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语,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二、教学重点: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三、教学难点: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准备“青头”“红头”的头饰。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作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谜语,指名朗读并猜出谜底。头插野鸡毛,身穿滚龙袍,一旦遇敌人,作战呱呱叫。(谜底:蟋蟀)2.课件出示蟋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自己对蟋蟀的了解。3.导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两只蟋蟀的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
通过猜谜语、看图等方式,引领学生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主人公,从而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故事的学习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到底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是怎样旅行的?这次旅行有意思吗?它都去了哪里?2.引读: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找一找答案。(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请教同伴。(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自然段,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3)与小组同伴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4)自己轻声或者不出声地读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读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承担着读准课文、读通课文和初步感知课文的任务,是重点研读课文乃至学习全文的基础。三、借助游戏,集中识字1.课件出示蟋蟀图片,瞧,小蟋蟀为我们带来了好多句子,你能大声、流畅地读一读吗?(1)咱们玩捉迷藏吧!(2)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3)红头悲哀地说。(4)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2.(课件出示“红头”的卡通形象)瞧,“红头”为我们带来了很多词语,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出这些词语吗?咱们、偷偷地、答应、一骨碌、牙齿、吞到肚子里、四个胃、悲哀、细嚼慢咽、眼泪、笑眯眯。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3)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果能连续运用几个词语说一段完整的话就更棒了。3.(课件出示“青头”的卡通形象)哈哈,“青头”也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本课的生字,快来念一念吧!咱、偷、答、应、骨、齿、嚼、吞、胃、悲、咽、泪、眯。(1)学生自由认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向同学或老师请教。(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可引导学生整体识记生字,“齿、嚼、吞、胃、咽”这几个生字的部首都和吃东西有关。(4)汇报交流,重点记住:“答”“应”“骨”是多音字。“答”在“答应”等词语中读dā,在“回答、应答”等词语中读dá;“应”在“应该、应当”等词语中读yīnɡ,在“回应”等词语中读yìnɡ;“骨”在“骨头、骨折”等词语中读ɡǔ,在“一骨碌”等词语中读ɡū。(5)能根据字义区分读音。“眯”可以通过做动作来体会,明白是“眼皮微微合拢”的意思,通过区分偏旁的方法与“咪”区分开;“咽”和“嚼”与吃东西相关,所以是口字旁。4.将学生分成“青头组”和“红头组”,利用字卡展开比赛,看哪组识字最准确。设计意图:借助课文中的主人公形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借助句子识词,借助词语识字,通过反复再现生字,帮助学生准确识字。四、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2.默读全文,思考:全文主要讲了“青头”和“红头”的什么故事?
交流明确: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全文,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为下节课的课文复述做好准备。五、观察指导,练写生字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提出书写难点,集体交流解决方法。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旅”“管”“等”“命”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旅”的左边“方”先写横折钩再写撇;右下部分最后一笔捺是主笔,要舒展。“管”的“官”下部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折、横。“等”的“土”最后一横最长。“命”的人字头要写得舒展,单耳旁的竖要紧靠竖中线。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设计意图:书写指导要尊重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抓住难点之处详尽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设计意图:借助亲子阅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营造主动阅读的良好氛围。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1.快速浏览课文,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2.交流: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啊!红头是怎样逃脱的?3.导入:这可真是一次惊险的旅行,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其中的惊险,也许,我们会从两只小蟋蟀的身上获得更多的启示!设计意图:回顾全文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二、精读课文,体会交流
1.教师指名按自然段朗读第1~7自然段,学生思考:红头是怎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的?(红头是在玩捉迷藏时不幸被卷到牛嘴里的。)(板书:捉迷藏→入牛口)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第8~19自然段。(1)学生分角色朗读第8~19自然段,读出红头和青头的情绪变化。(2)用横线画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再大声地读一读。(3)学生汇报找到的语句,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呈现这些句子,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①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通过画线词语可以体会到青头对红头的关爱,这些词语要读得稍微快一些。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情况很危急,青头很担心红头。)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表现出当时情况的危急,读出青头对红头的担心。②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青头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沉着、安慰)带着沉着、安慰的心情读一读青头的话。要注意语速适中,吐字清楚,声音大。③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青头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嘱咐、鼓励)想一想这个时候的画面,联系当时的情景用笃定的语气,读出青头的话。(4)结合画出的语句,填空练习表达。引导学生对比图文理解青头急朋友所急、遇事冷静的特点。当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时,青头__________;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__________;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__________;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__________。(5)讨论交流:从青头的所作所为中,你感受到什么?(友情的珍贵)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戴头饰表演第8~19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表演提示:(1)抓住重点词“拼命、急忙、大吃一惊、蹦、摔、爬、喊”表现事情的紧急、惊险。(2)抓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演出红头的害怕、无助、惊恐,演出青头的担心、机智、冷静。4.指名读第20、21自然段,然后交流。这两个自然段写了红头脱离危险。(板书:喷出来)(1)讨论:红头为什么会得救?(牛反刍)(2)什么是“反刍”呢?让我们来看看相关链接吧!(出示“反刍”的知识,读给学生听。)课件出示:“食物进了牛肚子里,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红头在牛肚子里的位置变化,也就是它的旅行路线。(板书:牛口→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口)(3)交流:红头为什么得救了还流泪?你能猜出红头此时的想法吗?(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设计意图: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情谊,加深对“好朋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总结想象,拓展延伸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你想对青头说些什么?2.参考板书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3.布置作业:(1)借助路线图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2)读一读《小豆子的旅行》这篇文章,找一找,小豆子在人体中经历了哪些地方?设计意图:由课内向课外实践延伸,在感知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情节生动的、可读性强的童话故事。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红头不幸误入牛肚子里,青头作为它的好朋友,给了红头精神上的鼓励。最后,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又见到了光明。文章渗透了科学知识,将一个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仔细品读相关语句,想象自己就是红头,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然后借助填空题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险,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为学生搭建倾诉的平台,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红头的危险遭遇,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