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 一、语言基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箜篌(k6ng) 哽咽(yè) 玳瑁(mào) 磐石(pán) B.葳蕤(ruí) 伶俜(pīn) 窈窕(yǎo) 蒲苇(pǘ) C.婀娜(ē) 络绎(luò) 踯躅(chí)奄奄(yǎn) D.否泰(pǐ) 怅然(chàng) 松柏(b6) 便言(biàn) 解析:B.伶俜pīng;C踯zhí躅;D.松柏bǎi。 答案:A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D.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答案:B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且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其日牛马嘶,新妇人青庐。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答案:D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 A.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诉。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C.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故:故意。 D.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信:书信。 解析:信:使者,诗中指媒人。 答案:D 二、古代诗歌欣赏(21分)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呜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5.第二段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表现了刘兰芝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突出了刘兰芝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勤劳有教养的性格特点。
6.开头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的想象;在结构上有统摄全篇,引出故事的作用。(2分) 7.刘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不堪凌辱,与其受辱,不如自请遣归。 8.刘兰芝才貌双全,又勤劳贤惠,焦母为什么还要坚持“遣归”,并逼迫焦仲卿另娶“秦罗敷”?(3分) 答案:这是由焦母专横自私的性格决定的。焦母是封建家长的化身,头脑里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根深蒂固,一举一动都得按自己的意志去办。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 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这首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西湖的?好处是什么?“相宜”一词与一、二句中哪两个词呼应?(4分) 答案: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西湖无论是晴还是雨,就像西施淡妆、浓妆都是美的。方好、亦奇。雨过山村 王 健雨里鸡呜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0.一、二句点明山村的独特风味,显出山村之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答案:幽 11.“闲着中庭栀子花”中“闲”
字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用“闲”衬“忙”,兴味尤浓,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事实上是没有一个人闲着,诗人不从正面说,却偏从背面、侧面落笔。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2020年高考语文题河南河北卷)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门外,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阻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阻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 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盂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 解析:该题A、B、C三项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均正确。D项中,“行旅”充当“不至”的主语,应为名词,根据语境可解释为“客商”。而该项在解释时,没有把握它的语法功能,把它?昆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旅行”了,这就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 答案: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B.C.D. 解析:A项中,两个“遂”均为副词,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作“于是、就”。B项中,两个“因”均为介词,引介动作行为所发生的时机,可译作“趁(势)”。C项中,两个“以”均为连词,但表意功能不同。上句中的“以”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来”;下句中的“以”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作“又”。D项中,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因为题干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于太守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仗义执言”意为“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根据文章,①句讲的是孟尝为洗脱寡妇的罪责而向太守陈述冤情,②句是孟尝之言未被采纳而采取的行动和所引发的结果,③句讲的是孟尝为澄清寡妇的冤情而向新任太守一一陈述寡妇蒙冤之事,④句讲的是孟尝为洗雪寡妇冤情向新任太守所献之策,⑤句目的是“求雨”,而非“正义”,⑥句是孟尝所为之事,而非所说之话。理清了这六句的内容,这道题的答案就十分清楚了,正确选项应①③④,即B项。 答案:B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他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至“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在家中。 解析:A、B、C三项对文章的概括分析没有错误。D项错在“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根据文章,孟尝最终未获任用的原因,是杨乔举荐之后,桓帝没有任用,而非孟尝“拒绝接受任用”。 答案:D [译文]
孟尝字伯周,是会稷郡上虞县人。从少年起就修炼自己的操行,在郡府任户曹史。上虞县有个寡妇极为孝顺,侍奉婆母。婆母年老去世,丈夫的妹妹原来对寡妇嫂嫂就怀有仇隙妒恨,于是借机诬告寡妇因为供养婆母太苦太累不想继续供养,就毒死了她的婆母,告状到县衙。郡里不加寻访调查,就判定这个寡妇犯了罪。 孟尝原先就知道寡妇受冤枉的情况,全部告诉给了郡太守,郡太守未加理睬。孟尝在郡府门外为此悲泣,趁势托病辞官,这个寡妇最终含冤被处死。从此郡中连续两年遭受旱灾,向神灵祈求也不下雨。后来新太守殷丹到任,打听不下雨的原因,盂尝到郡府一一向殷丹陈述了寡妇受诬陷被冤杀这件事。说:“以前东海有个孝妇,也是感动天地导致干旱,于公讲了一句解冤的话,顿时降下甘霖。现在我郡干旱两年,理应处死那个诬告的人,来向冤魂谢罪,也许沉冤获得洗雪,才可望降下及时雨。”殷丹听从了孟尝的建议,立即将诬告的女人逮捕行刑,随后到孝妇的墓前祭奠,上天感应降下及时雨,当年粮食获得丰收。孟尝后被举荐为孝廉,考取了秀才,任徐县县令。州、郡上表称赞他的才干,朝廷便任命他为合浦郡太守。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阻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原来的官吏郡守多是贪婪污浊的人,常常责令百姓采集珠宝送给他们,不守法度到了极点,因此珠宝逐渐转移到交趾郡去了。于是客商就不再到合浦郡来,百姓无以为生,贫穷的人饿死在路上。孟尝到任后,革除旧弊,为百姓办解除困苦的有益的事。未超过一年,转移的珠宝又回到合浦郡,百姓都恢复了采珠的旧业,商贾、货物往来畅通,当地人都称赞孟尝神明。孟尝因病上奏,被朝廷征召应当还京,合浦郡的官吏、百姓拉着马车请他留下。孟尝知道不能进京提拔,于是夜晚坐乡民的船悄然离开,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汉桓帝的时候,尚书、孟尝的同郡人杨乔上书推荐孟尝说:“
孟尝实行仁政弘扬礼义,以奉行道德为乐,情操德行超拔凡俗,能力才干超越众人。一反前人守宰的贪婪污秽,移风易俗革除弊政,转移的珠宝再度归来,饥饿的百姓得以活命。并且南海多产珠宝,容易积蓄家产,在他的权利范围内,掌管的价值相当于很多的金子,但孟尝只身托病辞官,亲自耕种于田垄之间,藏匿身影遮掩光彩,不宣扬自己华关的业绩。我不敢为同乡人徇私,为不惜以死向秦穆公荐才的禽息所感动,冒死向陛下荐贤。”孟尝最终不被重用,七十岁时在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