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平凹散文《秦腔》的时代新质《秦腔》无疑是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一篇力作,多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秦腔》这部作品虽然创作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但却已表现出远不同于此前的自“五四”以来当代散文的许多时代新质。诸如:开放的审美观照、深切的人文关怀、厚重的文化意蕴、恢宏的笔调情致,故而读《秦腔》就如同作品所描写的秦人喝“‘西风’白酒”、吃“长线辣子”、抽“大叶卷烟”、嚼“牛肉泡馍”,给人以味甘而醇美的艺术享受。走进贾平凹的散文世界,你会觉得仿佛走进了曲折幽深、峰峦兀立的艺术大观园。作家用自己独特的哲理化感觉、诗化情绪、地域化色彩造化出一个个风姿独具、魂魄健旺的艺术精品,于平凡平淡中透发出醇而厚、清而丽的绵长韵味。贾平凹的散文世界有一部分在貌似平凡平淡的云雾背后,隐藏着一些迥异于一般散文的东西,隐藏着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东西,传统的批评眼光似乎难以触及和透视。须得调换一种眼光,才能发现贾平凹独特的感应和表现世界的思维角度,把握他所追求的“新的叙述方式、结构方式”,才能领略他的散文之“奇”。《秦腔》就是这样一篇有创新意义的散文。不知起于何时,散文界笼罩着这样一种观念:散文是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样式,抒发主体的主观情感,展示主体的内心生活是散文的宗旨。散文不必也无力以表现客观世界为己任,那是小说戏剧的事。这种观念,实质上是与明清以来几百年在“独抒性灵”
的文学主张下形成的只关注自我,展示内心的内视点散文一脉相承的,是这种已积淀为超稳形态的散文本体结构的延续。我们当然不应否认这种结构在表现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上的巨大历史作用,也不应否认它至今仍有着类似的巨大作用。不过一种古老的结构模式延续几百年而至今竟成一统天下,却未免令人生厌。当“五四”作家们高擎起独抒性灵、表现个性的旗帜来进行反封建的思想斗争时,他们在散文艺术形式上却陷入了明清抒情小品的窠臼,而缺乏象新诗那样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秦腔》这部作品有创新,其主要特色在于以下三点:首先是作品独特的表现角度。如作品一开篇便写:“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从起首处看,作品似乎只是写陕西那方天地水土所孕育的地方戏曲——秦腔,但随着作者行文的曲折和情绪的延宕,作品的表现重心已悄然移到了和秦腔的产生有关的对于秦地山川地貌、风情民俗、秦人生存状态和人格精神的展示上。也就是说,作品虽写的是秦腔,但其实意在写人,写这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写人的生命意志和精神面貌。因此,相对于那种只是就戏曲谈戏曲,或者由此揭示一点儿文化风俗,引出某些历史掌故的散文来,这篇作品的表现角度显然要独特得多,思想层面也高迈得多!像紧承上文,作品开始论及秦腔的“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的风格,在这方面,正如文中写道:人们评论秦腔,说得婉转些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些是“大喊大叫”,于是便形成了“
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那么,秦腔几百年来却始终没有被淘汰、被湮没的原因在哪儿呢?而且它不像其他地方戏曲如越剧、豫剧、黄梅等那样能走出地方、走向全国,它始终是在潼关以西的这片厚土上打转转,这中间又有哪些引人深思的隐秘呢?随着作者这一叙述视角的转出和展开,自然就更引起了读者对作品更加深厚的阅读兴趣,因此循着作者的独特思路,作品对于秦腔与秦地之粗犷的山水、“二愣”的民众、沥血的劳作与情感的宣泄等复杂对应关系的深入考证和叙写,对于秦人由衷喜爱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以至于人人会唱秦腔、人人需要秦腔,看秦腔如同节日狂欢、敬秦腔如同敬奉圣明的深层原因的揭示,便在作品的整个叙写层面上依次带出、顺理成章了。特别是作品结尾富有总结性的精彩“点题”:“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不仅使作品的意蕴升华、含藏深厚,而且也使作品的上述独特表现在此构成了艺术表达上的完整,给人一咱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的痛快淋漓的审美愉悦和无穷启示!其次,作品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是
