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学校:闵行区实验小学(莘松校区)年级:四班级:1人数:43学科:语文(新教材)课题:6、祖先的摇篮教师:康思悦日期: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祖先的摇篮、苍苍茫茫、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等词语的含义。2、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制定依据:一、教材分析:1.整体把握文本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清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祖先的摇篮》这首诗突出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的主题。开头第一节,作者用爷爷的口吻告诉我们,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第二节,以儿童的语气,说出了孩子们梦想中我们祖先美好又遥远的田园生活,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最后一节,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让“祖先的摇篮”——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地久天长,永远美丽,永远不被污染。这首诗歌篇幅短小而涵义丰富。内容浅显而意蕴深远,语言凝练又生动活泼,节奏舒展又流畅明快。2.捕捉重点内容本堂课是围绕“读”展开教学的,采用“朗读——感悟——想象——再感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己揣摩,体验感悟。根据既定的教学策略,分以下几个步骤落实:(一)预习课文,读通诗文。在学生按预习要求进行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读通诗文。(二)通读全诗,了解大意。
让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读诗文,边读边了解:“祖先的摇篮”指什么?“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解题,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初步进入诗的意境。(三)读诗赏句,入境悟情。这一过程,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四)反复诵读,表达情感。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学生分析:学生对于现代诗歌已有一定的了解,喜欢朗读,对于内容简单的诗基本能够自己读懂,有一定的兴趣。本文所选诗歌意境深远,语言活泼,可以以朗读为重点,指导学生多朗读,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指导朗读和背诵时,要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吟诵出抑扬顿挫的节奏,领略到含蓄隽永韵味。本文中“摇篮”等一些词语,它们的本意不难理解,但是理解它的比喻义会有一定困难,有的即使口头能说出来,实际上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的。可以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在感悟课文主旨内容的同时体味这个比喻运用得贴切又生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5分钟)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6、祖先的摇篮》。2、“摇篮”是什么意思?《祖先的摇篮》在诗中指什么?1、齐读课题2、根据自己的预习解释,并交流自己解决的方法。通过交流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预习的方法。
3、苍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这摇篮一望无边,那浓郁的树阴,碧绿碧绿的,清凉清凉的。(边说边出示课件,从直观上感受原始森林)4、出示介绍资料:原始森林画面,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4、指名朗读小资料。二、整体感知课文(7分钟)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们分小节把课文读一读。随机正音:“树阴、赛跑、污染、神圣”2、你读懂了什么?3、自己认真读课文,完成填空。祖先的摇篮是()的1、分小节朗读课文。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自读课文,完成填空。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三、深入学习课文。(18分钟)1、祖先的摇篮有哪些美好的回忆?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2、指名朗读,进行评价。3、朗读这段话,关键注意什么?4、引读课文第三段。5、如何让祖先的摇篮“地久天长”我们每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1、轻声读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2、多种方式朗读第二段。3、讨论总结:句子中的动词、疑问的语气……5、交流: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要落到具体的语言中。四、说话、练习(5分钟)1、交流完成课后练习22、同学们如果你现在身临森林奇景,对大自然的美深有体验,你想说什么?1、指名交流2、练习说话:森林老人,我想对你说()花仙子,我想对你说()
1、指导有感情朗读全文。小动物,我想对你说()砍伐树木的人们,我想对你说()3、有感情朗读全文教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兴趣。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录象,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设计参考来源自备 附板书:6祖先的摇篮一望无际美好回忆地久天长不被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的博物馆作业设计:★词语搭配:摘蝈蝈掏野果逗蘑菇
采松鼠逮雀蛋★★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比作祖先的摇篮?★★★假如你是“天然博物馆”的一名小小讲解员,你会如何向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