撇的写法,做到用笔正确。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教育学生做人谦虚礼让、宽容待人、团结合作。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各种撇的写法。难点:斜撇和弧撇及“假、秧”的写法。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书法欣赏作品、格言卡五、139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名家名作,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爱写字的兴趣。二、引导、点拨难点,突出重点。1、撇的种类:弧撇、斜撇、竖撇、平撇2、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写法。斜撇:139
起笔重,边行笔边抬笔,收笔呈尖状。弧撇:起笔较重,行笔先竖后撇,撇出部分较长,弧度较大。行笔“宜缓不宜疾”并要力送到底。古人讲,“书撇如篦发”是说写撇像篦子书发一样,要慢,要力送到底。还有人把撇喻为象牙,形力俱佳。竖撇:老师边写,边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提示写法基本相同,但行笔方向不同。让学生来说竖撇的写法。(起笔稍重,行笔先竖后撇,撇出的部分较短。)平撇:老师边写边提示学生观察,请学生自己看会写法。(起笔较重,行笔方向较平。)3、把撇放到各种字中练习。老师范写“假”并做讲解:单人旁的撇是斜撇,竖要写的有力度,有精神,中间的第一横在横中线上。右边的部分要写的修长一些。我们的中国字讲究包容精神,做人也要宽以待人。字要写的方方正正,做人也要堂堂正正。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左中右要紧凑,因为它们是一家人,要团结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字的左右上下要对齐,这是讲究对称美,但中间这部分却很小,这是讲究错落美,所以说中国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4、老师范写“秧”字,请你根据我们学过的写法和结构安排方法仔细观察这个字。看看“假”和“秧”的异同处。(“假”字的左边又细又长,139
“秧”字的禾字旁上边是平撇,“秧”字的禾字旁“捺”要变成“点”,因为,中国字讲究谦让精神,要给右边的字让地方。)5、老师对于学生的说法给予肯定并小结。6、老师范写“升”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写法和特点。(“升”字的悬针竖比竖撇长,横较长。)7、老师范写:“有”字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写法的特点。(“有”字的横长,像挑扁担一样,先低,后高,最后也低。前边顿笔,后边回笔。“有”字里有弧撇,“月”字的“撇”变成“垂露竖”,底端平齐。)三、实践练习:书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用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书写,注意铅笔的正确使用。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和坐姿。观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个别指导书写。四、反馈:对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指出普遍的错误。(写撇时,提笔过快,会把撇尾写的过细过长,我们叫它“鼠尾”。另外,不抬笔,没有笔锋,我们叫它“圆尾”。写“秧”字时,中间的竖,要长。结构要紧凑。平撇不够平。)五、再实践,再练习。1、老师继续巡视指导。2、纠正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3、针对个别现象进行纠偏指导。4、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体会并掌握写法技巧。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审美、观察和评议能力。1、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2、选出一位同学的作品,有小组代表总结评议作品。3、在全班的范围内,有各组的小讲解员评议本组的代表作品,其他同学可做补充说明。4、老师对于学生的评议进行重点点拨和说明。七、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写字技巧。1、139
每人发一张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格言卡,请你写一条你最喜欢的格言,展示你漂亮的字,送给你的好朋友,传递友谊,以做共勉。2、139
挑几张有特点的格言卡,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全班看。既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又教学生如何做人,同时巩固了写字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八、故事结尾,勉励学生。老师以一个书法家的小故事作结尾,勉励大家:练字要持之以恒,扎扎实实,不能急于求成。鼓励大家努力一定会写出更好的字。九、板书设计(略)6、第一堂书法课今天有一节书法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节书法课。我在思考:在这节课中,该给孩子们上些什么内容呢?是直接去讲授书法课本中新字的写法,还是要着重纠正以往孩子们写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呢?我选择了后者。[教学过程]课上,我问学生:“孩子们,我们平时一直在说,要写好字。你知道什么样的字才叫好字呢?”“唰”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有孩子说:“好字就是很端正的字。”我微笑着点点头。另一个孩子说:“好字就要有笔锋。”我也笑着表示赞同。又有一个孩子说:“好字就是要干净一些,笔画要不粗不细,不浓不淡。”多聪明的孩子呀,把我平时说过的话全记住了。我顺着他的话接了下去:“那孩子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字的笔画不粗不细,不浓不淡呢?”学生们沉默了,都在静静地思考着。一会儿过后,我们的小A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要做到笔画的不粗不细,不浓不淡,和铅笔有着很大的关系。”“哦,是吗?那你能说说有什么关系呢?”我又接着问。小A说:“在写字之前,我们应该挑选一支笔尖粗细合适的笔。太细,很容易把笔尖弄断,太粗,写出来的字笔画就太黑了。”真不愧为细心的孩子,这小家伙居然注意到了笔尖的粗细和笔画粗细的关系。这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那是我们班二年级时的年段小书法家,他说:“老师,我还知道笔画的浓淡和铅笔的型号以及我们写字时所用的力气有很大的关系。老师以前告诉过我们,写字时用的铅笔一定要HB型号的,因为这个型号的笔,墨色浓淡刚刚好。除此之外,我们写字时不能用力过大,不然很容易把笔尖弄断或者写出又黑又脏的字来。”“我想平时你就是这样做的吧,难怪你的字写得又干净又漂亮!”我赞美道。这时小B说:“老师,写字时不能经常擦橡皮,那样会留下很多脏脏的痕迹。”“你说得可真好,那你们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不经常擦橡皮吗?”我问学生。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在写字之前要先观察,看清楚了字形,字的结构以及书本中的范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再下笔。”又一个学生说:“老师,在写字的时候一定要专心,不可东张西望,否则就很容易出错。”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我很高兴,说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写好字的要领。我接下去说:“是的,孩子们,要想写好字,确实和很多方面有关。比如我们的铅笔一定要挑选HB型号的,而且最好横截面是三角形的。”说着我拿了一支事先准备好的铅笔给学生看。我接着说:“因为老师发现这样的铅笔,更适合小朋友的手指,握起来会觉得比较舒服。”说着,我让学生都亲手感受了一下。紧接着我说:“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有我们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一定要正确,写字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三个‘一’。这样,不仅能保护我们的眼睛和脊柱,而且也能帮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自己写的字,以便及时地进行修正。”说完我故意停顿了一下,问学生:“那么在平时,你是怎样来测量三个‘一’的呢?”学生们支支吾吾,说不太清楚。此时我说:“老师教你们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握紧拳头,把肘关节直立在桌子上,就像平时我们举手的样子,把拳头靠近眼睛,此时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就是‘一尺’;握笔时,把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都捏在没削过(有颜色)的地方,此时,手离笔尖就是‘一寸’139
