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说教材(一)教材的内容(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不朽之作。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全文以火柴为线索,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燃火柴,五次产生美好的幻想,她渴望得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但现实是残酷的,她只有死亡才能得到解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想像、朗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美好的幻想。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说学生六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知识共同讨论问题;与底年级的学生相比具有教高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语言和凄惨的情调,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三教法分析情境教学法点拨引导法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形式,运用“假设”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欣赏美文,感受魅力。2、创设情境,初读感知。3、品读课文,感受悲惨。4、课外延伸,情满人间。
(一)欣赏美文,感受魅力。孩子们大多都读过《安徒生童话》,但那都是简单的情节记忆,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前对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在上课以前出示了下面一段话,让孩子们提前感受到安徒生童话的魅力。
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跨越年龄的经典,每一篇的来历,都是那么不同寻常。他的童话中有对假、恶、丑的揭露,但更多的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向往,从而给人以朝阳般的温暖和健康向上的力量。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走访世界的游记,每读一则童话,就有一束阳光射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与同情、善良和真诚、平等和正义的未来世界。
(二)创设情境,初读感知。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回忆过除夕的情景,调动学生快乐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图片,让学生感受除夕的快乐和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凄惨,通过这样鲜明的对比,激起学生迫切想了解这个小女孩的强烈欲望。接下来,我让学生静静地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动画,伴着哀伤的音乐,体会着画面中小女孩痛苦的神情,我相信整个班里都会回荡着悲伤的氛围。这种氛围的营造,为下面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三)品读课文,感受悲惨。1、静心悟读,体会悲惨。爱可以给人以温暖,爱可以给人以力量,请同学们敞开爱的心扉,用心去细细品读文章,在你眼里的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这里给孩子充分阅读的时间,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
2、情境朗读,激发同情。让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尤其是配着哀伤的音乐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文章最高潮的部分,通过齐读的方式让学生的情绪也达到最高潮!
3、品读句子,理解幸福。课文中有两句对于六年级学生较难理解的句子,(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由于这两句话比较难理解,所以,我把这两句的理解放到文章最后去处理,由于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学生此时才可以理解到: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只有死了才能得到解脱,她最终的“幸福”就意味着死亡。于是,本课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课外延伸,情满人间。其实生活中,也不乏有像小女孩一样遇到困难的人,但他们有着和小女孩一样的渴望和勇气。比如在汶川地震中受伤的孩子们,他们是不幸的,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他们同时又是幸运的。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最后,我让同学们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同学们的感情得到再一次的升华。
整堂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年级特点和认知规律,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评委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