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萧、梧”四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2、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难点: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4、教学课时:一课时5、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抽生背《山行》、《静夜思》,《山行》是描写秋天景物的诗,《静夜思》是描写思乡的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写秋天景物的思乡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知道《夜书所见》题目的意思吗?3、解诗题提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书”是“写,记录”的意思,见是什么意思?“看见”。“夜书所见”是指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用多种形式读。[反思:初读古诗部分,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等都可能造成阅读中的障碍,成为读诗中的拦路虎。如本诗中的“挑tiǎo”,诗中没有注音,学生不解其意,大多读成第一声“tiāo”;而生字“促cù”则容易被读成翘舌音“chù”。这就需要老师充分预设,注意倾听,加强指导,并通过动笔注音,反复训练,不断巩固强化帮助学生正音,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感悟诗情,理解诗意A、找出诗人所见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这首诗是夜晚诗人写下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什么呢?我们快到诗中找一找,看谁有发现?(教师相机板书)B、学习第三、四行诗句1、相机出示第三、四行诗句(1)生回答看到儿童挑促织时,相机出示第三行诗句。(2)生回答看到儿童在捉蟋蟀,相机指导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师:从这学期、这首诗开始,古诗课文增加了一项内容——注释(板书:注释)它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帮手,它能帮我们扫清诗中的拦路虎,它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读懂诗句的意思。(3)理解“知”师:刚才借助注释我们知道挑促织的意思,那么这个“知”是什么意思?(4)漆黑的夜晚诗人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相机出示第四行诗句。2、提问:捉过蟋蟀吗?指名生读农村学生捉过蟋蟀。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分享体验,训练口语表达能力。3、朗读指导C、学习第一、二行诗句师:谁知道捉蛐蛐最好的季节是什么时候?秋天是捉蟋蟀的最好季节。这时的蟋蟀又大又壮,叫的声音最好听。到书中找一找秋天,你一定能找到。1.出示第一、二句,读一读。在这两句诗歌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2.理解诗句,初知大意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
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么读?(萧萧梧叶送寒声)3.理解“客”,相机介绍作者背景资料(课件出示字典中“客”的多个解释,生选择字义。)师:这位漂泊在外的人是谁呢?是诗人就是叶绍翁。(板书:叶绍翁)说起叶绍翁还有一个故事:叶绍翁是福建人,小时侯被送给浙江的一个叶氏的人家做儿子。他的爷爷原来是朝廷的一位大官,因为朝廷政变,受到别人的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受到牵连,他的家变得凄惨不堪。他的爸爸妈妈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4.读诗师:了解了这些,你就更能体会江上秋风为什么牵动诗人的情怀?漂泊在外的他会动了哪些情?想了哪些事?大家来当当小诗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深秋之夜,秋风阵阵,凉意深深,你们会想到些什么?D、指导全文朗读师解说,就在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看到一群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想到什么?(生答)是呀,也许他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许会想起儿时的伙伴,也许想起家乡的孩子,想到这些,他的思乡之情就更浓了。身在浙江的他,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跟自己家人团聚啊。四、课堂小结:叶绍翁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秋天的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他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心情非常愁闷,虽然儿时的回忆让他感到几分亲切,但思念家乡的感情仍然浓烈,于是他便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诗,《夜书所见》。五、作业
1、把《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变成自己的话写下来。2、拓展阅读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板书设计: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快乐(回忆童年)听:寒声秋风孤独(思念家乡)教学反思: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夜书所见》,我注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学生在朗读方面还缺了一点感情,因此,在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多加指导,深入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句时还不够透彻,有些蜻蜓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