《秦腔》格外为人看重的显著特色。这篇散文与以往多数散文不同,主要还在于它一反传统散文。为了旨在表达作者情思,而将外在景物仅仅作为个体情感投射对象的内视结构,相反却是以阔大的视野,不但把一定审美距离下的客观外在世界作为作品全力表抒的对象,同时还从历史、文化的层面与高度,以创作主体智性的渗透,去深入挖掘所写对象本身所内蕴的丰富的文化含藏,充分展示其背后的文化深沉,因此散文这种被人们普遍看作是主情的并且最能真挚表达创作者主观情怀的艺术,在贾平凹的笔下,同时也空前地承载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了散文自身的美学品位。而这一点,也恰是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倍感其分量厚重的原因。例如在作品中,作者不厌其细地写秦腔在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不厌其烦地写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但实际上作者在写这些传统风俗时,主要还是为了以此来展示那种有着深厚、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秦地人其潜藏于意识深处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他们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展示他们的地域文化、生命意志和精神追求以及在此背景下秦腔之所以能够诞生并永葆其顽强生命力的复杂因由。作品揭示的秦腔产生的生活基础,因为生命的困乏需要秦腔的滋润;还有,当看到作品充满深情所绘:秦川“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梀,紫槐”、粗笨而庄重的“土屋”,特别是世代生息在这里的那些犹如“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的秦人时,读者自然就会马上联想到秦腔的唱念做打的风格为什么会如此让人心灵震撼的原因——它实在是秦地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此外,作品还写:秦地人“有吃不完的粮食”,可“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所以“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似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
,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因此“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挂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使读者读到这里由衷会感到:那实际上正是他们生命的交响,精神意志的直抒!所以,正像有的评论所指出的:作品写秦腔,实际上为的是“表现富于文化积淀的民族生存状态”,呈现“一个充满生气活力的、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个单纯清澈而又丰厚充实的世界”。那么,读着这样的“世界”,你不由会觉得: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存史、发展史和精神史不也正是浓缩在其中了吗?在浩如烟海的审视内心与诉说自我的散文领域中,可以清晰地感到这是属于不多一些具有表现客观世界的明确意识与从外部观照对象的阔大视野的散文。作者选择秦腔这样阔大深厚的客观对象作为表现内容,在选材上就已见出雕龙气概。作者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外视点,使自己与表现对象之间拉开相当一段审美距离,从外部给对象以观照。这种观照使作为审美对象的秦腔摆脱了一般散文外部世界只是内部世界的载体和象征的附属地位,而同时作为被观照的对象和被表现的目的,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本体意义,居于作品的中心地位。不管是对黄土高原地貌习俗的风情描绘,还是对八百里秦川人们魂系秦腔的心态展示,作品的重心在于对蕴藏于对象之中的深沉之美和深刻内涵的发掘和显现,而非自我的诉说。由此一种特定地域人们生存状态的历史真实感便沛然而生,避免了一般散文中常见的虚飘无根的感觉。这种外视点的采用既可以说它并未割断传统,而和比明清时代久远
