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导学案老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大堰河导学案老师

ID:848799

大小:140.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编写人:孙发根审核人:李星2014年9月3日高一班编号:004高一语文提升思维品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的写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典型细节的分析,认识大堰河的形象。2.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重点难点预测】1.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2.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情较难调动。【学法指导】朗读法•点拨法【知识链接】课前预习一、语言积累1.音形辨识团箕(ji)檐头(yan)瓦菲(fei)冰屑(xie)青苔(tai)荆棘(ji)火钵(bo)忸怩(niuni)叱骂(chi)麦糟(zao)牌匾(bian)灶火(zao)碾过(nian)咒语(zhou)虱子(shi)2.字形辨识堰(河堰)檐(屋檐)掐(掐住)钵(钵盆)忸(忸怩)偃(偃旗息鼓)瞻(瞻仰)陷(陷阱)体(体魄)钮(钮扣)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从整体上感知全诗课堂探究一、研读文章,探究问题问题1:读了这首诗后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事?有什么感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明确:读了这首诗后我知道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吃了她的奶长大的。她心地善良、一生辛苦勤劳。她爱“我”如自己的儿子。她只活到四十年就离开了人世。感受:这首诗不仅坦露了诗人深沉的内心积郁而且为我们中国的农村妇女树立了一尊朴素庄严的塑像。那种积郁首先来自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公正的事物,来自他对农民命运的关切。作者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问题2: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3诗节):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第二部分(4─8诗节):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眷恋与感激。(家务繁重,疼爱乳儿;含泪别离,贫富对比;生活勤俭,宽厚善良;爱儿好梦,美丽心灵)第三部分(9─11诗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死后凄苦,一生悲凉;殡葬之薄,悲惨写照;家人遭遇,悲剧命运)第四部分(12─13诗节):抒发诗人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问题3诗是诗人感情的载体,这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全诗13个诗段,概括每个部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第1部分:怀念与痛悼第2部分:眷恋与感激第3部分:同情与控诉第4部分:讴歌与赞美第一层(1―2节)问题3:1、指名朗诵2、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发表看法。明确:反复,突出诗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浓浓托出深深怀念之情。3、这三段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学生谈谈。明确: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第二层(3―8节)1、第三节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试答。明确: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2、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明确: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凄凉、衰败、荒寂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3、诗人以诗来概括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哪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哪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明确:4节,7节。4、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明确: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5、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3 明确:勤劳、慈爱。6、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些排比句一方面了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养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我们感到,这里尽管贫穷尽管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7、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明确: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份,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那么低!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8.作者一方面表现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宽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诗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采取了多种方法,第四节通过大堰河的乳母生涯浓墨重彩、反复铺陈正面抒发大堰河的爱的的话,那么笫五段是用什么方法?第六段呢?明确:第五节是淡笔点染,侧面烘托。用设问句“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间接地表现出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第六节跟第四节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第四节说在大堰河家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蒙受的是深挚的爱。第六节说虽然物质条件很优裕,但精神上极其痛苦。在大叶荷家中,在将近五年的寄养中,他承受了乳母超越生母的爱,感受了亲人般的温暖,离开了乳母,便离开了母爱,这在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最最痛苦的事。尽管新家中挂着“天伦叙乐”的匾,实际上孩子失去了天伦叙乐。通过对比,反衬出大堰河家中虽然贫穷却充满欢乐充满爱。9、第八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10、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爱原来如此深切真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乳儿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第三层(9―11节)1:第9节中,写了大堰河死时的境况及她的丈夫和儿子、我在她死时的样子或境况,各有什么作用?明确:写大堰河死时还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博大而深挚的爱。写平时打她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和儿子的痛苦,衬托出大堰河的悲苦和贫穷。两次写我不在身边,表现诗人因未能最后看一眼乳母而愧疚痛苦的心情。第四层(12―13节)问题:在第12节中,诗人用“紫色的灵魂”来形容大堰河的灵魂,“紫色的灵魂”应该怎样理解?看看全诗中艾青用了多少颜色词语,一一找出来,说说各自的意义。。灵魂本来是抽象的,更谈不上有颜色,用“紫色”来修饰“灵魂”:一是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灵魂”和难以触摸的心理感受形象化;二是紫色象征高贵而忧虑,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突出了大堰河灵魂因“痛苦”而“高贵”,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歌颂与赞美之情。“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表示一种荒凉、败落。“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显出大堰河家的生活十分穷困。“红漆雕花的家具”“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显示艾青父母家里非常富有豪华。“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表现艾青的少年的特点。“辉煌的结彩的堂上”,显示大堰河梦中的艾青婚礼隆重。“泥黑的温柔的脸颜”,显示大堰河的作为劳动人民劳作辛苦。二、主旨探讨(C级)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该如何概括?上一课中的《再别康桥》的抒情方式大多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雨巷》既有借景抒情,也有借事抒情,还有象征手法的运用。而《大堰河――我的保姆》主要通过借事抒情,边叙事写人,边抒发感情;除了运用间接抒情外,也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诗歌的最后两段,诗人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另外,《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排比反复等手法抒情,强调了对大堰河的深深热爱和对旧世界愤恨的感情。三、布置作业1、比较阅读(D级)这首诗和上一课的两首诗同属于新诗,但在抒情方式上却有所不同,试分析其各自在抒情方面的特点,比较其不同之处。上一课中的《再别康桥》的抒情方式大多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雨巷》既有借景抒情,也有借事抒情,还有象征手法的运用。而《大堰河――我的保姆》主要通过借事抒情,边叙事写人,边抒发感情;除了运用间接抒情外,也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诗歌的最后两段,诗人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另外,《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排比反复等手法抒情,强调了对大堰河的深深热爱和对旧世界愤恨的感情。2、比较阅读阅读艾青的《礁石》一诗,完成下列问题。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在表达观念、抒发情感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礁石》借物象——礁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借塑造人物形象——大堰河来抒发感情。(2)试简要分析“礁石”这一形象。《礁石》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海浪的描绘,塑造了搏击风浪,在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诗中用一个动词“扑”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浪的汹涌、猛烈、势不可挡,前边用“无休止”来修饰“浪”发起冲击的频率之快,更能烘托出海浪的来势汹汹。“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一句与前面写海浪的猛烈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动衬静,虽是直接写海浪,却间接的刻画了礁石的坚不可摧、稳若泰山、不畏风浪。尽管“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足以见得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这也正表现了礁石像勇士那样,搏击海浪、不折不挠、顽强抗争,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3 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