;关于一拳就更简单了。”说到这儿,孩子们纷纷拿起来试着我说的方法。接着我又说:“孩子们,写字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桌面上的物品整理干净,两只手的前臂都要靠在桌面上。如果你们注意了刚才所提到这些问题,再加上自己的认真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写好字就很简单了。”[教后反思]我们班的孩子字写得端正又干净,这是整个年段的语文老师所公认的。我想这和孩子平时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分不开的。但是经过一个暑假没动笔,孩子们的手有些生疏了,写字的姿势也不如人意了。所以我就选择在第一节书法课中纠正孩子的写字习惯。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惊喜地发现,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孩子们一提起笔,总会相互提醒要注意的问题。而且,孩子们写字的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巴金老先生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开始。”我想,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孩子们一定会收获满满。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分享到:阅读(1279)|评论(0)|引用(0)|举报书法家故事幽默是大是小都是学问历史上的今天有一种笑叫苦笑2010-07-09139
08:45:00相关文章像“教书法”一样“教写字”江苏省第三届中小学师生书法(写字)展示赛我班获奖情况福州练字、钢笔书法、硬笔书法、写字、毛笔字、硬笔字培训班书法--写字的开始引用引用原创:书法能不能用小写字相关资料二:书愤优秀教案范文一:书愤教案(2)书愤教学目的: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3、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讨诗歌的主旨。教学重点难点:139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探讨诗歌的主旨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教程:一、导入由陆游的作品导入。二、解题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二、关于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三、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四、诗歌分析1、诵读。2、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3、颔联:连用六个名词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两句都写当年壮观的战争胜利的场面,这表明南宋人民有能力打退金人,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写出了诗人139
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颔联:连用六个名词,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4、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对比:表达壮志难酬的愤慨(英雄无用武之地)5、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颈联、尾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五、重点问题1、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六、主题探讨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原文地址.html书愤教学目的: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3、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讨诗歌的主旨。教学重点难点:139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探讨诗歌的主旨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教程:一、导入由陆游的作品导入。二、解题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二、关于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三、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四、诗歌分析1、诵读。2、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3、颔联:连用六个名词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两句都写当年壮观的战争胜利的场面,这表明南宋人民有能力打退金人,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写出了诗人139
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颔联:连用六个名词,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4、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对比:表达壮志难酬的愤慨(英雄无用武之地)5、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颈联、尾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五、重点问题1、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六、主题探讨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范文二:书愤教案(1)书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二、知人论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嘉定二年139
(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139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三、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五、解读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愤懑、悲愤。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愤懑。年青时候,哪里知道世事艰难;中原北望,幻想着收复失地,豪气如山。曾记得,瓜洲古渡,飞雪洒满大宋的楼船;大散关头,铁甲骑兵在秋风中飒爽酣战。可惜啊,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壮志未酬,衰鬓先斑。《出师表》真足以万古流传,试问千载之下,谁能和诸葛亮并立比肩?!《书愤》赏析六、整体感知首联:139
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豪气如山)颔联: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chi4不异于)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问:《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颈联139
“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尾联:钦羡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并以此自勉,表明自己想要效仿诸葛亮鞠躬尽瘁。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借古讽今)七、问题探究1、诗人“书”了哪些事?一(“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二(“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三(“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四(“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通过对比,早年与晚年理想与现实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139
