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杜甫
走进作者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主义诗人。他有着积极的入世思想,“致君尧舜上,”。他坚信,“会当凌绝顶,”。 但政局的动荡,官场的日趋腐败,使他的理想破灭。饱经忧患的他对人民的苦难有了彻骨的感受:贫富对立,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他忧心如焚:“穷年忧黎元,”。他心怀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再使风俗淳路有冻死骨叹息肠内热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实一览众山小
走进作者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三吏”“三别”,他的诗被誉为“”!他的诗歌艺术丰富多彩,或雄浑奔放,或沉郁悲凉。创作态度非常严谨,“为人性僻耽句,”。他创作成就辉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被誉为“”!诗史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圣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于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写作背景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作背景
首联若改成“丞相祠堂今安在?锦官城外草木深”,可不可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欣喜愉悦的情感
比较理解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
明确答案“自”、“空”两字都有“徒然、白白地”之意。碧草萋萋,无人欣赏;黄鹂婉啼,无人倾听。乐景写哀情(或者借景抒情)。反衬了作者寂寞凄凉之情。
颈联概写了哪几件事?上下两句之间有何内在关系?说这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尽忠蜀主、诸葛亮辅佐幼主。上下两句有因果关系。表达类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同时也流露了对当朝统治者有眼无珠不能重用自己的不满。智、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尾联中的“英雄”是指什么人?那“泪”除了遗憾,还有什么?这里的“英雄”是指自古以来以天下为己任,想为国家尽忠竭智的人,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那“泪”除了为当年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遗憾外,还有为当世没有出现刘备与诸葛亮如此精诚合作的君臣关系而痛惜,当然也有为自己不能像诸葛亮一样被君主赏识而感到叹息。
概括主旨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学习目标:1、分析本诗的情感和写作手法。2、掌握高考古代诗歌比较阅读的角度和解答方法。
学生疑问:1、吴国已经灭亡,为什么还“宫女如花满春殿”?2、到底是“战士还家”还是“义士还家”?3、“只今惟有鹧鸪飞”表达了什么情感?
教师提问2、说说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1、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镜头一:义士还家尽锦衣战士凯旋,得到赏赐,不穿盔甲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神情烘托出来。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花朵儿样的美人,在宫殿簇拥着他,侍候着他。锦衣战士、如花宫女,渲染出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的气氛!镜头三:只今惟有鹧鸪飞眼前景,“鹧鸪飞”点出凄凉冷落之境。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1、对比手法。古越的热闹、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一种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2、借古讽今。通过揭示越国由繁华至衰败的原因——从下至上的奢侈,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3、虚实结合。由眼前荒凉之景引发联想和想象,写出越国的繁华,虚实相生。
《越中览古》小结:内容:前三句写出古越的热闹繁华,尾句通过鹧鸪意象写出现今的荒凉、衰败手法:采用虚实结合、古今对比、借古讽今手法情感: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比较阅读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比较: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提问
同:都是怀古之作,题材相同,情感相似;都用了对比手法。异:侧重点不同。《越》,着重写昔日之繁华,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抒发了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苏》,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
比较阅读思路:1.内容、情感比较2.意象、意境比较3.语言赏析比较4.手法、技巧比较比较阅读方法:1.读懂诗歌,理清大意。两首诗放在一起对比,难度很大,所以读懂每一首诗,再比较。2.辨别异同,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如题材相同;“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3.分析语句,分条做答。高考古代诗歌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高考演练:2007年湖北卷(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高考演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07湖北)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宫内与宫外对比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统治者游乐歌舞不理国事荒淫误国朝代更替
①都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它直接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歌咏的题材,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余秋雨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怀古伤今(1)昔盛今衰型诗人往往将着眼点关注在遗迹本身,由遗迹现实的衰败联想到遗迹当年的繁盛,两相对比,进而抒发时空沧桑之感。《越中览古》(2)物是人非型诗人往往选取的是遗迹旁的景或物,将穿越时空依然存在的景或物和诗人当世已然不存或残存的遗迹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关照,抒发出时空更替的兴亡之感。《苏台览古》
(3)怀古咏史,别有寓意这类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借古事、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强烈个人意识。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4)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关照自我,畅诉衷肠。在鉴赏这类诗词时就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才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