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阜南县城关镇第五小学徐如静教材分析:《听听,秋的声音》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学情分析: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他们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让学生多读多悟,直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一边读一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力求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展示实物树叶、苹果、菊花,问这是什么季节呢?金秋是收获的季节,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她不仅带来了缤纷的色彩,成熟的果实,还带来了奇妙的声音,一位诗人在听到秋天奇妙的声音后,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孩子们,你们想听吗?(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1、多媒体出示课文有关图片,配乐情感范读。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学生评价、正音。三、品读想象,交流体会。1、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生:落叶、蟋蟀、大雁、秋风的声音。2、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学生互相交流感受。3、指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边听边想: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读后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
4、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秋景图片及句子: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我要回到温暖的家里去了。”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再见了朋友,你可要注意身体哦”一阵阵秋风斥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它欢快地唱着“人们又可以获得大丰收了。”。 [设计意图: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表演来促读。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能感悟的深刻]5、美读。过渡:(配乐,深情地)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师:谁有自信能读出秋天的美好。指名朗读,学生大胆展示。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秋的美好吧!全班配乐朗读四、说说,秋的声音1、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说)(哗啦哗啦,稻海翻起波浪;“嘿呦嘿呦”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滴答滴答”秋雨在练习弹琴……)2、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学生先在小组里练习再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感悟秋的声音]五、写写,秋的声音1、是啊,秋的声音令人遐想,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好吗?(1)出示石榴图片,出示句子:听听,秋的声音,石榴-----------。(2)出示苹果图片,出示句子:听听,秋的声音,苹果-----------。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让我们把自己写好的小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生们将会在练笔中,写出秋的韵味和风情。]3、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学生配乐感情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板书设计:
12听听,秋的声音{黄叶蟋蟀大雁田野教学反思:首先,我借助多媒体,从视觉渲染入手,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再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品味秋天的声音。让视觉与听觉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用这些美丽的画面和教师如诗一般的导言,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如诗如画的阅读环境。与学生共同走进声音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我用音乐的美渲染诗歌的美,充分让学生享受着诗歌和音乐谐和的美。美丽的景物是静止的,但学生心中激起的想象是动听且丰富的。我借助多媒体,播放秋天里各种声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在配乐范读中,我配上了轻音乐,清新的音乐正符合诗歌的朗读基调,带给学生欣欣向荣的秋天。音乐加深了对美好秋天的感受,学生的朗读自然也就入情入境了。最后,我引导学生当小诗人想象创作,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张开翅膀尽情驰骋。在这里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同一片火花去点燃另一片。课堂评价中缺乏魅力,比较单一。在学生出现好的回答时,我总是以“你读的真好”等简单的话带过,有时候还犯了重复学生回答的错误。当学生回答有误,出现冷场的时候,我没有很好的运用教学机智,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评价语言贫乏,这将是我下一阶段努力的目标。部分小节朗读教学过于“蜻蜓点水”,在讲到黄叶的道别时,体会黄叶离别时的心情后没有指导学生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此时是否可以教师泛读,也许那样学生再读时会情深意切些。而不是以“舍不得的时候读得会慢一点”一句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