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天长地久、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等词语的含义。 2、按要求预习课文,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 3、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 4、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 【教学难点】 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隽永的韵味。 【教学媒体】 原始森林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自学课文。 1、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提出疑问,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祖先的摇篮”在诗中指什么? 2、媒体出示:“原始森林”画面,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 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注意诗句的停顿,随机正音。 树阴赛跑污染神圣 4、读了诗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二、品读诗句,释疑感悟。 (一)学习第1节 1、带着问题轻声朗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2、指名朗读、交流。(板书:一望无边) (二)学习第2、3节,理解“美好”、“遥远的回忆” 1、自读,想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读后交流) 2、引读,理解“那回忆,多么美好,又多么遥远……”一句。 3、讨论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4节。 1、自读,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
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2、讨论交流。(板书: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 3、师生合作读最后一节,加深体会。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联系全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呢? 2、交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和措施。(板书:天长地久不被污染)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总结 四、展开想像,学习表达。 1、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 2、指导口述“介绍天然博物馆”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 2、完成课后练习题2。 六、板书设计: 美好、遥远的回忆 天长地久 5、祖先的摇篮文明的起点 (一望无边) 不被污染 天然博物馆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预习方法。
2、自学生字新词。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 (4)提出疑难问题; (5)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 (6)尝试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8课《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同学们很好地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a)读通课文。 b)自学字词。 c)理解内容。 d)质疑问难。 e)搜集资料。 三、学习课文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四、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 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2.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试着学写一段小诗。用彩色纸抄写出来。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