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解题指导 一 根据以下材料,说说作者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是什么,你对这意图是怎样理解的。(材料略)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材料,理解作者创作意图,进而为理解这篇作品的主题打基础。回答这一题,一方面要了解鲁迅文学创作“为人生”而艺术的观点,这可以从《自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等文章中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可以读读《俄文译本序》《的成因》两篇文章,从中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根据鲁迅做小说的目的,治疗国民弱点的论述和《阿Q正传》的成因等,我们可以概括作者创作《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是: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麻木、沉睡的民众。二 根据小说情节,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作品,能够概括指出阿Q的性格特点,从而了解作者所指的国民劣根性大致包括哪些方面。回答这一题,可根据小说中的情节来概括。以下提供的是林兴宅概括的阿Q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十大性格特征,仅供参考。学生回答不必面面俱到,抓住几个主要方面即可。①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凭本能劳动和生活;偷萝卜死皮赖脸不承认。②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做小偷毫不掩饰,凭生理本能求食求爱,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约束;但他思想里又样样合于圣经贤传,严守男女之大防。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未庄所有居民,全不在他的眼里,对赵太爷和钱太爷也不表格外地崇奉;但打败了就轻易求饶,骂自己,还打自己,用自贱的手段来消除失败的痛苦。④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争强好胜到与别人比丑的地步,但赵太爷打他嘴巴,他不反抗;地保敲诈他的酒钱,他也不争辩;他向吴妈求爱,赵太爷趁机敲诈,并剥夺他的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他也不反抗。⑤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以为是错的,革命是与他为难,深恶痛绝;但他进了一回城,又鄙笑乡下人,革命党进城,看到盘辫,他也学起来。⑥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对象,假洋鬼子剪掉长辫子,成为他最厌恶的人,对造反也反感;革命一来,虽然知道这是杀头的罪名,但想到可能有利可图,便也想革命,还不惜投降最厌恶的假洋鬼子。⑦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受欺负愤愤不平,对赵太爷之流心怀怨恨,只要有机会,他就狠狠地进行报复,看到赵太爷之流在革命面前的慌张,心中十分快意;但赵太爷权重之时,又时时想攀附他,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份。⑧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他欺软怕硬,对比他弱的,他表现出十足的霸道,被王胡打败,又遭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迁怒于小尼姑,他受赵太爷迫害,丢了生计,又迁怒于小D,在弱者面前,他俨然是赵太爷;但对赵大爷和假洋鬼子,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进了县大堂,他主动下跪。⑨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对自己缺点神经过敏,头上的癞疮疤成了他的禁区;但刚刚挨赵秀才的打便忘记了,反而跑去看热闹;死期已到,还有心思后悔自己画得不圆,示众时还想博得看客的喝彩。⑩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受欺负时,老说“现在的世界太不像话,儿子打老子。”
