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写作背景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何处寻:崇敬、追慕、敬仰。柏森森:高大、正直;静谧、肃穆。青草自绿,春意盎然,无人光顾黄鹂空好音,悦耳动听,无人聆听三顾茅庐,共商大计两朝老臣,忠心报国对诸葛亮业绩,赞扬、惋惜。对自己功业未就,深沉感慨。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自问自答点明地点描述景象凄凉冷落称赞业绩表达仰慕壮志未酬痛苦伤感起承转合
“自”、“空”—春意盎然、赏心悦目寄寓寂寞和感伤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空好音,无人聆听情景交融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开:指帮助刘备开国济:辅佐刘禅继位天下计:雄才大略老臣心:忠心报国三件大事
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古抒怀
书愤陆游
写作背景《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书愤”的含义为书写心中的悲愤——年岁已老,但壮志未酬。那:通“哪”气:豪情壮志渡:渡口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塞上长城:喻守边将领出师一表:喻诸葛亮名师:名传后世伯仲:兄弟,引申不相上下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水陆两路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揽镜自照,衰鬓先斑,何等悲怆?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檀:tán
1、颈联和尾联采用了哪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1)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用典故点明诗人之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2)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用典明志。诗人联想到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借以自勉;同时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熔炼在一起,才锤炼出尾联这样的警句。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这首诗语言明畅,劲健有力,沉雄浑厚,感慨苍茫,真有英雄暮年之叹。被称为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