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杜甫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诗以古诗、律诗见长,诗风沉郁顿挫,有《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昏庸颟顸,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这一称呼,表示尊敬仰慕之意。“何处寻”的设问,饱含诗人对诸葛亮无限钦慕的心情。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作用?设问,自问自答。“柏森森”一词,“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静谧、肃穆的气氛;二是衬托诸葛亮高风亮节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炼字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和“空”。“自”是“独自”“枉自”,“空”是“白白的”“徒劳”的意思。萋萋碧草映衬着台阶枉自显示着春色,无人理睬;黄鹂在树叶后面呖呖啼叫,徒劳地展示着它美妙的嗓音,无人欣赏。这两个字传神地渲染了丞相祠堂寂寥、冷清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更深沉地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前一句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神机妙算。后一句写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辅佐先主刘备开创帝业、建立蜀汉,后又辅佐后主刘禅巩固帝业,济美守成,真是“功盖三分国”。然而他毫不居功自傲,表现了他老臣谋国的一片忠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从大处着眼,言简意赅,高度地概括和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第六次出兵伐魏,与司马懿的军队在陕西渭南对垒,两军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多次挑战,并把巾帼妇人之服送给司马懿来激怒他,但司马懿仍然坚不出战。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于这年八月,病死在五丈愿的军营中,死时才54岁。这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史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的死,诗人表示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这句诗更寄托了诗人“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一个为这两句诗所感动的例子,是唐顺宗时的王叔文。王叔文是当时出现的有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和刘禹锡等人参加的进步的政治集团的首领,他力图改革弊政,但因遭到宦臣俱文珍等人的反对而终归失败。《旧唐书·王叔文传》中记载:“叔文但吟杜甫诸葛祠堂诗末句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唏嘘泣下。”所谓“唏嘘泣下”,也就是“泪满襟”。这是公元805年,也就是杜甫写作这首诗之后不过35年的事情。
第二个例子,是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宗泽,他也曾深受感动。当时,宋王朝的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父子二人双双被金人俘掳,宋高宗逃跑了,为了抵抗金兵的南侵,已经70岁高龄的宗泽,亲自带兵镇守尚未沦陷的当时的国都开封,但终因忧愤而成疾,临死时,他也无限感慨地吟诵了这两句诗,并三呼“过河”(即渡过黄河,抗击金兵)。这是公元1128年,也就是杜甫写作《蜀相》之后的368年的事情。从这两个历史事例,可见这两句诗的巨大而深远的感染力。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