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蜀 相 1.理解“寻”“自”“空”等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理解诗人情感。2.初步感受诗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3.在了解体会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能默写诗文。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下面是一副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1.命途多舛。杜甫生活在“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经磨难。2.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3.创作颇丰。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此时“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定居在浣花溪畔的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1.诗中写了同诸葛亮有关的哪些事?《蜀相》导学案共4页第5页
1.《蜀相》开头两句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结合全诗具体分析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蜀相》导学案共4页第5页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狂 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诗的前半部分歌咏优美的自然风光,后半部分抒写潦倒穷愁、可悲可叹之事,这两部分是否协调?请简要分析。2.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①,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②。其实,只要愿意,③,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①。愉快时,它是敞开的;烦恼时,它就紧紧闭起。②,人们才各自有了自己的秘密。豁达的人,心灵之门打开的时间远比封闭的时间多;③,心灵之门闭着的时间远比开着的时间多。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历史表明,尊重对手,平等待人,学会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对话,共同应对生活面临的挑战,是文明应有的内涵。B.政府应从社会保障机制上下工夫,扶持和引导那些暂时不能自立的社会群体,让他们尽快摆脱对老人的生活依靠和经济依赖。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以改革发展为出发点,在实干中把现代化建设蓝图逐步化为现实,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蜀相》导学案共4页第5页
D.只有领导干部具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立志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_______,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_____,中国人民_______;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A.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真正的长者并不是,他们常常通过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来儒化后学者。②关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如果个别领导干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③众人在名利色权的诱惑下迷失生活了方向,只有那些心中充满正气,禁得住考验的人可。A.师心自用好为人师抗颜为师B.抗颜为师好为人师师心自用C.好为人师抗颜为师师心自用D.好为人师师心自用抗颜为师《蜀相》导学案共4页第5页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导引1.三顾茅庐,定天下计,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思维探究与创新1.对松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2.(1)“诗眼”分别“自”、“空”。(2)“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3.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为国效力;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感慨。4.本诗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雄浑。从全诗看来,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都交融着一种深沉笃至的追寻、凭吊的感情。写景是为意念蜀相留在今日的足迹,论事则是赞颂蜀相当年的功。这一切都互相关联,自然融成一体,构成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崇高境界。在这里,诗人的情感得到最完美的体现。技能应用与拓展1.(1).“含”和“裛”是颔联的诗眼。“含”字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裛”比洗、洒一类字更为轻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之细小。(2).“风含翠篠”“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和“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和的情景成功地调和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缺一不可。2.①我们并不习惯给予②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③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意思相近,符含语境即可。答对一处2分,两处4分,三处5分)3.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门。(2分)②正因为有了这扇门。(2分)③而狭隘的人4.B【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对话”前加介词“同”。C项,搭配不当,应把“把持”改为“把握”。D项,语序不当,“领导干部”应放在“只有”前面。5.D(A.“导致”与“主要原因”杂糅;B.语序不当,应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C.缺少介词,在“和”前或后补上“与”。)6.B7.D《蜀相》导学案共4页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