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枣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杨凌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听听,秋的声音》。2、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3、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材重点,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出发,依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4、教学目标: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⑵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⑶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5、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6、教学难点是: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孩子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所以,让学生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在想像中创新,在朗读中悟情,在感悟中积累,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就成了这堂课的设计依据。学生初次接触现代诗,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都落在了朗读上,初读——再读——选读——演读——美读。配乐朗读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朗读欲望的产生,形成学习的动力。本班的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是比较强的,比较喜欢阅读,喜欢讲自己的所思、所得与大家交流、分享,所以,这节课他们应该会给我们一个惊喜。三、说教法(一)、情境创设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通过旋律优美的轻音乐配上表现秋天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和各种秋景的图片,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朗读感悟法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文文字优美,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三)、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力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四)、自主探究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让学生上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自由研读、小组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这种教法、学法。(五)、“直观教学”法 通过各种秋景的图片、录音、视频的配合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四、说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学生可采用“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说”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自己所感受的秋天。“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很好方式。在对诗歌的音节美的感受中,诗歌的内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体验。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初读——再读——选读——演读——美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写”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教学准备: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的录音带。2、音乐磁带:《秋天私语》3、各种秋景的图片。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秋天的情境1、旋律优美的轻音乐配上表现秋天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2、各种秋景的图片:学生看图说课前收集的与秋天相关的词、句、古诗或文章。3、范读课文的视频。(二)、听听,秋的声音1、播放录音2、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3、听到了哪些声音,你觉得这些声音动听吗?4、再次播放录音5、学生自由交流想象,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表达清楚。6、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7、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音乐与声响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带入秋声之中。](三)、读读,秋的声音1、初读,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具体写了什么声音?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2、再读。⑴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⑵分小组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⑶学生踊跃发言,汇报自学情况。[设计意图:教学略读课文时,应着重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3、选读。⑴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⑵把最喜欢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赏。⑶学生互相交流感受。4、演读⑴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⑵出示秋景图片及句子: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一阵阵秋风斥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它欢快地唱着“________”。⑶学生各抒己见,根据自己的想象的内容填空,然后表演。[设计意图: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表演来促读。]5、美读。⑴过渡:(配乐,深情地)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⑵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⑶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⑷指名朗读读出秋天的美好,学生大胆展示。⑸全班配乐朗读[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评;在读中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到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读中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四)、说说,秋的声音1、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2、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说。3、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
4、学生先在小组里练习再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应凌驾于教材之上,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这样进行练说不仅开阔学生思维,还进行了语言训练,真可谓一举两得。](五)、写写,秋的声音1、秋的声音令人遐想,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好吗?2、学生写诗,每人写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组合成一首3、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4、写好的小诗展示出来:小组代表把合作写的诗,在平台上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5、指名学生代表上台,教师引导学生评议。[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生们将会在练笔中,写出秋的韵味和风情。]6、总结: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7、学生配乐感情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板书12听听,秋的声音黄叶蟋蟀听听,秋的声音大雁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