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延伸拓展】《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创作背景: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同样写诸葛亮,角度不同,意境迥异。杜甫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不同点: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白描。(“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只用名词不着动词,纯属白描。)139
对比(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3.作品风格杜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和二四两联叹惋)陆游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139
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范文三:书愤及临安教案《书愤》教案1、讨论问题: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2、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3、探究课题:关于“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的理解。观点一:“气如山”即“积愤如山之重”。“气”即悲愤。观点二:“气”为“豪壮之气”,理由是:①从前后诗意看。首句言早年不知道恢复中原之事甚为艰难,所以在北望沦陷的中原时,不禁豪气干云,如山般壮伟坚强,前后两句构成因果关系。如果把此“气”解为“悲愤”,则割裂了两句诗间的语意联系。颔联“承”首联而来,写南宋军队抗击金兵侵犯而水陆俱胜的史实,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特殊经历,大有一展抱负之势,是“所如山”的形象再现。②139
从表现手法上看。“气”释为“悲愤“,表面上点明诗题中的“愤”字,其实这样反使诗意直白浅露,不够含蓄蕴藉。同时,与“塞上长城空自许”无法构成照应和对比。“气”释为豪壮之气,与“塞上长城”之志相互辉映,诗人昔日之“气”之“志”,而今已成“空自许”,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气”作豪壮之气讲,不仅使上下诗意贯通,结构谨严,而且更有力地抒发了诗人胸中郁积的“悲愤”之气。一、作者介绍:幻灯1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后来投身于军旅生活,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年闲居故里山阴。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二、鉴赏要点:幻灯2、3①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通篇都是围绕着“志”写的。②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③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④139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的,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三、具体赏析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当时诗人才36岁。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表明他矢志北伐的决心,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但是,当今再也没有人如诸葛亮那样主持北伐了。四、小结(幻灯8):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从立志报国的早年写到白发苍苍的暮年,抒发了当年的抱负和今日的感慨,表现作者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五、《书愤》与《登高》的比较赏析(幻灯9)1.这两首诗都是个人身世感怀之作。杜甫和陆游都生逢国家多难之秋,两人的忧国忧民都表现在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系于一体上。这是两首诗共同的思想感情。2.在写法上(1)杜诗前两联写登临所见,通过对悲凉沉郁的秋景描写为后两联抒情作铺垫。陆诗前两联则是追忆早年的经历,怀念楼船铁马的战斗生活。其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成为后两联进一步抒情的张本。(2)两首诗的后两联有更多相似的地方,都写了老境的痛苦失落。杜甫将国难家愁、荒秋病体共置一处,强烈地渲染了挣扎于艰难潦倒之中不堪忍受的凄惨心情;陆游则一面悲自己,一面赞诸葛亮,即哀叹自己年已垂暮而壮志难酬,赞叹诸葛亮毕竟可以奋斗终生死而后已,两相对照,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六、赏析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提示:①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②陆游自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任职,是个闲职,显然朝廷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也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鉴赏要点:讽喻手法。)1.①世味:世情。令:这里读陵,使。骑马客京华:古代贵人骑马,贫贱人骑驴。说骑马,暗示自已又被召作官。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奉命权知严州(今浙江建德)事,到任之前,先到京城临安办理手续。②139
这两句是说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意思是自己已经隐居家乡,用世之心已淡,没想到朝廷又要自已出来作官。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2.第二联的意思是: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小楼一夜听春雨”,写诗人彻夜不眠,表现他心情不安,虽然是短期离家,却也动了羁旅之愁。“深巷明朝卖杏花”,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似乎全然忘记了亡国的危险。3.①矮纸:短纸,古人写字的纸卷成卷子,所以不说小纸而说矮纸。作草:写草书。东汉大草书家张芝曾认为写草书应比写楷书慢些,只在闲空时才能写。这里说闲草书,是暗示客居无事。②细乳:古人将茶饼研磨成为细末,然后煎来吃,细末一煎,便浮在水面,称为乳花,或简称乳。分茶:宋人饮茶时的一种游艺,今已失传。③139
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住所,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这一来似乎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4.素衣:白衣。到尾联诗人才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了。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污,还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他的意思是说不久即可回家,不必慨叹京城官场中的风气会污染了自已。★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这首诗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所以首尾两联读得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asp139
