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不断地追求,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理想、拼搏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有追求、敢拼搏、乐于奉献的人。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对童话非常喜欢,但此时的他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理解一些词句的深层涵义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设计理念:17/17
文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设计本堂课时,我想要充分相信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语,在读中思考。同时努力挖掘语言训练点,把人文性语工具性很好的结合起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树”在经历了成长过程中,对于“很好”意义的理解,所发生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教学难点:17/17
文档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现在在陈老师的心中,如果你们坐姿端正,听讲很认真,那一定会很好!你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幸福地和陈老师度过这一节课,那一定会很好。那在你的心中怎样才一定会很好的呢?那种一粒种子的心中,怎样才一定会很好的呢?今天外面就跟着作者流火一起走进第九课——那一定会很好,看看这粒种子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设计意图:从自身谈起,从生活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自学课文,出示学习要求: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说说你要提醒同学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17/17
文档【设计意图:力争突破难点,在翘舌音、后鼻音以及鼻音方面进行强调。】(3)记形。分组出示:引导学生发现:上面的一排是形声字。【设计意图:在巩固中引导学生发现,在发现中让学生巩固。】(4)摘花朵的游戏巩固生字。【设计意图:在游戏中中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5)读词语。(6)【设计意图:字不离词,在词语中巩固。】3.有谁找出了“那一定会更好”的句子,请你来读一读。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17/17
文档【设计意图:抓住“那一定会很好”作为切入点。】这粒种子一共说了四次:那一定会更好。这四个“那”分别指的是什么呢?根据回答板书:站起来、会跑的树、坐着休息、躺下来。你们刚刚是用的什么方法理解“那”的呢?总结方法: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设计意图:根据“鱼”得到“渔”。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这粒种子想站起来,想成为一棵会跑的树,想坐下休息,想躺下,这都是他的追求,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设计意图:根据前面,感受到这是一棵有追求、有理想的树。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了。】17/17
文档4.他一个有四个愿望,他实现了吗?请快速的找一找,他都变成了一些什么?看看这粒种子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根据回答板书:树、手推车、椅子、地板。你能看着黑板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设计意图:通过这么一梳理,课文的主线就出来了,降低了学生说课文内容的难度。】三、研读课文,感受成长。这粒种子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些想法的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感受他的成长历程。(一)第一次愿望1.指名读1至三自然段。2.说说种子为什么会有站起来的想法?你能在课文里找出来吗?(1)指名读相关的句子。(2)说说你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受到难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17/17
文档“不得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必须这样。那我们就可以用这两个词来代替“不得不”。把这两次放进去读一读。“不得不”用了两个否定词,我们就叫他双重否定句表示的就是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就可以换成肯定句。练习:【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双重否定句,逐一推进,然后反复训练,加深印象。】是呀!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是多么的难受啊!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两句话。(3)正因为它觉得太难受了,所以它想——指导朗读:它的想法迫切吗?你从那个词看出来。那请你迫切地读一读。17/17
文档这也是一个双重否定句。由此可见,他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3.它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1)指名读。(2)想象一下,它在努力生长地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什么呢?它又是怎样克服的呢?(提示:它的头顶可能有石头、可能会遇到虫子,可能会遇到干旱。)【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的表达能力,又为后面感受它是一粒什么样的种子做好了铺垫。】你看到了一粒什么样的种子?(努力拼搏)引读:终于它长出了——钻出了——站在了——(二)第二次愿望17/17
文档那么种子长成大树后,为什么又想成为一棵可以走动的树呢?它又是怎样努力的呢?请同学们自学4—7自然段。找到答案后和同桌交流交流。1.学生自学。2.检查自学。(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它看见人和动物在走来走去,跑来跑去。是呀!多自由呀!也许,它还看见小鸟在——,白云在——。所以它想成为一棵会跑的树。【设计意图:仿说—来—去的句式,感受大家的自由。】过渡:那它是怎么努力的呢?(2)怎么努力的?指名读,并根据回答出示:想象说话:这棵树的树叶想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它似乎在说什么?17/17