他极力想改变现状,但实际上任凭赵太爷之流怎样迫害,他都随遇而安,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仍然用命运来安慰自己,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要抓进抓出,要游街,要杀头的。三 参考下面一则材料,说说小说中(重点是结尾几段)作者对“看客”的态度。鲁迅作品(如《孔乙己》《药》《祝福》《示众》等)中有大量写“看客”的文字,借以批判国民劣根性。课外重读这些作品,同学之间交流一下看法。(材料略)设计本题,旨在使学生加深理解这篇作品的主题,尤其要理解鲁迅一生思考的国民性问题。这一问题在今天也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过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进行理解。这段话涉及鲁迅作品中一再提到的看客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改造国民性问题。鲁迅认为,中国国民问题甚多,他一直都在思考并探讨,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他强烈感受到国民的麻木愚昧,希望国民能够警醒,不再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作品中的这段话,也是表现作者对看客的嘲讽,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作品中,我们看到那些看客们麻木无聊到什么程度,他们鉴赏着阿Q调戏小尼姑,因为自己没有亲自上阵而不能十分过瘾,只能“九分得意的笑”;他们听着阿Q从城里回来给他们讲杀革命党的故事,也觉得过瘾,听到最后是“欣然”了。特别是最后阿Q被杀的路上,这一群看客们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作者把看客们比作狼,可见鲁迅不仅把统治者看成是杀人者,吃人者,同样也把看客看作是间接的吃人者和杀人者。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可见作者在作品中对看客的批判和讽刺也是他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四 作者在《的成因》中说,他创作这部小说,经历了由“开心”到“不很开心”到“认真”的过程。读者阅读这部小说,也会经历一个由乐到悲的过程。反复阅读作品,参考下面摘录的王冶秋的“读书随笔”,说说你对这部小说笑中含泪的艺术特色的体会。设计本题,意在使学生理解《阿Q正传》的主要的艺术特色:悲剧的内核包含着一个喜剧的外套。回答本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情节的分析来加深对这一特点的理解。所以教师讲授是必要的。作者刻画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表达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但作者却用喜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看这篇作品,首先当然是觉得阿Q这人可笑,未庄这批人都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小丑,读者仿佛是一个始终关注着未庄人一举一动的旁观者。可是,越往后看,会越觉得阿Q的可悲可怜,他那被赵太爷逼得失去生计,不得不去尼姑庵里偷萝卜吃,被迫离开未庄去城里当小偷的情景,难道不让人心酸?尤其最后被枪毙的结局,在读者怪他糊涂的同时,难道不痛恨那些压迫者?假如多看几遍,细细咀嚼,就更能从喜中品出悲来。这是一种含泪的笑——假如我们不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十分无知而且浅薄的人。鲁迅创作这作品时,离那场革命才十年,能在那样短距离内透视现实,并折射历史,非大思想家不能为。作者一生思考国民性问题,思考中国历史循环怪圈问题,这样重大问题同样表现在他的这篇作品中。但他不是悲天悯人,而是通篇调侃、讽刺、挖苦、嘲笑,惟其这样的大喜,人们才感觉到那样的大悲。当我们联想历史和现实时,悲,更从中来。所以,阅读这篇作品,笑,只是看懂了文字,悲,才是悟出了内涵。五
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一点阿Q精神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就此展开讨论,然后写一篇短文。此题为口语表达和片断写作练习。设题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联系生活加深理解作品内涵和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可以开展一次辩论比赛,分出正反两方展开交锋。短文写作也可自由发表见解,不必非持一种观点不可,但教师要作正确引导。六 将这部小说的某个片断改编成课本剧,并分角色表演。设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进而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附 旁批参考答案:注意体会赵太爷的动作和表情,抓住“会姓赵”“配姓赵”,说说这里刻画了怎样一个赵太爷。姓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本不存在会不会姓什么、配不配姓什么的道理,而赵太爷却说阿Q不会姓赵,也不配姓赵;并对阿Q又骂又打,他此时心里一定是觉得阿Q如果姓赵,是丢了他们赵家的脸,当然他不准阿Q姓赵;其实阿Q姓不姓赵真是说不清楚,最可恶而可笑的是,赵太爷太不讲理,他的所作所为,活脱脱表现一个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打人、蛮横霸道的土霸王形象。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人,可见其地位之低。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没有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找出下文中阿Q“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一类的“名言”。