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学设计西吉县火石寨乡中心小学张谦一、教学设计说明。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所以,教学的过程中,在以识字为重点的基础上,我利用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情境中发挥想像,练习说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去感受自然的美。二、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山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这一古诗被安排在第10板块。这一板块集中安排了6首古诗,意在使学生学会在古诗中掌握识字的方法。此古诗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但一定要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教学对象分析。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对古诗的理解比较有难度,所以利用直观的欣赏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情境,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本首诗优美生动,可以在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蕴涵的过程中随文识字。这样分散的学习生字,不至于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含义。三、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情感,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四、教学重难点。(一)注意指导“车”、“霜”的发音。(二)指导“亭”、“停”、“车”、“霜”这四个字的书写,注意前一组字在字形及读音上的联系和变化。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讲故事,让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感受诗人作诗时的情景。(二)介绍诗人。二、初读古诗,感受古诗内容。(一)配乐范读古诗,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味。(二)学生自由读诗。(三)学生汇报读诗成果,指名朗读。三、设置情境学诗,随文识字。(一)欣赏图片,学习“远上寒山石径斜”。这是石头铺成的小路,图上画的是深秋季节,深秋时节的高山会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山上的树叶有深黄色的,有浅黄色的,有红色的,是五彩斑斓的,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着。学习“远”。在哪见过?(〈画〉)在这里也是远近的意思,“远”在书写时要先“元”,再写走之旁。扩散走之旁的字。
学习径。在诗中是小路的意思。学习斜。在诗中指小路弯弯曲曲。再读诗句。(二)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隐隐约约还看得见有着几户人家。(白云生处有人家)借助想像读诗句。(三)看书中插图,学习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学习亭。古人看到人站在亭子里的样子,就把它画了下来,这是亭子尖尖的角,下半部分表示人站在亭子里。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成了现在的这个亭字。指导书写。学习停。通过亭来学习这个字。学习车。注意这个生字的笔顺。组词,指导书写。学习霜。温度在0摄氏度一下时地面形成的一层白色晶体,霜叶就是经过霜打的红叶。“雨字头”与单独书写时发生什么变化?雨字头的字:雪、雷。(四)看枫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像,练习说话。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和惊叹中,能看出你们很喜欢这美丽的枫叶,假如你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枫树林,你会怎么样呢?假如我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枫树林,我会忍不住吟诵起这首诗的后两句——(五)整体感受,背诵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