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5

ID:853501

大小:42.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陈情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文本目标:①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②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文体目标:①领会作者以情动人,寓理于情,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最终实现乞终养的目的的说服方法。②掌握“表”这一特殊体裁的含义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李密祖孙间体现出人性之美,以及李密尊崇孝道的高尚品德。三、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方法教法学法启动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直观演示法速读法展开提问法、归纳总结法、情景教学法查读法、勾画法、讨论法、赏析法、仿写法结束归纳法、精练法评论赏析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2.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阅读情境一、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古代,忠的思想也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当处于忠孝两难的时候,是尽忠还是尽孝?(学生发表见解)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来看看晋代的李密,是如何处理的。今天,我们来读他的《陈情表》。(板书)解题:7用心爱心专心 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刘禅陈情的奏章。“陈”是陈述的意思,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二、阅读情境优化:  1、听录音,学会正确的读,做到读音正确,断句清楚,有意有味。2、学生听,用笔标记。三、走进课文情境:1、我们先来看看李密所面对的“孝”与“忠”是如何形成矛盾的。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第一段。思考:(1)向谁尽孝?[板书:孝](祖母)为什么是祖母?明确:“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2)揣摩“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中作者的情感。①“孩”指的是谁?(李密)我们纵观全文,李密一直用的是臣,这里用“孩”有什么作用呢?试比较“生孩六月”与“生臣六月”。明确:一个“孩”让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六个月大的婴儿呀呀学语、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失去了父亲的悲惨景象。②父亲在李密六个月时就已经去世,李密根本无从感知父亲是严厉还是慈爱,那么“慈父见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试比较“慈父见背”与“严父见背”或“家父见背”明确:表现了逝去父亲渴慕之情。这也是他的“孝”。(3)人生三大不幸“少时丧父,中年丧妻,老来丧子”,李密就遭受了“少时丧父”的不幸,非常可怜。可是如果还有慈爱的母亲一道过孤儿寡母的日子,那还只是比较艰苦而已。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舅夺母志”实际指的就是母亲改嫁,那么李密为什么把母亲改嫁说成“舅夺母志”?明确:这里是委婉的说法,也体现了李密体谅的“孝”。母亲改嫁之后,年仅四岁的李密成为了缺人问津、少人关怀的孤儿。祖母“悯”其“孤弱”,收养了李密。你如何理解祖母对成了孤儿的孙子的这个“悯”?明确:作为祖母,对李密,本来就有着长辈对晚辈的喜爱,见到孙子丧父失母,孤苦无依,自然心痛非常,涌出怜惜之情。这爱中有怜,怜中有痛。那么隔代抚养不容易,为什么?明确:①李密幼时身体非常差:“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九岁都不会走路,祖母在哺养时自然要比一般的孩子更费心血。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孤独凄苦,无依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这种孤立无靠的苦楚在文中还有一句表现的更为深刻,找出来,加以体会。明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指“孤单的样子”,作者又用了一个“孑”字来表现孤单,“形影相吊”则通过细节――身子和影子似乎为两者,其实为一者――突出这种孤单,强作欢颜的痛楚自然而现,语气更显悲怆凄厉。李密又是如何的“零丁孤苦”的呢?试结合文章分析。A、首先他是丧父失母的孤儿。(从纵向来看,上无父无母,下晚有儿息。)B、(从横向来看)一房之内:“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鲜”在这里是“无”的意思。)