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复习:主要表现的情感:1、歌颂英雄业绩,寄托个人理想抱负;将历史人物事迹与自身际遇相比,抒发深重的人生感慨,借古伤己。2、借古讽今,讽谏当朝,以史为鉴;3、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抒发昔盛今衰之感。4、表达作者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思考。手法: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抒怀;借古伤己;用典;对比;借景抒情。《蜀相》练习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2分)【答案】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1分)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1分)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5分)【答案】“自”和“空”二字,使怀古思贤的悲怆境界全出。(1分)(1)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无人光顾;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无人聆听。(1分)(2)这两个字使诗意逆转,突出了祠堂的荒凉。以乐景衬哀情,(1分)祠堂内春意盎然,却遗迹荒落;先哲已去,今又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流露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和自己的寂寞感伤。(2分)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哪些功业?(3分)【答案】三件大事:(1)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定天下鼎足三分之大计;(2)辅助刘备开创蜀汉政权;(3)辅佐后主巩固帝业。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谁?(2分)【答案】“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1分)也包括诗人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一生不得志。(1分)5、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
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5、C6、B《阁夜》练习
1、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6分)【答案】(1)五种。首联上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下句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二、三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尾联上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下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一种1分)(2)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野哭千家闻战伐”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也流下了揪心的泪水。(1分)3、此诗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上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诗人将它们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答案】首句从听觉角度(1分),写出了五更时分军营里的鼓角声响亮,愁人不寐(1)分;后句从视觉角度(1分),星光侧映在峡江中,随着水波动荡摇摆(1分);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1分)
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1分)《登岳阳楼》练习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答案】“坼”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具有动态感,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写出了洞庭湖壮阔的图景。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的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