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定会很好》三年级语文教案与反思《那一定会很好》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那一定会很好》三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那一定会很好》三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要求: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ppt。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六、课堂练习ppt出示练习题。七、板书《那一定会很好》三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缩、努”等8个生字。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最终成为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能根据文段结构,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粒种子的生命历程。4.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重点:能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程,并能根据文段结构,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生命历程。教学难点: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方法:创境激趣法,谈话法。学习方法:想象体验,交流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播放音乐《童话镇》。2.出示童话故事的图片,聊童话中的人物,最吸引人的情节,故事的结果。二、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2.结合我们刚聊到的童话故事,用”那一定会很好”练习说话。(1)灰姑娘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2)丑小鸭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3)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3.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也有自己的愿望,对愿望他一定满怀?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课题。三、学习阅读提示,明确学习内容。1.抽生读阅读提示。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师生合作读。2.学习字词。(1)出示图片学习“茎”字,茎的下半部分,在哪些字里见过。(2)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努”,出示“怒”让学生猜字。(3)说说自己分清“拆”和“折”的方法。(4)学习拟声词“吱呀”“吱吱嘎嘎”。(5)反义词和动作识记:推、拉3.通过填写这粒种子的变化过程,理解文章主要内容。4.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种子经历的变化。五、再读课文,体会感悟1.种子发生的这些变化,是因为它有美好的愿望,找找它的愿望,用波浪线划出来。2.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要求读出对美好愿望的期待之情。3.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练说种子产生愿望,愿望实现,再产生愿望的过程。
4.引导学习第一个愿望。(1)默读思考: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2)按“原因——愿望——做法——结果”引导学生复述课文。(3)体会愿望实现后种子的心情。5.扶学第二个愿望,引导学生复述。6.自学后两个愿望,练习复述。7.一粒种子慢慢长大,不断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又慢慢变老,多像人的一生啊,你认为童话中哪些想象特别奇妙?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段历程?8.同样的童话,不同的孩子读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太有意思了,但我们都觉得能心想事成是多么美好啊!六、拓展延伸1.看看这些图片,这些小动物、植物能心想事成吗?它会经历一段怎样的历程呢?选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来讲一讲。2.木地板又想变成一棵树,它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呢?那又会是怎样美好的历程呢?板书设计:《那一定会很好》三年级语文教案3教材说明:部编版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9课设计理念:
1.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童话的丰富想象,积极心态带来的快乐,更要指导学生练习抓主要信息,了解故事情节,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概括表达能力,感受童话语言的趣味性。2.对比、拓展阅读,多角度认知事物:通过和相似内容文本的对比阅读,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和思考生命的话题。生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文中的新词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对于童话类作品兴趣浓厚,具有一定的捕捉信息的能力,能够进行情节的划分,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情,并进行较为准确的描述。能够进行角色体验式朗读,结合故事人物的心理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但在情节的概括能力方面还需要方法指导和实践训练,在对比阅读方面,如何去辨析故事的异同还需要进行思考角度和语言表达的指导提升。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抓住关键信息用简单的话语复述主人公经历。2.能够结合童话中人物的具体表现,了解一棵树的生命历程,感受人物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形象。3.通过语言表达训练,传达乐观情绪,激活想象力。
拓展:通过对比阅读,交流讨论,从内容、情感等方面对比文本的异同,丰富对童话的内容阅读和生命认知。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能够进行简单概括,读好人物心理活动,感受童话的奇妙想象。教学难点:对比阅读不同的文本,尝试多角度讨论异同。教法:入境诵读法、要素连缀法。学法:对比思考法、想象体验法。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自读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选择一个,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小结,从童话故事的奇妙想象和引人深思入手。)二、读好课题,为阅读奠定基调:今天我们要读的童话故事叫作《那一定会很好》。(板书课题)谁来为大家读读?(引导读出信心、乐观之感)到底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三、默读课文,抓线索了解经历。
1.自读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写了谁的故事,要是觉得哪个词特别新鲜、有趣可以用横线画下来。2.同桌交流:同桌两个人交换课本,读读对方画的词语,和你画的一样吗?如果觉得那个词语好,你也可以在自己的书上补充一下。3.全班检测:老师也找了一些词语,看看和你的一样吗?(课件出示:包裹缩成一团根茎叶锯子斧子手推车吱吱嘎嘎拆)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正音。)这么多词,你能记住哪几个?(学生发言,指导归类识记,建立与课文的联系。)4.读了课文,知道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吗?(一粒种子)试着再说清楚一点,一粒种子的什么?(引导发现“变化”)那请你赶快找一找,这粒种子先后变成了什么?能不能圈出来具体的事物。(学生捕捉信息:种子--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贴词卡。)看着这些词,你能说说这粒种子最后到阳台上经历了什么过程吗?(引导学生用上顺序词,表述整个过程。)
这是最简单的说法,但是会有人听不懂。你觉得哪里没说清楚?(引导发现要说清楚为什么变化和怎样变化。)出示第一部分:种子为什么会变成树?又是怎样变的?你觉得要说清楚,还需要加入哪些词语?试着找一找,用词越少越好,但是要准确。(引导学生发现:站起来,呼吸空气,努力生长。分为想法和做法。)你试着用上这些词再来说说,种子是怎么变成树的。(引导学生借助表示想法和做法的词进行语言表达。)这样说,就算没有读过这个故事的人也能听明白。你还想试试吗?(课件出示第二个情节)请你拿出铅笔,再去读读书上第二部分的内容,画出你认为能够表示原因和过程的词语,然后连起来说一说。(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评议是否说清楚了。)剩下的两个变化同桌两人每人读一部分,自己勾画关键词,然后讲给同桌听。(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的经历。)四、读好重要语句,感受人物心理:1.这个故事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每次的变化都不一样。可是在故事里,也有一样的地方,谁发现了?
