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夜书所见》教案初稿执教者:三(1)黄娴【教学目标】1、会认“萧”字,会写“促”“深”这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并背诵古诗。3、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老师结合中秋佳节引入对诗人作诗时心境的理解。2、课件出示晚秋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谈一谈看完的感受。3、师:古代就有一个诗人对这万物萧条发出了感概,写下了一首古诗,是《夜书所见》。(板书)4、结合学生对四季的感受进行诗句的温习。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1、古代有一位诗人写下了他对秋天的感受,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师:那现在听老师读一读。(范读)现在回想一下老师是怎么读的?(一句一板书),划分层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2、请学生汇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6、学习生字(促、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教师在黑板上范写。(4)生字组词(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
出示全诗)(全班齐读)8、指名读,自由读,齐读。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在这个秋天的夜晚,作者写下的第一二句是什么?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2)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3)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4)请大家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那么假设你将要离开家去另一个地方,你会不会想家?诗人就是这样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乡,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7)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赏析第三、四行诗(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①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②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A“挑”是什么意思?(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意思的呢?(生:看课文注释的)借助注释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B“知”字是什么意思呢?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6)配乐全班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五、板书设计家乡秋——思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