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再别康桥》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的简历及其创作风格。初步掌握现代诗歌的特点。2.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聚焦重点1.了解徐志摩诗歌的特点。2.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建议1.建议老师高标准地范读诗歌,读出诗歌音节的波动和旋律,读出诗歌轻盈的节奏和深情,带领学生进入诗歌鲜明优美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从而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进而养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2.讲析诗歌时一定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展开讨论,让学生学会读诗,学会分析诗、鉴赏诗。3.严格要求背诵,并尽可能给学生多提供徐志摩的其他诗歌阅读,让学生充分理解徐诗的特点。也可以组织一场“徐志摩诗歌朗诵会”,以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自主梳理1.正字音(用填空题形式出现)青荇()笙箫()长篙()漫溯()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榆阴()斑斓()轻轻告诉你:xìng/shēng/gāo/sù/yú/lán2.辨字形偻(1óu)漪(yī)偻(lǚ)绮(qǐ)溯(sù)篙(gāo)朔(shuò)蒿(hāo)峦(luán)畔(pàn)挛(luán)衅(xìn)斓(lán)诅(zǔ)谰(lán)沮(jǔ)轻轻告诉你:佝偻漪沦伛偻罗绮上溯竹篙朔风艾蒿山峦河畔痉挛挑衅斑斓诅咒谰言沮丧3.释词义艳影:美丽的影子。青荇:绿色的水草。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这里是“摇摆、摆动”的意思。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斑斓:五彩缤纷的样子。4.辨析词语沉淀:比喻凝聚,积累。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沉积:比喻沉淀,积聚(多用于抽象事物)。例:(1)这篇小说有丰富的文化与情感。(2)这里丰厚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侵蚀:①逐渐侵害使变坏,②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侵吞:①暗中非法占有,②用武力吞并别国或占有其部分领土。例:(3)病菌人体,蠹虫物体。踟蹰:是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也作“踟躇”。踯躅:即“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例:(4)在困难面前,有的人不前。(5)他独自在江边。轻轻告诉你:(1)沉淀。(2)沉积。(3)侵蚀/侵吞。(4)踟蹰。(5)踯躅。5.名句名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6.文学常识(1)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诗哲。著有诗集,《猛虎集》《云游》,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出版。(2)中国现代诗歌是以来的诗歌。中国现代诗歌主要指诗。新体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继之《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刊物也发表新诗。其倡导者和初期作家主要有、等。轻轻告诉你:(1)云中鹤/南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落叶》/《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徐志摩文集》。(2)五四运动/新体/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刘大白。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7.认识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8.熟悉背景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南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