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署名为巴人。后收入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一、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二、内容概括: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序幕)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着重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开端)第四章“恋爱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发展)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后,对革命的极度失望;(高潮)第九章“大团圆”,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以后,阿Q惨遭杀害。(结局)
三、阿Q的性格分析(一)、为何选取阿Q这样一个流浪雇农作为典型形象?(二)、阿Q优点(三)、阿Q缺点
(四)、阿Q的性格特征他不敢正视现实,常常以健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他同时又妄自尊大。他身上有看客式的无聊和冷漠。他有不少符合“圣贤经传”的思想。他有守旧的心态。他有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利。
他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他用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他用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的地位。他用健忘来淡化所受的欺侮和屈辱。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质朴愚昧狡黠圆滑率真任性狭隘保守自尊要强自轻自贱狭隘保守盲目趋时憎恶权势趋炎附势无赖霸道懦弱愚昧敏感禁忌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安于现状双重人格
“阿Q虽有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我同情阿Q被压迫、被侮辱的遭遇,也憎恨阿Q的愚昧和麻木。”------鲁迅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生对阿Q总体感受
四、阿Q精神胜利法分析(一)、阿Q精神胜利法表现先前阔多了—真能做—见识高—儿子打老子—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打自己脸如达别人脸。
()(二)、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文中具体体现文章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主要刻画阿Q的精神胜利法对未庄人:全不在他眼睛里“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对城里人:鄙薄他们可笑。“条凳”“葱丝”骂――口讷者打――气力小者吃亏的时候――多怒目而视。没有办法――说“你还不配”。被人揪打――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说“我是虫豸”想“状元不也是第一个吗?”“你算是什么东西呢”钱被抢——打自己,如同打了别人。心满意足的得胜走了,睡着了。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狭隘、妄自尊大自欺自贱自残自欺欺人变态灵魂
(三)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原因1未庄典型的环境.2阿Q自身的原因
(四)、阿Q精神胜利法的内涵“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心理现象。当人们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时,往往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事实上这是在想象和幻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只不过在大多数人身上,这是偶然的表现,并且往往是实际胜利的前导;而在阿Q身上,这种精神胜利法居于统治地位。这种区别不仅仅在于前者的偶然性,后者的经常性、必然性;更主要的还在于前者是准备面对现实,后者则是逃避现实。
阿Q的精神安慰法,归根结底是与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密切关联的。其实所谓的阿Q精神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老子身上。老子的学说讲的是“无为而治”,讲究清静无为的治理国家。无为就是要少一些欲望,少一些要求,少一些作为,以无为而不为。同时根源也在儒学,在佛教上。自古人们就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地带,故称中原。近代国人丢失了汉唐明的气势,却从皇帝到平民百姓仍以“天朝大国”自居,做着欧罗巴诸国归依我“天朝的黄粱美梦。只有人家学我们,没有向别人学习的。鸦片战争以后,还有不少人怀着“先前比你们阔多了”,“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的话语,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还有许多因“杀头好看”的看客一族,安然做起“东亚病夫”;半壁江山转眼落入侵略者的手中,某些人还心安理得地做起亡国奴来,或许他们还有“过了二十年又是......”的想法。这真是国人的悲哀,民族的悲痛。
(五)精神胜利法的危害1.消解反抗2.丧失同情心,麻木残忍。2.失去是非、美丑标准
五阿Q形象及典型意义作品对阿Q的阶级地位和生活处境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描写。小说第一章点出了阿Q的实际境遇:没有土地,没家,没有固定职业,常常被挤进游手之徒的行列。所以,鲁迅说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通过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一方面写赵太爷、钱太爷从害怕革命、投机革命到垄断、镇压革命,由此写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另一方面着重揭示和批判了阿Q式的革命,由此暗示出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阿Q式的“革命”和杀害阿Q的“革命”,都只能使中国一天一天“沉入黑暗”: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真正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和觉醒了的人民。
鲁迅是把阿Q性格作为国民性的最劣表现加以鞭挞,因而就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阿Q正传》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阿Q精神的揭示具有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六说不尽的阿Q鲁迅自己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写出这样沉默的国民魂灵来”。20年代和30、40年代,阿Q被看作是“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阿Q正传》是对我们的民族的自我批判。
50年代阿Q被视为落后农民的典型。小说后半部分对阿Q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的描写引起重视,认为鲁迅是“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80年代阿Q再一次被确认为“国民性弱点的典型。近年来,人们开始转向对“阿Q精神(性格)”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
重新诠释阿Q的精神胜利法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开心的事,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失败,面对这种处境,怎么办呢?一味沉陷在其中而不能自拔,当然是不可取的。因此现代人懂得如何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便是所谓的精神安慰。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便是其中之一种。我们当然不可将这种正常的排解心理困惑与苦痛的方法都谓之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与正常的心理安慰的主要区别在于所面对的生活内容的不同。有些事我们不能苟且,不能容忍,应该作出抗争,以求得实际的胜利。例如阿Q在被打时,本应该反抗,而不说一句“儿子打老子”便完事。在对待这类事时,如果无原则的退让,无原则的自宽自解,那便是真正的精神胜利法。生活中还有些事情本不需要过多的计较,如果我们也去计较,并以不如别人为耻,同时用某种方式来自譬自解,以求得精神上的愉悦,则也可称为精神胜利法。比如我们天生丑陋,我们只能承认,不必以为羞耻,更不必用“儿子才会长得漂亮”来安慰自己。不是任何事我们都要比别人强,有些事不如他人也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我们以这种心态来对待生活,则我们就会远离某些阿Q气。正常的精神安慰对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从失落中走出来,都必须学会调节心理,使它获得某种平衡。否则,我们将长期处在名利的斤斤计较中而痛苦。阿Q的错在于他没有任何的原则,凡事都计较,凡失败都要求得某种程度的超越。而他又不是通过现实的奋斗来实现,只是作一番精神上的假想,求得虚妄的胜利。这种精神胜利法,只会麻痹人的斗志,为我们的苟且偷生找到心安理得的借口,不利于现实的改造,不利于人类的进步,是我们应该扬弃的。
文学经典历史的积淀,它具有不可重复性和难以逾越性。是历代作家作品中常存在读者记忆中的那一部分。是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它垂范后世,但却为数有限;它并非流行,却比流行更久远。每次重读,都会感到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