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南头镇中心小学翁晓丹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阶段孩子还不太习惯于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或者说自主阅读能力还没养成,而阅读教学恰恰要求孩子通过语言符号、感知课文中描写的具体事物以及隐含的思想感情,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是教会孩子突破语言障碍理解文字包含的意思,然后教会孩子体会语文文字的精妙绝伦,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借助画面和语言描述等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注重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三、设计理念《秋天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如诗如画,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展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本课教学以读为本,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设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积累运用语言,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两个课时紧密结合,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借助画面和语言描述等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南头镇中心小学翁晓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欣赏有关秋天的图片,强化学生的直观效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章描写秋天的美丽、丰收、欢乐,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2、学习比喻句,认识拟人句,积累好词佳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有关秋天的四字词。指名读四字词。师:谁知道这些四字词写的是哪一个季节?(指名生回答)2、欣赏有关秋天的图片。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看美丽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通过课文的文字描写,一起来领略秋天的魅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秋天的雨》板书:秋天的雨3、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出示秋天的图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共同拼读生字词,读准字音(3)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学习生字情况。(1)出示“我会认”的8个生字和“我会写”的12个生字,通过多种形式认字:集体认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编谜语,组词、造句、找反义词、找近义词等,帮助学生识记生字。(2)读蕴含生字词的句子,并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3)学习多音字:扇。(4)指导书写“爽、紧”。3、比赛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看谁得到的掌声最多!(要求:读准确、流利。)(设计意图:用多种认读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字词的识记。)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课文的开头把秋天的雨比喻成什么?(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2、交流学习。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文章的语言美。)四、教师小结、五、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2、选择你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并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3、用你手中的画笔为你喜欢的课文内容设计一幅图画。【板书设计】11秋天的雨爽紧《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头镇中心小学翁晓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秋天美丽、丰收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欣赏有关秋天的图片,强化学生的直观效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章描写秋天的美丽、丰收、欢乐,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学习比喻句,认识拟人句,积累好词佳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秋天的雨》,齐读课题。2、复习词语。课件出示词语,男女同学开小火车读词语。(设计意图:直接复习已学内容,使学生的脑海中重现已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本文自主阅读的状态。)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魅力1、配乐欣赏秋天景色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欣赏完,生答)(过渡:书中用了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了秋天的雨,让我们一起来文中来领略吧!)2、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秋天的雨呢?请找出这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划上“——”。
3、检查学习情况。(1)学生汇报。(2)指导学生根据中心句总结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雨色雨味雨声)(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秋天的雨有哪些颜色呢?1、请大家在第二自然段按顺序找找描写颜色的句子,用“()”标出来,再用“△”把颜色词语作上记号。(1)学生汇报(2)相机指导比喻句学习。(比较课文中三个句子使用比喻修辞和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区别)①出示三个比喻句“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A指导学生朗读。B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三个比喻句都用了比喻词“像”。②比较去掉比喻修辞后的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它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A指名读句子,前后对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说说为什么。B得出结论:比喻句使句子更形象更具体。(3)相机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拟人句。(4)通过找近义主词的方法理解“五彩缤纷”。5、秋天有这么多的颜色,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给了哪些植物呢?(1)指名学生回答:秋天的雨还会把()色给了()。(2)出示仿写范例(3)小练笔:学生练习仿写比喻句(4)分享小练笔(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所以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读书要“口到、手到、脑到”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仿写中,使重难点得到突破,也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熏陶。实现了落实了读的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二)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秋天的雨除了有五彩的颜色,还有好闻的气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这些气味。1、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提示:(1)秋天的雨里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2)文中说“香味躲在小雨滴里”“躲”字用得好吗?为什么?(3)为什么小朋友的脚会被勾住?2、全班交流3、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的教学需求。因而设计自主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体会、听、说等方面的语文素养。)(三)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闻着好香甜的水果味,我们听到了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提醒大家冬天快要来了。1、提醒了谁?(指名答)2、动植物是怎样准备过冬的?请找出动植物活动的动词标。3、生汇报。4、师生以导读的方式进行朗读(四)小结。激情朗读: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设计意图: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此环节在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体验同时,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三、汇报收获说一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比喻句使句子更形象更具体。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四、布置作业1、小小收藏家——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2、小小画家——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3、小小朗诵家——把课文你最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背给爸妈听。五、美文推荐:《秋天的雨》张爱玲《秋颂》罗兰【板书设计】11秋天的雨雨色美雨味香雨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