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总说听先民的歌唱,与先民的心灵共舞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朱熹《集注》曰:“兴于诗,兴,起也。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史记·屈原列传》
诗经
《诗经》的概貌:十五国风160篇。雅105篇(大31、小74)颂40篇(周31、鲁4、商5)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的内容:1、劳动和生产。2、剥削和压迫。3、战争、徭役和离乱4、婚姻和爱情。5、社会黑暗腐朽和政治讽刺。6、祭歌和史诗。
成书过程:1、采诗说。2、删诗说。
《诗经》的地域: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
有关《诗经》的名词术语:1、风、雅、颂2、赋、比、兴。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经》的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2、赋、比、兴。3、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4、篇章结构。(重章叠句)5、押韵。(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一韵到底,中途转韵)6、语言。(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诗经》的影响:1、风雅传统。2、现实主义风格。3、赋、比、兴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卫风·子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
卫风·氓
字词补充第一节将子无怒:qiāng,请。→将进酒第二节乘彼垝垣:登上贿:财物
字词补充第四节女也不爽:差错。→屡试不爽第五节言:载笑载言体无咎言言既遂矣静言思之言笑晏晏说话,预兆助词没有实义助词没有实义说
恋爱一、二章热情、幸福婚变三—五章怨恨、沉痛决绝六章清醒、刚烈情节章节感情基调【关于情节】
【关于对比】婚前和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一心一意。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①氓对女主人公态度发生的变化。
【关于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女也不爽”“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②女主人公发生的变化。
【关于对比】突出了女主人公遭虐待、被歧视的遭遇,申述了男女不平等、为妇之苦。对婚前婚后前后不一之徒进行揭露和批判强调了女主人公从痛苦的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③诗中的对比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关于“比”】“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桑叶新鲜润泽状态来比喻女子年轻美貌的情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桑叶枯黄凋落来比喻女子年老色衰的情状。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关于“起兴”】第三章前四句写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以此来引起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劝诫女子不要痴情。第四章写桑叶由嫩绿变为枯黄,以此引起写婚后的不幸,含有隐喻效果:,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诗中哪里用了“起兴”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