文档【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说话,提高能力,同时也感受树为了自己的理想,敢于拼搏。】(三)第三次和第四次愿望。树变成了手推车,可以跑过来跑过去,它觉得真舒服。那为什么它后来又有这两个愿望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8到13自然段。找到原因,和同桌交流交流。1.学生自学。2.交流。(1)为什么它想坐着休息一会儿?(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老了?根据回答出示:骨头吱吱嘎嘎地响。“吱吱嘎嘎”是形容骨头响声的词,像这种模拟声音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这样的词吗?17/17
文档【设计意图:学语文就是为了用语文。语言需要运用,语言需要积累。】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它老了?根据回答出示:“费力”的意思是什么?你能给它换一个词吗?【设计意图:作为语文课,应该时时不忘它的工具性。要注意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能力。】引读:难怪它说——(3)那后来为什么它又想躺下呢?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是呀!此时的它很辛苦,很劳累,一定腰酸——难怪它想——(4)后来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农夫的儿子把它——他成了美丽的地板。为什么说这地板是美丽的?难道仅仅是说地板的美丽吗?17/17
文档当它是大树的时候给人们遮阴,成了手推车,就给人们送货;成了椅子,供人坐;成了地板,任人踩。学到这里,你认为它的美丽还在于它的心灵,它乐于奉献。【设计意图:通过抓住“美丽”,感受大树的无私奉献,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四、总结提升。1.我会写。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被这棵有追求、有理想、敢拼搏、乐于奉献的大树所感动了,你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和大树说,那就拿起你的笔,把你的钦佩倾诉于笔端吧!【设计意图:情到浓处,话自然就来了。这既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更好。”又是对文本领悟的升华,更是一种写话能力的培养。】17/17
文档2.拓展阅读。其实,何止大树这样无私奉献,还有很多人和物都是这样无私奉献的,你都想到了什么动物或者人呢?【【设计意图: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既升华了情感,又拓宽了视野。】3.反复引读课题:孩子们,如果你们能像这粒种子一样,有追求,——那一定会很好!像这粒种子一样敢拼搏——那一定会很好!像这粒种子一样乐于奉献——那一定会很好!【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引读课题,升华感情。】17/17
文档【设计意图:板书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课文的脉络,通过这一块板书,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囊括其中;另一块图文并茂,揭示文章的主旨。】教学反思:《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内容浅显易懂。我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挖掘教材,努力使简单课文在我的课堂里丰满起来。一、我运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生字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发现容易读错的字,突破了生字的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在记字的环节,我让生字分组出示,让学生发现每组生字的特点,既培养学生观察力,也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巩固生字。17/17
文档有追求敢拼搏无私奉站起大树会跑手推车坐下椅子躺下地板二、我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这堂课中,学生读的方式有很多:自由读、默读、快速读、指名读、齐读、分男女读。引导他们读中思考、读中交流、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悟情,读中表达。特别是后面利用板书,反复引读课题,在读中升华,效果相当好,使课堂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我抓住典型句例,扎实训练语言文字。我一直以为学语文就是为了用语文,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就必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本堂课中,我抓住一个双重否定句来进行训练,举一反三,非常有实效。四、我抓住关键字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17/17
文档我抓住“那一定会很好”中间的“那”字,引导学生思考“那”分别指的是什么?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我还抓住拟声词,引导学生说说其他拟声词,让学生明白: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五、我及时总结概括,教给学生感悟的能力。在让学生感悟到种子有那么多的理想使,及时让学生谈感悟:你感受到了这是一粒什么样的种子?在引导学生想象种子遇到什么困难时,再一次引导学生谈感悟:你又看到了一粒什么样的种子?抓住“美丽”,引导学生思考:美丽的仅仅指它的外表吗?那它的美丽还体现在哪里?引导学生深层去感悟它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六、我抓住节点,进行有效拓展。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大语文观,要立足于课内,延伸至课外。在本堂课中我拓展的地方比较多:1.想象一下,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遇到怎样的困难?它又是怎样克服的?2.树叶哗哗哗地拂动,似乎在说什么?3.在感受到大树的无私奉献的时候,我让学生抒发对大树的赞美之情,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写话能力得以提高。4.课的结尾处,我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像大树一样无私奉献的人和物吗?然后引出古诗《蜂》,让学生读。17/17
文档七、我合理利用板书,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板书是教学中文章思路、教师思路、学生思路三者凝结而成的艺术结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本堂课的板书中,把包括了主板书和副板书两部分。既有文章内容的提炼,又有文章主旨的提炼,还有学习方法的提示。我觉得是非常全面的。但是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篇课文中,种子的理想在不停地改变,但它不是一个朝三暮四的人。要引导学生明白,理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