得多的秦汉历史散文续接上了渊源。先秦两汉历史散文那种拥抱世界、表现历史的宏大气魄和“史笔”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秦腔》是继承了一种更为久远的散文传统并得到其滋养。第三,作品恢宏的语言风格,使《秦腔》在艺术上更走向了精致。由于《秦腔》所追求的独特表现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就使作品在语言的调遣、运用以及整个作品的行文上都内在地呈现出一种平静而又崇高、洒脱而又大气的风范气度,读来颇具史诗意味且含义深长。“一种硬的涩的冲撞逼使我们完成社会的进步和创作上的突破”①即是贾平凹创新意识的自白。视点外移,终究还只能说是给他选择观照的视觉区域带来创新的可能性。这一点是重要的,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曾经断言:“假如某种被观照的情势的视觉区域没有选择好,就意味着思维的这一策略从一开始便受到障碍。”以视点外移为基础,贾平凹所觊觎和企求的,是更高一级的散文文体创新,他对此是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的:“一个作家的贡献,很重要的一面是文体的贡献。文体不是形式,当然也不是个什么流行讲的所谓文风,是感应和表现世界的思维角度,本身就是内容。在试验中找到和完成新的叙述方式、结构方式也已经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了。”②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八百里秦腔,充溢于他胸间的那一腔深透入髓的洞察、体味、感悟与哲思尽管在涌动欲出,却又在顽强地拒绝着熟识的旧流向,敏锐地探寻着新的“感应和表现世界的思维角度”
。贾平凹在其一系列创作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这么一种艺术追求: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超越生活具象,在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中获得一种“超以象外”的丰厚审美意蕴和宏观层次的精神涵盖。形成这种艺术追求的动因,可追溯于贾平凹创作心态的改变。对熟悉的地域生活充满挚爱的长久观照,对自身精神气魄理论哲思执着沉静的刻苦修炼,已使人感到贾平凹的创作心态浙次显示出一种大家风范,即他自己所苦苦追求的“有宏放襟怀和雄大的气派,在平和大涵中获得自己的个性”③的创作心态。对秦人秦地浑朴静穆的整体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这种层次上加以观照,贡平凹的散文视点将会为新鲜的审美体验所托举和提升,八百里秦川繁杂生活中那些表面性因素、暂时性因素、个别性因素统统被滤掉了,凸现于读者视野的,是饱和着历史积淀与具有恒久性质的地域人类群的整体生存状态。这篇散文,使人感到在作者平静从容的笔调下叙述出来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单纯清澈却又丰厚充实的世界,一个为地域人群的灵魂烛照的世界。从那些“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在田野里累是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
的秦川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中,读者可以反观出深潜于民族性格中的无欲、忍耐与精神上自给自足的集体无意识;立足于这种高视点的俯看和宏观层次的把握,作品的聚焦始终在民族生存状态的历史积淀形态与民族生存之道的历史积淀形态上。在这里,经过作者散文意识过滤而达到艺术的简约与抽象的历史本体,在其自身发散出来的文化味哲理味的精神氛围中,既显现出散文中难得的历史感(以气韵形态存在),又给作品平添了作为优秀散文必备的诗的韵致。这一切,都是在一种平静崇高的叙述声调中表达出来的。这是与作者高视点的综览和宏大平和的创作心态相适应的叙述声调。这种声调并非是民族悲愤史遭到忽视而带上的轻漫的牧歌色彩,而是对处于平常状态下的民族精神富于悠久感的表达。这种平静崇高既是对悲愤意识的一种伸延,又是对悲愤意识的一种超越。与诉说自我的内视点散文那些或喜或悲或怒或怨的对表现对象具的明显参与性的叙述声调相比,这显然是作者追求的新的散文叙事范型。“超越悲愤方能使我们成熟”④这句自白可作为这种叙述声调的注脚。世界对于现代作家来说是“散文式安排的”,他们眼前的世界作为“依照经验认识出来的现实”,已经变得没有神话,没有奇迹。不过这篇散文的气势和结构却表现出一种对史诗美感的追求,这种追求导源于作者在探求中获得的新的思维角度,导源于从这种思维角度中形成的史诗意识,它既是内容又是形式,是一种散文文体意义上的创新。这对于打破目前散文创作的平庸化现状,多元地探索和开拓更高更丰富的散文审美空间无疑是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的。①②③④均见贾平凹《在危机中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