临安春雨初霁鉴赏: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奉命权知严州事,由山阴被召入京,这诗歌是在临安(浙江杭州)时所作。时陆游已六十二岁。诗人大半生浮沉宦海,壮志未酬,情怀郁悒,虽召入京,但已无年轻时的慷慨,反有厌倦风尘之意。“世味似纱”自然算不得什么生花之笔,一如“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似纸张张薄”之类,倒有几分俗,但就诗人而言,这经验可是就其大半生的浮沉化来。以前可能也将“世味似纱”之类俗语挂在嘴边,但究竟未加深究,而现在想自己大半生之坎坷,才恍然知晓“世味似纱”喻得恰好。于是诗人便冲口而出,落纸为诗了。然而,诗人既知“世味似纱”,就当学范蠡泛舟五湖,象陶潜采菊东篱,然而诗人反是“骑马客京华”。诗人是知道自己所思与所行不一的,故用反问,谁驱使我打马客京呢?当然是诗人自己!是诗人那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不死之心!尽管山河难收,几成定局,但诗人一旦听宣,便不假思索,打马上京。真忠臣也!然而,诗人急切地进京却只能闲闲地候着。这年春天,陆游便在临安,但直到七月,始赴严州任。客居京城,无所事事,这无疑是给诗人那滚烫如火的报国之心浇一瓢冰水。卧居小楼,一夜无眠,听春雨淅沥,想杏花夜放,诗人那郁闷心境由此可知。“小楼”、“深巷”句为陆游名句,单看可见早春的清新、美好。卧居小楼,想明朝可以遥遥听见曲折小巷里传来的清脆的“卖杏花”之声。这是何等美好的早春细节!但是,倘若“知人论世”,我们倒能深切感受老英雄困于客栈,报国无门的心酸!再看“矮纸”、“晴窗”句。春雨初霁,闲居无事,便信笔涂抹作草,随心品鉴杯茶。看似闲,实是闷,写字品茶,哪是陆放翁所为?只是郁闷无奈啊。郁闷无奈毕竟不是诗人所愿,于是诗人用典安慰自己。“素衣”句化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中诗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必感叹临安城中风尘多,清明时节即可离京还乡(陆游于这年三月由临安返山阴)。诗以离乡“客京华”起,以别京“可到家”终,离乡时尚是希望在前,返乡时便郁闷满139
怀,“莫起风尘叹”的安慰只是表面而已。深巷杏花意“薄”春———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文化阐释《临安春雨初霁》是陆游的诗词中广为传诵和称道的一首诗。至于文人雅士对此诗的解读都不尽相同,既有传说这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亦有聪明绝顶的纪晓岚认为该诗“格调殊卑”。笔者则认为该诗确实非同一般,反映着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细细品尝。历来文人墨客都爱对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进行深入的文化解读和分析,甚少有人对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进行文化意义上的深入探索,更多的学者都就这两句流水对的语言上的揣摩。笔者将就此句中的“深巷卖杏花”作为展开,结合这内里所包涵的文化和当时社会的风俗的内蕴,对诗句进行一个全新解读。“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广为流传的名句,他用清新隽永的语言把杭州城的杏花春雨的风情写得精妙细腻感人。从字面上理解,诗人独住小楼上,彻夜倾听淅沥春雨;次日清晨,叫卖杏花的声音从深巷中传来,似乎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此联写得形象而有深致。让大家跟着笔者置身于深巷中,一同体验深巷杏花的“绵绵”春意。常州书生洪亮吉在《北江诗话》里说:“余于四时最喜二月,以春事方半百草怒生万花方蕊„„因喜二月,于植物亦最喜杏。”江南人爱杏花,历代文人墨客如是。咏杏的诗颇多能称得上为佳作,如宋祁咏杏“139
红杏枝头春意闹”,再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杏花,又名“北梅”是古老的花木,公元前数百年问世的《管子》中就有记载,因此,至少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相传,我国古时的杏花还有多色的,《西京杂记》中记叙道:“东海都尉于台,献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云仙人所食。”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花开在初春微寒之际,凋谢于清明前夕。说起杏花,又怎能不提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一句呢,说起这一句,大家又可曾想过作者这里非用杏花不可呢?其实早春开花的除却杏花之外还有不少花种,为何这里陆游舍百花而取杏花?大家可曾发现,《初霁》这诗细细读罢,有一丝说不清的青杏的酸涩,虽然也不乏明快的色彩在流淌,自然也没少说数不清的无奈,甚至自我嘲弄的味道,不然,作者怎会一提笔就是“世味年来薄似纱”的感喟?如果不是心境之沉郁,会有如此深刻的反思?再者,杏花作为早春之花,它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正所谓“花本无情人有意”,古人喜欢托物言志,借花言情。这里的杏花有着与陆游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是陆游一生仕途坎坷,适逢此时,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多次的调职并没有减低他对生活的适应性强。我们从他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不难看出他重情重义。这就与杏花喜土层深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杏花不畏寒冷早春盛开,就好比陆游的一片爱国之心,无惧现实的摧残依然如固。只可惜春雨绵绵,淅沥打在杏花上,杏花也会将在清明节前层层剥落。这里又透出了青杏般的苦涩难耐。此时的作者内心充满了矛盾。可以说,杏花,春雨把诗人的此时的境况委婉细腻地道出。对于这两句诗,古今众说纷纭,大部分人们只注意到颔联和陈简斋“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的因袭关系,却忘了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其间寄托诗人多少对国计民生的关切。昨夜春雨来袭,让人辗转难眠,次日清晨随即听见卖花姑娘在深巷中传来了叫卖声。这难道不正反映了诗人对国民生活的关切吗?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就有买花的风习,我们不妨可以看一下宋代词人史达祖的《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再看,刘大白的白话诗《卖花女》:“春寒料峭,女郎窈窕,一声叫破春城晓:「花儿真好,价儿真巧,春光贱卖凭人要!」东家嫌少,西家嫌小,楼头娇骂嫌迟了!春风潦草,花心懊恼,明朝又叹飘零早„„”这些诗句无不写下卖花女的辛酸,冒着淅沥春雨,在深巷彳亍独守芬芳,自古以来,买花女可谓是下层劳动人民的辛勤体现,延至今日,我们不难看到买花女迫于生计上街买花,只是鲜花依旧,人面全非,买花女不再是昔日江南,梅雨撩人之时,软秾吴语的叫卖的江南女子。卖花女就好比早春的传播使者,借着她们在深巷中传出的叫卖声,让我们感受盎然的春意。回归到本诗句中,作者的一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道出了作者一夜未眠的原因,不是因为连绵春雨扰人清梦,亦非诗人思念故乡,是因为诗人从春雨连绵,杏花坠落,买花女辛勤买花深巷中,想到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是他不能高喊,不能寄情于梦中。所以他假借拂晓之际,卖花女从深巷中的叫卖声,寄予自己的内心深处对振兴祖国河山的呼喊,他希望自己的声音就如深巷中,卖花女如断如续的叫声,即使在清幽得空寂的春晨,众人都在春眠中,却依然能听到这一声接着一声“呼喊”。同时亦希望大家都有“探春”之心,虽然,祖国此时,已是是岌岌可危的暮秋之际,但诗人仍然横抱着一丝的希冀,希望国人能够在这纯意绵绵的困顿中醒来,共同发愤图强,一致对外抗金。《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迈歌唱,也没有悲怆低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苦涩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虽然本诗着眼写春,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欢春;虽不是伤春,却是“薄”春。看,在一片春雨绵绵下盛开的杏花;听,在一条深巷中传来的幽幽买花声„„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asp范文四:书愤上课用教案一、139
导入语: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139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陆游,再次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陆游的《书愤》!(板书)我们知道鉴赏诗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知人论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陆游,去了解他的生平和为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二、知人论世陆游(1125-1210),南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这使得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可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那么我们将要学到的这首诗,又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下创作出来的呢?一起来看背景介绍!三、背景介绍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书:书写;愤:悲愤。