说说表现了阿Q什么心态。“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了阿Q什么样的心态?可以说这是一种矛盾心态。以进过城而自负,是对于未庄人的自负,某种程度上表现他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看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意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怎样理解这一句里“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表面看,“不幸”与“赢”自相矛盾,但实际表明,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了,可见那是怎样的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几乎失败”,阿Q这一次面临失败的真正考验,但实际上他的精神胜利法又一次神奇地发生了作用。作者用这样的话意在表明,连这样的失败都没有使阿Q的精神胜利法失效,可见阿Q已经“病入膏盲”,无可救药了。联系上下文,说说“蒙”在此处有什么含义。挨打也像荣幸地蒙受恩惠,这个意思在后文有详细的说明。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阿Q“得意”什么?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结局。“照例”说明什么?“照例”说明阿Q总处于被打的地位,他被王胡等人拉到墙上碰头远不止一次,而是一种家常便饭。“等候”一词用得妙在何处?“等候”一词,不仅表明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让人触目惊心。“摩着”“呆笑”对刻画阿Q起什么作用?摩着,来回摩擦,用力大概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之态。与阿Q的“十分得意”相比,“酒店里的人”为什么只有“九分得意”?这揭示出一个怎样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九分”是作者生造的词,但十分成功,作者略带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客:这些看客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讥讽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阿Q对女性的态度是要不得的,他受封建思想的严重毒害,认为女人是害人的东西;但他又是有欲望的人,所以又希望有女人来勾引自己,还想和吴妈困觉。这就非常真实地表现了阿Q的肮脏灵魂,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国民被统治者愚弄到何种程度。体会“蓬”“粗”用词的准确性。“蓬”是听觉,“粗”是触觉,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肉体也麻木了。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地保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地保在小说中出现较少,主要在两个情节中出现,一是阿Q声称姓赵,地保领他到赵太爷那里去,过后受到地保一通教训,还要阿Q给酒钱;二是阿Q向吴妈求爱之后,地保出来处理此事,又骂了阿Q一通,向阿Q加倍索要酒钱,和赵太爷订立五条协议来迫害阿Q。从这两个情节看出,地保实际上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这样分明地罗列五个条件,刻画了赵太爷什么样的嘴脸?刻画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阿Q逼上绝路。连阿Q这种一贫如洗的人,赵太爷都要如此盘剥,赵太爷之凶狠可想而知。简要说说你对吴妈的看法。
吴妈与阿Q同是奴才,被剥削者,按理说应该有共同语言,但是她对于奴才的命运似乎非常满意,所以开口闭口就是赵府上的事。对于吴妈来说,赵府是她的整个世界。她同样也受了封建毒害,阿Q跪着向她求欢,更成为她生命史上的污点,所以她要寻短见以显示自己的清白,但她能清白么?她作为赵府的奴才,妄图与阿Q划清界线,实际是不可能的,她只能是暂时做稳了奴隶,明天不知是晴还是阴呢。在盘剥阿Q的战利品中,她只分到了阿Q破衣衫的小半部分,这令人恶心。吴妈最后也去看阿Q游街示众,充分说明吴妈已经变成一个麻木而缺乏同情心的看客了。她无形中充当了杀害阿Q的众多帮凶中的一个。作者塑造的吴妈,可恶的成分多于可怜的成分。用个“钻”字,妙在哪里?一词写出一个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个流氓,也可能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她的“钻”,实在是自作多情。真的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去”吗?并不是小D谋了阿Q的饭碗,而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者剥夺了阿Q的生活权利。但阿Q误以为是小D在与自己抢生意,可见阿Q不觉悟之严重程度。为什么用“大约”一词?这是在描写看客,因为鲁迅笔下的看客,大都是对别人的打架吵嘴煽风点火,以得到看的愉快。