这就使得祖母既要照顾李密的衣食,关心他的成长,还要肩负起教育的重责。C、一族之内:“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按亲疏关系从“期”到“功”,再到“7用心爱心专心 强近之亲”,终于什么亲戚都没有,也就得不到亲戚的扶持关心。D、一屋之内:“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经济贫困,连十一、二岁的童子也雇不起,祖母和孙子相互依靠。(4)对于那段不幸的岁月,李密起笔就用了“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作为概括。我们可以这样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那事实要不要李密去尽孝呢?明确:要。“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祖母此刻缠绵病榻,如果没有李密的照顾,生活已经无法自理的老祖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那李密有没有对祖母尽孝呢?明确:“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这是一幕人间真情,这是一番至情至性、至惨至悲的话语,只要是有血性的人都会感动,当然皇帝也不例外。2、(1)李密作为人才不仅为乡人所称颂,也为当朝所看重。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分析。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孝廉”与“秀才”是朝廷为了安抚百姓而设置的科目,并不是官职。“举孝廉”“举秀才”是朝廷看中了李密的孝义可嘉,可作百姓表率。②“拜臣郎中”“除臣洗马”“郎中”“洗马”都是官职,“拜郎中”“除洗马”是朝廷看中了李密的才能出众,文才斐然。人生当“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国尽忠。“边城多警急”时,呼唤英雄“厉马登高堤”;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际,也要李密尽忠,所以,他先后举孝廉、举秀才、拜郎中、除洗马。那李密有没有去尽忠呢?明确:没有。“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辞不就职,并“具以表闻”对此,朝廷是什么反应?这些反应可以体会出朝廷怎样的心情?明确:“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比星火还要着急,可见朝廷的急切,甚至有些恼羞成怒。(2)结合文章背景思考,朝廷为什么那么急切的要李密去做官呢?学生讨论后明确:李密原做过蜀汉后主刘禅时的官,蜀灭之后,亡国之臣的李密便回家供养祖母。晋武帝重用李密有两个目的:①显示其宽厚胸怀,能重用前朝旧臣,从而笼络人才;②李密至孝,这正符合晋为巩固统治而提倡的“孝治天下”,征用李密,以示推行孝道,收服民心。那么,李密不去做官,朝廷担心什么?明确:担心李密心念前朝,不愿事二君。那就是对晋武帝、晋统治者的蔑视。(3)从文中来看,李密觉得当朝政治如何呢?明确:清明。从“沐浴清化”可以看出。[板书]沐浴清化既“沐浴清化”又受到朝廷的一再提拔“过蒙拔擢”,李密想不想去做官尽忠?[板书]过蒙拔擢明确:想,“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而且非常急切。可以从“欲奉诏奔驰”可以看出。既想尽忠,但“刘病日笃”(“日”准确的写出了苦情日深而且为时不久。)又想尽孝,却“告诉不许”。李密进退“实为狼狈”。“孝”与“忠”的矛盾被揭示出来了。[板书]揭示矛盾(4)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此段。你觉得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7用心爱心专心 提示:“逮奉圣朝”至“辞不就职”要读出李密的感恩戴德,“诏书切峻”至“急于星火”要读出朝廷的雷厉风行,最后则要读出李密的进退维艰。矛盾揭示出来后,尽忠还是尽孝呢?李密并没有立即表示自己的观点。而是对矛盾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后,一切就不言而喻了。[板书]分析矛盾第二课时一、深情朗读读课文第一、二段,让学生体验作者的心情二、继续感受作者真情1、情境创造上节课我们随着李密共同回忆了那段苦难的岁月,也为分享了李密得到朝廷重用的喜悦,同时感受到了李密面对着“忠孝难两全”的矛盾心情,那么接下来李密是如何分析“孝”与“忠”,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2、走近真情(1)自由朗读第三段,并思考: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的。注意分层应抓住特征性的词语。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一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特为尤甚。”作者在这里热切称颂朝廷的“孝治天下”决策英明,措施得当。那“孝治天下”与作者的孤苦的遭遇有什么关系?此处李密究竟想说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孤苦的遭遇,所以更应该对祖母“尽孝”,朝廷既然“孝治天下”,我的“尽孝”与之不是正相合么?从这个概念上讲,我“尽孝”就是“尽忠”。[板书]孝治第二层:“且臣少仕伪朝……有所希冀。”