“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好的诗文,需要我们反复的诵读才能更好的体会其中的韵味,四、一咏三叹,诵读寻情(一)读一读结合上面给出的背景资料自由朗读《书愤》注意:把握基调,读出节奏和韵律。(二)赛一赛看谁读得好!教师随机抽取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诵读全诗,比一比看谁的声音最洪亮,体态最大方,最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师适当点评指导:诵读提示:“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应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山”应重读,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的场面。“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因为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已先斑”着一“已”字,悲凉之至。生动的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此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即无人能比,重读,结句降调。感情基调:前四句昂扬的情绪;后四句139
深沉的忧愤(三)记一记限定3分钟,比一比看谁记得最快!3分钟后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记忆效果。同学读得非常好,记的也非常好。这首诗的的题为“书愤”,一个“愤”字贯穿始终,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研读文本,探讨作者究竟所书何“愤”?因何而“愤”?五、浅斟低酌,品析写情(一)进一步研读文本,探讨作者究竟所书何“愤”?因何而“愤”?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明确:作者所愤者有四:所愤之一“世事艰难”。所愤之二“塞上长城空自许”报国无门。139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年华空老,壮志难伸。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领军收复失地,北定中原。“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二)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三)议一议:诗人除了用对比来表达内心的愤懑之外,还用了其它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明确: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和斗志。“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诗人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同时,揭示全诗“愤”的由来:139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暗讽统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六、当堂达标: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4分)答:(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参考答案】(1)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痛苦,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极大悲愤。(回答出相同,且说出相同的情感2分,具体分析两句诗句2分)(2)词人直抒胸臆,把过去的壮志凌云、英姿勃发、渴望建功立业与现实的报国无门、惆怅悲凉、愤慨不满作对比。塑造了自己鬓发已白、雄心不减、因时时牵挂边关而痛苦呻吟的爱国词人的形象。(技巧及分析2分,形象及分析2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病起书怀①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①139
本诗写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的成都。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1)联系颔联分析作者“书怀”的内容是什么?(4分)(2)尾联两句诗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参考答案:(1)“位卑未敢忘忧国”表现了作者即使地位卑微也不忘忧国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即2分)“事定犹须待阖棺”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仍有机会重新被起用(或说为国出力)的后事充满信心、希望。(有“信心”“希望”之意即2分)(2)前句是用典的手法(1分),后一句用了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动作”或“细节”即1分)令人回味无穷或说含蓄(1分)地表达了作者忠心报国的愿望(1分)七、小结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和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让我们集体背诵《书愤》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八、作业1.默写诗歌。2.课外搜集陆游的爱国诗词,体会他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范文五:书愤精品教案《书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⑤139
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教学准备本课将制作简单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时间本课计划一课时授完。(如果课堂活动活跃,讨论深入,超时,那么意象赏析、形象赏析可以放在下节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并以《书愤》为例,学习鉴赏古诗语言和意象等基本方法。二、知人论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39
(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139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三、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四、课文诵读:指导学生先听录音朗诵,然后集体朗读课文,再分组读、集体齐读。五、诗题解读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愤懑、悲愤。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愤懑。六、整体感知首联: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颔联: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尾联: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七、问题探究1、诗人“书”了哪些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139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3、《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139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5、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八、检查背诵准确背诵全诗九、结束语本节课,我们学习《书愤》,感受了陆游沉郁悲愤的爱国情感。学习了从内容、意象,用典,形象上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一定要抓住诗歌的主要特征,进行赏析。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让我们集体背诵《书愤》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请同学们课后,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赏析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延伸拓展】(05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7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139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③139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范文六:《书愤》教案(付卫平)《书愤》教案广水一中付卫平2014.11.20教学目标:1、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3、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5、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6、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139
