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说课稿白柳镇中心学校王世瑛一、说教材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古诗。作者叶绍翁,这首诗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情。本单元的主题是秋天,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会认三个生字“萧、梧、促”,会写两个生字“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挑(tiǎo)”。2.学习借助注释,结合插图,展开想象理解诗意。3.品味诗句蕴含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这课的重难点是:1.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二、说教法: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品味思乡情。三、说学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2、想象法: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想象画面。四、说学情: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可能对古诗所表达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不容易理解,需要他们通过画面,以及多次诵读,从字里行间去品味。 五、说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一)谈话激趣了解作者1.谈话: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背一背?2.知诗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吧(出示课件:叶绍翁)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们了解的真多,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板书:南宋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作去感受吧。【设计意图】谈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利用谈话,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教师的谈话中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引入文本,读准古诗。1.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要求读得整齐,响亮)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2.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3.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深”,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设计意图】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4.指名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设计意图】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三)深入文本,理解诗意。 1.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 梧叶灯儿童捉蟋蟀2.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设计意图】这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的大意的习惯。3.作者是怎么看到儿童的?(因为看到了灯)原来是孩子在捉蟋蟀。你们捉过蟋蟀吗?捉蟋蟀有趣吗?(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儿童的快乐,有趣。)好,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童年时代,在老师的语言带领下去捉一捉蛐蛐。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好大好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蹑手蹑脚的来到后院的空地上,兴奋地寻找着蛐蛐的踪迹,这时,你们听见了(放蛐蛐的声音),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们悄悄地
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提着灯笼,一边照亮,一边轻轻地拨动小草,忽然,你们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说时迟,那时快,你们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们逮住啦。(怎样,你们这时有什么感觉啊?)捉蛐蛐真好玩啊,我们可高兴了表情朗读诗句。【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渗透《课标》中提到的在读中积极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体验。听你们一读勾起了老师的童心,老师也读一读好吗?提个条件:闭上小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好象看到了什么?(儿童捉蟋蟀)4.捉蟋蟀这么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适当表扬: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那我们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读出秋天的句子,你们见过梧叶吗?秋天的梧叶变黄了变干了。5.出示课件,秋风吹落梧叶,让我们感觉到秋天的寒意,冷。我们一起捧起书读出秋天的冷和寒意。【设计意图】 这里利用语言,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激起读书的热情。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牵动了一个人的情怀(诗人),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动客情)客的意思:客人,旅客,漂泊在外的人。在这里就是诗人叶绍翁。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会牵动诗人想起什么?(亲人,家乡)就在诗人想家的时候,看到儿童捉蟋蟀会想到什么?(儿时的伙伴在哪,家乡也有儿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么快乐啊,无忧无虑,可我孤单一人)思乡之情就更浓了,更深了。 (四)反复朗读,感悟诗情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设计意图】诗歌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三分诗,七分读”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我把音乐引进课堂,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五)背诵古诗,加强积累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寒、客、促、深)2.你能把古诗完整地背下来吗?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背、或全班齐背古诗。【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注重背诵积累,通过游戏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六)拓展延伸,质疑问难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例如:李白的《静夜思》)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3.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设计意图】教师应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并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学习的主人。(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背诵《夜书所见》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六、板书设计,理解加深夜书所见叶绍翁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思乡之情感:动客情【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并突出主题,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对古诗的理解有所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