所以“大约”表明很可能不是解劝。小D与前面的王胡,是怎样一类人?小D与王胡,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的国民。“空虚”“了然”在这里是什么含义?这是字面上的环境描写,实际上的心理描写,表明阿Q此时生计没有着落,穷途末路的感觉。说说“求食”一词的言外之意。“求食”是动物找食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赵太爷之流的可恶与残忍,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阿Q真的“并不想要”吗?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阿Q本质上是一个老实人,他不会做那种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馒头是要不到的,人家也决不会赊给他吃。阿Q的狡辩突出表现了他性格中的哪一方面?表现阿Q性格中的圆滑无赖。简述阿Q是如何被迫进城的。
阿Q调戏赵府上的奴仆吴妈,被赵太爷打骂并勒索,还断了他的生计,看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在未庄生存下去了,他就决定进城。与《孔乙己》中孔乙己买酒时的“排”比较,这里的“扔”字表现阿Q什么心态?孔乙己买酒时“排出五文大钱”,用“排”表明他此时穷困潦倒,五文大钱得来不易,出手时有些舍不得,生怕多给,故用这个“排”字。而这里阿Q刚从城里回来,人家不知他的底细,他也因为做小偷得了些钱,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摆阔,所以他故意“扔”,这个字还带有声音的意思,表明他目空一切,忘乎所以。注意这里的“肃然”和下面几段的“赧然”“凛然”“悚然”“欣然”,分析“听的人”的心态变化过程。未庄人趋炎附势,所以他们听说阿Q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当然就肃然起敬了;而当他们听阿Q说城里的孩子麻将叉得精熟的时候,他们的“赧然”,又表明未庄人盲目的自卑,会叉麻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他们不好意思,这又是国民中比丑的劣根性;下面的“凛然”“悚然”“欣然”三个词描写他们听阿Q讲杀革命党时候的心理表情变化过程,一方面“听的人”对于发生在现实中的事如此隔膜,说明革命与农民的天然隔绝,另一方面“欣然”是说“听的人”听完后觉得过瘾,有些高兴的样子,又刻画了他们的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群麻木愚昧的看客,表明作者强烈的批判态度。“听的人”为什么一方面“叹息”,另一方面又“快意”?“叹息”是因为阿Q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失掉一个攀附阔人的机会,实在可惜;而出于嫉妒心理,他们听说阿Q不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了,又感到高兴,心想你阿Q不配比我们好,所以心里又“快意”。这两个词深入地剖析了“听的人”的丑恶灵魂。联系前面妇女对阿Q惟恐避之不及的情节,分析“没有”“有罢”,说说此时妇女和阿Q的心态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前面情节里,妇女躲避阿Q,是因为受了赵太爷之流的宣传蛊惑,加以愚昧,以为阿Q真个是猎色的坏蛋。而到这里,她们又并不害怕阿Q了,是因为阿Q手里有东西,她们并不是喜欢阿Q,而是喜欢阿Q的东西。“没有”“有罢”表明阿Q以为自己地位提高了,这些女人都不在他的眼中,所以并不想过分搭理她们。这里,作者对妇女持一种讽刺的态度。说说“不觉失声”对刻画赵太爷妙在哪里。赵太爷开始摆出架子,本来想贪小便宜却偏要做出个老爷的样子来,所以一开始说话想说得含蓄而有身份。可没想到阿Q说“完了”,他心里一急就“不觉失声”,露出了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土地主的尾巴来。说说阿Q从中兴走向末路的过程。
阿Q所谓中兴,是他在城里做了小偷逃回家来,又在未庄人不知道内情的情况下,受到人们的一段时间的尊敬;而阿Q卖那些偷来的旧货,并且坦率得可爱并不讳言自己做过小偷的经历,使他的地位在未庄人心里大跌,重新回到进城前的地位。尤其是赵太爷想捡小便宜而未得,更暗示着阿Q末路的到来。绍兴光复这么庄严的事件,作者却用阿Q卖搭连给赵白眼这件事来作补充说明,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有什么用意?一方面说明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什么绍兴光复,而只注意身边发生的小事,辛亥革命与人们的生活差得太远;表明作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怀疑的,把绍兴光复与阿Q卖搭连这事联系在一起,显得滑稽可笑。阿Q为什么先讨厌革命很快又向往革命?阿Q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所以“深恶而痛绝之”;可是他身上又有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阿Q对革命态度转变如此之快,表明阿Q对革命态度的不稳定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将“老Q”与前面“混小子”对比,揣摩一下赵太爷的内心世界,说说此时的赵太爷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赵太爷。