教学时间:本课计划一课时授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并以《书愤》为例,学习鉴赏古诗语言和意象等基本方法。二、知人论世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39
(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139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三、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四、课文诵读指导学生先听录音朗诵,然后集体朗读课文,再分组读、集体齐读。五、诗题解读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愤懑、悲愤。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愤懑。六、整体感知首联: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颔联: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尾联: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七、问题探究1、诗人“书”了哪些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3、《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139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5、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139
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八、检查背诵九、结束语本节课,我们学习《书愤》,感受了陆游沉郁悲愤的爱国情感。学习了从内容、意象,用典,形象上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一定要抓住诗歌的主要特征,进行赏析。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让我们集体背诵《书愤》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请同学们课后,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赏析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延伸拓展】《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创作背景: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书愤》教案广水一中付卫平2014.11.20教学目标:1、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3、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5、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6、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139
教学时间:本课计划一课时授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并以《书愤》为例,学习鉴赏古诗语言和意象等基本方法。二、知人论世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39
(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139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三、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四、课文诵读指导学生先听录音朗诵,然后集体朗读课文,再分组读、集体齐读。五、诗题解读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愤懑、悲愤。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愤懑。六、整体感知首联: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颔联: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尾联: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七、问题探究1、诗人“书”了哪些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3、《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139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5、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139
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八、检查背诵九、结束语本节课,我们学习《书愤》,感受了陆游沉郁悲愤的爱国情感。学习了从内容、意象,用典,形象上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一定要抓住诗歌的主要特征,进行赏析。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让我们集体背诵《书愤》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请同学们课后,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赏析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延伸拓展】《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创作背景: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范文七:《诗六首》--《书愤》教案《书愤》教案◆自读导言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自读程序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3、背诵。◆139
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书愤》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2、总体内容把握《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3、重、难点分析陆游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诗中洋溢着崇高的爱国精神。教学过程:1、139
介绍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2、讲析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139
的爱国青年形象。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点头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主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陆游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范文八:书愤(公开课教案)书愤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重点】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陆游的爱国诗《示儿》导入。二、知人论世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60年来万首诗”)。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2、《书愤》作于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二,被罢官六年后重新起用,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三、品赏诗歌1、朗读课文2、解题书:写,抒发;愤:愤懑,悲愤。3、陆游因何而“愤”?表现什么悲愤之情?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主梳理诗句,然后讨论这个问题。明确:所愤之一:“世事艰”139