(引导学生发现种子每次都想法都是“那一定会很好”。)2.出示文本中的四句话,指导朗读:“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引导学生结合提示语和上下文读好心理活动。)五、欣赏趣味情节,感受童话想象: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那一处你觉得最有趣?(学生个性化阅读分享,感受童话奇妙的想象,关注结尾。)六、读童话故事,猜其人:1.读了这片童话故事,你觉得写这个故事的人是什么性格?(结合“那一定会很好”了解的积极向上,开朗乐观。)2.其实这位平时也很喜欢说这句话,请看:(出示填空练习:今天趴在书桌前写好几个小时,___________,那一定很好。公园里的景色这么美,___________,那一定很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一定很好。
3.有位同学看了这篇课文,也开始展开想象的翅膀了。早上起来,我听见书上有两只小鸟在叫,要是___________,那一定很好。于是___________。后来……七、小结阅读内容,推荐《去年的树》:1.读了今天的故事,我想大家都记住了那句话——那一定会很好。(结合板书小结:做什么都很好)2.同样是写树的童话故事,另一位作家又有不一样的想象。大家可以读读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去年的树》,看看他要告诉我们什么。附:板书设计那一定会很好种子→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做什么都很好)《那一定会很好》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今天我执教了《9_那一定会很好》这篇童话故事,文章内容有趣,含义深刻,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特点及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以生为本,落实目标,提升素养。鉴于此,我的课堂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抓住主线,凸显主题
《9_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这也就成了文章中的主线,教学时我抓住这一主线展开,引导学生默读找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四句话,并弄明白了这四句话分别是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的想法,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感受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与舒服。二、引导质疑,促进提升常言说: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学习时引导学生质疑非常重要。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先将课题读两遍,说出初次读课题的想法,此时孩子们的想法是好奇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什么一定会很好?“那”指的是什么?等问题油然而生。学生们会带着好奇走进课文。当读了几遍课文后,又引导学生质疑,此时就不单单停留在对课题的质疑,而是深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之中,步步深入,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孩子们在质疑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三、读演结合,激发兴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次变化历程读一读,演一演,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孩子们兴趣高涨,小组长分工安排,组员们默契配合,声情并茂地朗读与栩栩如生地表演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在读与演中展开想象,亲身体验,感受种子的坚持不懈,大树、椅子、木地板的无私奉献,在评价之中又一次将文本的理解深化。
四、展开想象,获得启示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学时我也紧抓这一点,在学生读文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启示。如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在泥土中的难受及生长时的努力,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想象手推车装着东西跑来跑去的快乐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却还给人们提供方便,感受它们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心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读童话中受到启示,这也就达到了童话教学的目标。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也感到了课堂中的不足:1.学生在评价种子的表演时很精彩,不但从动作中体现心理,还从神态上进行了评价,如果此时再让另外一个学生演种子,其余学生朗读,相信种子那种为了实现愿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学生对读演结合的学习方法也会掌握的更熟练。2.因为本节课容量太多,因此对含有“那一定会很好”四句话的朗读上欠缺,致使孩子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大树、手推车、椅子的心情。
3.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分工明确,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是一大进步,可在汇报之后,一节课结束时,不能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小结,使孩子们小组学习仍处于盲目状态,如果在课末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小组长对各组学习进行一个小结,对各位组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适当引导,相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会得益于法,今后会运用此法,使小组学习落在实处,并走向成熟。《那一定会很好》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生动童话故事,因为是自读课文,这篇课文我准备一个课时就完成,重点在让学生去感受课文,品读课文。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充分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得到情感体验。教学中也存在着些许不足,有待不断完善。1.学生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内函,但总结能力不行,本节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但是老师也直接参与指导方法,一步步引着走,属于半放半扶。随着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以后略读课我会尝试更大程度地放手,由各学习小组组长和学生一起学习。2.自读中给学生要求还应更明确,帮助学生养成会读书好习惯。3.要给学生足够空间去质疑,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与思维空间,让其成为略读课文学习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