此时是一个惶恐狡诈卑怯的赵太爷。阿Q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用我们的话来概括就是金钱、权力、女人。说说“革过一革的”这五个字的含义。表明当时“革命”一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又不理解什么是革命,所以老尼姑演绎说“革过一革的”,这是对革命的绝大讽刺。所谓革命,就是假洋鬼子和秀才的打砸抢罢了。说说“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揭示两个反动人物“革命”行动的丑恶卑劣,意味深长。也从一个侧面揭示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势力与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夺取革命果实的史实。“情投意合”“革命”含有极大的讽刺意味。阿Q与赵秀才、假洋鬼子虽“素不相能”,但都想到去静修庵“革命”,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革命动机都是十分低下的,无非就是找一些弱者来欺负一番,找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来革一革罢了。它让读者明白,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这样的人太多了。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说明什么?说明“革命”换汤不换药,许多投机分子钻进革命队伍中,窃取了革命果实。“空荡荡”用得妙在哪里?这个词把人们看惯了脑后的辫子,而现在一下子看不到辫子时不习惯的微妙感觉写出来了,很有滑稽感。说说“惊服”一词的含义。这个词刻画了未庄人前后相连的两种心态,先是猜想“银桃子”可能是当大官的象征而吃惊,过后很快便佩服,表明未庄人的趋炎附势心理。假洋鬼子的这段“演讲”,满口“鬼话”,不提辛亥革命的真正功臣孙中山、黄兴等,却提一个投机分子洪哥。说说这段话刻画了假洋鬼子一副怎样的嘴脸。满口鬼话,大吹牛皮,捏造革命经历和革命资本。半吊子知识分子,外表新式,实际上是一个投机、善变、钻营的封建余孽。他的这番话只能蒙骗没见过世面的未庄乡下人。“洋先生”为什么不准阿Q革命?假洋鬼子作为一个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式资产阶级人物,注定与广大人民有着天然的隔膜,并没有丝毫共同的利益可言。尤其是,假如假洋鬼子同意了阿Q与他一起共同革命,那么就会认为是对自己身份的极大污辱。所以他决不准阿Q革命,决不会与阿Q共一条战壕。阿Q认为“再没有别的路”,你认为呢?凭阿Q当时的觉悟程度,他认为自己是无路可走了,实际上他也确实是无路可走。本来可以投奔真正的革命党,但按照他的觉悟,他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革命党。这两段话用了六个“抬出了”,对于表现阿Q此时的心情有怎样的效果?强调阿Q没有被邀请革命而表现的焦虑不安的心情,更体现他革命动机的低下,那就是想分点东西。未庄人为什么既“快意”又“恐慌”?“快意”是因为未庄人平时虽说敬畏赵太爷,但作为被压迫者,心底里还是恨赵太爷这种压迫者,所以听说赵家遭抢,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为对形势不了解,怕危及自己的财产和性命。
用这么多兵捉拿阿Q,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虚弱。“高明”通常是什么意思?这里怎么解释?“高明”一般是指见解、技能等的高超,这里作者是一种创造性的用法,意为高大明亮。意思就是土谷祠并没有比大牢更好。说说你对阿Q下跪的看法。阿Q的下跪,表明他身上的奴性根深蒂固。见到官就下跪,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对人民驯服的结果,背后的实质是对国民人格的污辱,但国民长期习惯如此,就像阿Q一样,觉得某人有来头,就自然下跪。作者描写这一情节,一方面是揭露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是批评国民的奴性人格。“画圆圈”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阿Q什么性格?表现阿Q的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小说中前后共几次写阿Q“睡着了”?说说其言外之意。大概有五六次写他“睡着了”,这不仅是写他生理上的睡着了,也暗含着他的麻木不仁。作者焦虑国民在铁屋子里沉睡不醒,又希望他们惊醒。死到临头的阿Q,精神上还如此“泰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表明阿Q精神麻木到了极点。“狼”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狼”象征着那些麻木的看客,不仅充当看客,也充当统治者刽子手的帮凶,一起来吃掉阿Q。“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万变不离其宗,顽固的封建阶级本性不变,得了“银桃子”比作“顶子”“翰林”,失了辫子如丧妣,终于还是迷恋封建王朝的“遗老”。独写一段未庄人对阿Q被枪毙后的态度来结束本文,它隐含作者什么用意?给读者揭示一个十分悲观的现象:社会仍是如此黑暗,国民仍是如此愚昧,中国,何时才能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