——愤:报国有罪所愤之二:“空自许”——愤:壮志难酬所愤之三:“镜中衰鬓已先斑”——愤:年华空老所愤之四:“千载谁堪伯仲间”139
——愤:无人领军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4、表现手法(1)对比手法(2)借古讽今(3)用典明志5、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把握作者的情感。四、拓展探究1、除了《书愤》,陆游在不少诗中谈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明确: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2、《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五、情怀感染读一读陆游其它的爱国诗,再次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六、布置作业用相互联系的方法再读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范文九:书愤公开课教案《书愤139
》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歌主题和思想情感。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离骚》,杜甫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蜀相》,今天我们学习陆游的《书愤》二、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勤于创作,写诗六十余年,诗作今存九千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三、背景介绍: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四、朗读诗歌1.诗题解读。“书愤”是何意?书:即书写,愤:心中不平、忧愤。即:写写我心中的不平。那么我们就一同来朗诵这首诗歌,感受作者心中的忧愤和不平。2.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节奏。3.139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五、整体感知诗题既然为“书愤”,那么作者在这首诗歌中书写了哪些事情,又是哪些事情让他愤愤不平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和学海导航中的诗文翻译坊,疏通诗文大意。(5分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作者究竟所书何事?1.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里的“世事艰”是指“世俗尘世琐事的艰苦”吗?有的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明确:“世事艰”是指“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这位抗金名将抱定收复河山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最终却被冠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气如山”应该是指收复祖国山河的气势如山。所以作者在首联书写了:收复祖国河山之志。2.颔联:139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诗人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瓜洲是古渡口,军队渡江必经之地。大散关是关隘屯兵之处,楚汉相争,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此地北出关中。三国曹操西征张鲁,亦攻守此处。。见“渡”见“关”,立刻会产生战争的联想。诗的特点还在于,并没具体描写战争,只是写出了两地的场景:雄关秋风立战马,雪夜渡口列战船。营造了一种浓重的战争氛围,没写战争场面而战争确实存在。楼船、铁马、雪夜、秋风给人以战争的悲壮苍凉感。3.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诗人曾经自许塞上长城,然而他并不是第一位自许塞上长城者,“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檀道济一生征战,所率军队常使敌人闻风丧胆。元嘉八年(公元431年),他率兵攻打北魏,粮尽退兵,北魏军队竟不敢追来。因他功勋显赫,引起了宋文帝的宠臣刘湛、刘义康的妒忌。昏庸的文帝偏信谗言,于元嘉13年杀死了檀道济和他的儿子。檀道济临刑前愤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意为这是破坏了你自己的万里长城。后来北魏人得悉这几位名将被杀,便毫无顾忌地派兵10万进攻宋,待宋军岌岌可危之际,宋文帝才后悔杀了檀道济等人。古代帝王建设长城正是用来镇守边疆,抵御外族。陆游也曾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磅礴大气。只是比起年少时的意气奋发,如今诗人望着镜中的自己,年迈体衰,双鬓已然斑白,然而当年的壮志却还未完成。所以诗人在这一联中,书写了何事呢?(年事已高,壮志未酬。)4.尾联:我们提起出师表就不得不提起“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诗人对诸葛孔明又是抱有一种怎样的心态呢?(崇敬,敬仰)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千载谁堪伯仲间)。有人说,“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诗人又是怎样形容这篇以“忠”闻名的《出师表》呢?(139
真名世)所以诗人在这一联诗歌中传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崇敬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效忠国家的坚定志向。六、问题探究(知人论世)1.我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我们要如何做到知人论世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取这些信息呢?明确:看诗题看背景(论世)看注释看诗人(知人)2.下面我们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共同来思考一下作者因何事而忧愤呢?(5分钟)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七、课堂小结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亘古男儿一放翁!”范文十:《书愤》公开课教案宁远一中2011级高二上期语文教案内课139
题:容备注书愤教学目标: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当堂成诵。教学重点难点:诗人情感的把握。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现存9300多首)“60年来万首诗”,,能诗能词也能散,才华横溢;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但最终将爱情的玫瑰丢落风中。他的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的作品集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后人辑录有《放翁词》。二、检查预习:检查预习: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剑南诗稿》。2、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七律,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解释加点的词: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千载谁堪伯仲间气:豪情壮志渡:渡口伯仲:139
兄弟,引申不相上下三、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人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第1页(本章共4页)阅读详情.html宁远一中2011级高二上期语文教案四、解题:书:写愤: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悲愤。五、朗读:注意: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六、诗歌大意:年轻时候不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沦中原气概如高山。雪夜驾战船破敌瓜州渡口,秋风里骑战马收复大散关。空言塞上万里长城自安慰,只可叹镜中两鬓白发早生。《出师表》真是举世闻名,千百年来有谁能相提并论。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139
