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教学形式讲授法讨论法教师冯雪霞单位新密市实验小学课题名称古诗《赠刘景文》学情分析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练与生字。难点: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1、出示苏轼画像或写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月饼盒等物品,让学生直观认识苏轼及其经典诗句。(教师可因地制宜地利用教具。)2、简介苏轼: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出色。3、解诗题: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送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提醒读准后鼻音。二、释字词,明大意1、初读。自由读这首古诗,画出生字。2、指名读生词:刘景文、擎雨盖、傲霜枝、君须记、菊残、橙黄、橘绿。(词语可课前板书,也可做成卡片。)3、再读。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指名读、同桌互读、分组读、齐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4、教师范读,读时要求学生在该停顿的地方用斜线做上标记。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5、再指名读,齐读,要求读出停顿,读出感情。6质疑。同桌互相读一读这首诗,再把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教师点拨。荷尽:荷花枯萎。擎雨盖:托住雨珠的叶子。菊残:菊花凋谢。傲霜:不怕风霜。
君:您,古代对人的尊称。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还绿的时候。三、品诗句,悟诗情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诗句,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反馈。⑴荷尽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说明这是一个什么季节?⑵菊残交流:秋风中,虽然菊花凋谢了,可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3)橙黄橘绿想象回答: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苏轼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3、做填空练习:秋天的景象真美呀,秋天还是一个的季节!4、难怪作者感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板书:好景、君须记)四、诵诗句,写生字1、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3、出示要写的字:首、枝、记、刘,学生认读。4、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识记,怎样写正确,写美观。5、教师示范,学生练习。6小组展示,欣赏评价。板书设计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作业或预习1■搜集苏轼的其它古诗词。2■背诵古诗。自我评价我设计的是古诗《赠刘景文》教学我分四步进行:一是回忆上节学诗方法;二是小组合作学习其余三首;三是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四是作业延伸。可以说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也充分发挥了小学合作学习的作用,是比较成功的。我还采用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从而引出了本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解诗题、知诗人、懂诗意、悟诗情。接着就让学生分小组自由学习古诗。整节课设计合理有趣,学生表现出极大地参与热情,目标达成度高。冯老师能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体现独学、对学、群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评议一单位:新密市实验小学姓名:李晓鸽日期:2013年11月冯老师能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方式分配合理,能很好地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评议二单位:新密市实验小学姓名:刘晓会日期:2013年11月冯老师这节课目标确定合理,情境创设新颖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参与面广,目标达成度高。评议三单位:新密市实验小学姓名:李红娜日期: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