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方案西乌旗第四小学都达古拉课题名称《夜书所见》科 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学时间学习者分析在一、年级时,利用学校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课,已经教会学生背会了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对于进入三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在此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理解诗意。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2.喜爱古诗,积累古诗。二、过程与方法1.理解诗的内容。2.体会诗的意境。三、知识与技能1. 会认5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文的意境。2.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及其他有关思乡的古诗。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插图导入,营造诗境1、出示古诗插图,让学生同桌交流,根据图中的情景说一段话。2、师:同学们说的真精彩,这样有趣画面还吸引了南宋的一位诗人,并且写下了一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板书课题。(设计思路:刚从二年级过度进入三年级,还是以图片这种直观的形式导入。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不仅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4
教学活动2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初读古诗1、出示叶绍翁的图片,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2、理解“书”、“所见”的意思,师生归纳,解题。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5、播放古诗朗读,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6、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分组读,齐读。(设计思路: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反复朗读,就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总体把握诗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基础,逐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学活动3 三、 精读诗文,感悟诗意1. 师: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与小组交流说说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2. 师: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动客情孤独指名学生按自己的感受读。表扬读的好的学生。3. 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相机板书。结合图文理解“知”。4
师:那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板书:思乡之情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思乡”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学生展示读。4.根据情景,展开想象,领悟感情。师: 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对说的好的给予表扬)(设计思路: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教学活动4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2、小组试背古诗。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设计思路:继续注重背诵积累,背诵古诗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同时还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积累。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教学活动5五、拓展延伸:《夜书所见》这是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设计思路: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积累。)4
板书夜书所见见:梧叶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听:萧萧寒声孤独思乡念亲感:秋风动客情寂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