千载谁堪伯仲间。“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第2页(本章共4页)阅读详情.html宁远一中2011级高二上期语文教案叙事感叹世事(忆过去)回顾往事书愤叹息时光抗敌抱负对比悲愤心情矢志北伐早年——晚年理想——现实抒情(说现在)借古讽今七、阅读诗歌思考:1、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3、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4、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139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3、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明确: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第3页(本章共4页)阅读详情.html宁远一中2011级高二上期语文教案“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4、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明确: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主旨)明确: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139
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教学后记:第4页(本章共4页)相关资料三:陆游书愤优秀教案设计如何去理解南宋陆游这位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呢?下面请欣赏学习啦网络编辑为你带来的陆游《书愤》优秀教案设计139
,希望你能够喜欢!陆游《书愤》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三、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二、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三、背景介绍: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四、诗歌鉴赏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师问: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39
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4.师问: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五、总结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八、作业1.背诵诗歌。2.搜集古今忧国忧民诗人的材料,写一篇评论性文章。陆游《书愤》教学反思中国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些表现作者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智慧理性的作品,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作用;那些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妙诗佳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摇情移性的影响。在平时古诗词的授课中,我比较注重着眼一首,延引其它。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反主题的诗词,可以互为参照加深理解。有专家说,语文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是学生看得懂习得透的,你要教给学生更多未知的东西,这样才能粘住学生。而一个教师自身知识面的丰富,在古典诗词方面的丰富积累,对学生无疑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它是一种无言的示范。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古典诗词最能让学生习得语感,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此外,诗词鉴赏方法的及时总结,趁热打铁,亦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但这一切都以尽可能多的积累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积累,方法技巧只能是空中楼阁。古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屈指算来,与宁老师处在同一备课组已有五载。至今我虽毫无起色,但奋起向学的激情与日俱增。听宁老师的课已数不胜数,每每听后,都感奋不已,躬身反省,自愧弗如。此种情愫轮回而生,几次想把心中的感悟诉诸笔端,终因慵懒辍而未成。今天一吐为快,偏颇之处,愿能与各位共勉。课后的评课活动,与会的老师感慨宁老师课的最大亮点为:大气磅礴,从容不紊,极富文化底蕴。陆游的《书愤》,廖廖56个字,执教者却把这首小词经营得丰腴袅娜,形散神聚。在于她能紧扣文本,缘本生发,知人论世。由作者而旁及岳飞,由岳飞而串联到稼轩居士,继而一统为整个南宋时代抗金爱国之士的共同愤懑,再一气呵成到孔明,至文天祥,一同释放出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怆,喷发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激昂。学生对豪放词派的风格的会悟一步到位,铭心刻骨。而情境相通的瞬间,宋词会跨越千年的门槛,飞奔而来,叩响学生心的弦索。分析品评中,师生你应我和,默契相通。老师的蜻蜓点水,学生的群体共鸣,诗词荟萃,可谓水到渠成,珠联璧合。如词中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到底是愤气如山,还是豪气如山,老师先放手让学生畅说欲言,要求学生找佐证,自圆其说,让学生见仁见智。之后老师回收视线,聚焦语境,由繁富而变得绰约,由严密而变得疏朗,这样顺水轻推,直抵彼岸。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词中作者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其椎心蚀骨之愤的内容有四,但究其根源何在?作者的忧愤之中还包蕴哪些复杂之情(愤中含恨、含悲;因愤生凉、生叹),教师步步为营,层层设疑。回眸这其中教师的插言、碎语,虽不属主体,却能引燃一堆篝火。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无不需要老师扎实的业务功底,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内养外,最终外显为一个人的干炼与睿智。流行的东西大多是速朽的,它若要具有生命力,就要靠一定的文化底蕴。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语文,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也才能使学生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滋养。课堂协奏曲中,听者在老师的引领下,漫步在挂满宋朝天空的宋词。感受到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这悲悯、凄美的平仄格律中,听者忧伤着作者抽丝剥茧的优伤,共鸣着作者浪尽淘沙的情肠,尽享着这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此时,教师总揽,发出逸怀浩气的江海寄余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慨叹。老师这诗化的点评,顿挫有致的吟诵,旁征博引的辞章,文史交融的典故,娓娓道来,让人充盈且为之快慰,让听者不得不为之叹服。我想课中弥漫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涌动的苍劲的人文精神,应是她平时广博涉猎,审慎的教学反思的一种再现,面对宁老师亦秀亦豪之笔下的洋洋洒洒的几万字的教学心得及人生感悟,我眼前浮现的是一片波光光粼粼的思想之海。那灵光与深邃,源于她不断接受知识溪流的浸润、思想阳光的沐浴及智慧晨辉的点染。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纯真的情感与创造,更需教师埋首于自己的追求,恭敬和质朴所从事的职业。以上关于“[书愤优秀教案]”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网的支持!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