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此句中“风”即指《诗经》中之“国风”,而“骚”则指《楚辞》中之《离骚》。分别为中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自古“风骚”并称,代表“文学”。
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屈原被贬离开国都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充分表现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诬陷,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21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作为政治家的屈原
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独创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屈原的作品作为大诗人的屈原
“楚辞”释义:盖屈宋渚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是我国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想像丰富多彩,文字华丽,充满浪漫主义的精神,这是一种独特的诗体,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它在诗歌发展的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司马迁解释为“离忧”,认为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发愤抒情)。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遭遇忧患苦难而作辞)。2、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离骚”释义: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骚体诗的诵读指导《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兮”使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尽,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字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兮
(2)皇览揆(kuí)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寅吾以降;(1)高贵的出身,奇特的生日美好的名字我是古帝颛顼的后代子孙,我的先父表字叫伯庸。正好在寅年的寅(正)月,我在庚寅日那天出生。父亲观察和揣测我初生的气度,开始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取名叫“正则”啊,给我取表字叫“灵均”。正则—公正的法则,隐含“平”意。屈原名平。灵均—灵善而均平,意指美好的原野,隐含“原”意。屈原字原。朕:我。秦始皇以前,人皆可用“朕”自称。秦始皇定为皇帝专用。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扈(hù)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4)汩(y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qiān)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3)美好的品德,优秀的才能志向的坚贞我已有这些繁盛的美好品质,又增加优秀的才能。披上江离和幽僻之处的白芷这些香草,连结秋天开花的兰草作佩饰。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恐怕岁月不等待我;早晨拔取土坡上的木兰香树,晚上采摘小洲上的宿莽草。思考:屈原为什么要采摘、披挂香草?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6)不抚壮而弃秽(huì)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5)进取的态度忠贞的理想日月飞驰一刻也不时光匆匆而过不久留停,春天秋天往复更替时序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恐怕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逐渐衰老。不把握壮年而抛弃污秽的东西,为何不改变这种法度?快乘上骏马驰骋,来吧,我愿在前方引导开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运用了何种手法?运用比兴手法,以草木零落起兴,同时比喻美人迟暮。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第二节:积极进修,锻炼才能,辅助国君,改革秽政。
香草:喻屈原所追求的美好事物,高洁的品格。例:江离与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美人(灵修):理想中的君王关于香草美人思考:作者在诗歌中用了很多的香草、美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象征自己(品德高尚)、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芳草美人”式的象征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使《离骚》具有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象征手法的使用明确: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必背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锡,通—辟,通—道,通—赐,赐给僻,幽僻导,引导通假字文言知识总结
之的用法1.代词。他,她,它(们)例: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2.的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往,到......去例:如欲之南海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何陋之有?5.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6.调整音节,无实义例:怅恨久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朝搴(qiān)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
恐年岁之不吾与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
古今异义朕:古义:今义:用于特指的古代皇帝的自称以为:古义:今义:认为。代序:古义:今义:代替序言的文字。我作为替代更换时序。
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君。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纫秋兰以为佩纫:绳索,名词用作动词,连结。
文言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不与吾”1.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肇锡余以嘉名。肇以嘉名锡余。又重之以修能又以修能重之2.状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