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预习材料《扬州慢》知识链接:1、扬州:历史上,扬州自隋代起就成为南北运输要道,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到了唐代,达到鼎盛时期,文献记载:“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成都)二’,谓天下之盛……”2、作者: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境内)人。怀才不遇,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身份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作品多记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感,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后世赞赏姜词韵味悠长,意境空灵,气格峭拔,特立于词林。3、背景:这首《扬州慢》,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作者22岁,路过扬州有感而发。此前,南宋与金国长期对峙,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战火劫掠。作者写作这首词时,宋、金议和已有12年之久。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依然满目疮痍,一片荒芜。4、千岩老人:即南宋诗人萧德藻,本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他曾与姜夔的父亲为同科进士,所以姜夔以故人儿子的身份拜见过萧德藻,萧十分器重姜的文才,曾说:"学诗数十年,始得一友。"就把侄女嫁给他,并介绍他去见杨万里。因此,姜夔对萧德藻怀有感恩之情。
5、《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沦亡、朝代更替所造成的人类文明被毁灭而引发的悲痛之情。典出《诗经·王风》,写东周一位大夫(诗人),路径被犬戎焚掠的西周故都,看到旧城荒废,宫殿遗址长满野麦,深感悲伤。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6、本词中涉及到的唐代诗人杜牧的四首诗:题扬州禅智寺赠别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娉娉袅袅十三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豆蔻梢头二月初。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春风十里扬州路,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卷上珠帘总不如。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落魄江南载酒行,青山隐隐水迢迢,
楚腰肠断掌中轻。秋尽江南草未凋。十年一觉扬州梦,二十四桥明月夜,赢得青楼薄幸名。玉人何处教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