思考:李密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①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段话,现在就提出来不做官尽忠,而去尽孝,晋武帝怎么样用一句话就把李密问得哑口无言?学生讨论后,明确:晋武帝会这样问:既然你要尽孝,为什么蜀汉时会出来做官?所以李密知道自己的这段历史是不可以回避的,坦承历史,说明当时为什么会出来做官,“本图宦达”。从而打消晋武帝的疑虑。“少”“仕”“历”职说明了仕宦之久,供职之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图宦达”,既然“图宦达”也就说不上“矜名节”了。面对朝廷的“过蒙拔擢”自然不敢再有所希翼。②如何来说这段历史呢?李密费尽心思,既要让晋武帝相信自己是“不矜名节”之人,又不能被误会为没有官品;既要说明自己做官尽忠职守,又不能被晋武帝误解为心念前朝。所以“且臣少仕伪朝……有所希冀”这段话语气前后数变,作者的智慧、机警尽显其中。试分析。学生讨论后,明确:“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是在坦承做官经历,说明自己为官兢兢业业;“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言辞真诚,似乎向皇帝掏出内心深处的秘密;“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卑恭之下把自己贬得不值一提;因为前面的自贬,便凸现出说“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时的激动,对当朝的颂扬;“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因为害怕朝廷误解自己“辞不就职”是有所奢望,所以李密在诚惶诚恐的解释。7用心爱心专心 [板书]不矜名节第三层:“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①文章第一、二、三段都有写祖母疾病的句子,找出来。明确:第一段“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刘病日笃”第三段“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②第三段的描写与第一、二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明确:更形象,更具体的写出了祖母刘病重垂危的状况。理解这四个四字词语,就是:寿命将终――气息微弱――活不长了――随时会死。连用四字词语,似乎眼前就浮现了刘氏在床上苟延残喘的样子。③祖母大限将至,作为被她一手带大的孙子尽孝,只是完足那情理之中的义务,享受最后一刻与祖母相聚的幸福而已。哀苦之下,作者表示了自己与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板书]垂危(2)以情动人只是“陈情”的第一步,还要以理服人,实现情理交融。第三段是如何做到的呢?明确:第一层讲“孝治”,第二层讲“不矜名节”都是“理”,第三层讲“垂危”是“情”,情理交融,已经将可以将晋武帝打动了。(3)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此段。你觉得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提示:第一层要读出诚恳,第二层要读出卑惶、感动之情,第三层要读出哀苦。(4)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到“区区不能废远”,李密打算如何做已经很明显了,为什么李密还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第四段都写了什么。3、深入品味(1)祖母垂危,“不能废远”固然是情之所需,但是皇恩浩荡,尽忠报效也是理所当然呀,总不能因“孝”而废“忠”啊。李密如何解决难题?[板书]解决矛盾明确:“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报养刘之日短也。”[板书]报养日短、尽节日长。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列出其与其祖母的年龄有什么目的?明确:说明李密年壮可为,而祖母则时日无多,数字的强烈对比之下,再提出“报养日短,尽节日长”就顺理成章了。②“日短”与“日长”的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明确:揭示了矛盾的存在只会维持很短的时间,朝廷并不会有多大损失。③在这种情况下,李密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请求。因为“报养日短”所以“先尽孝”,因为“尽节日长”所以“后尽忠”。如此不就可以忠孝两全?[板书]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2)在提出“愿乞终养”之前,李密还用了“乌鸟私情”作比兴,有什么作用?明确: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进一步打动皇帝。(3)在提出请求之后,李密害怕晋武帝还不相信他的孤苦“特为尤甚”,于是作出印证:“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为什么这一番印证,皇帝就会相信?学生讨论后明确:①“所见”“明知”“共鉴”有力的是显示了作者的辛苦、孝心可昭日月,确凿无疑。②既有蜀之人士“所见”、二州牧伯“明知”、皇天后土“共鉴”,皇帝也一定可以体会。7用心爱心专心 ③即使不从李密的处境考虑,成全了李密,不正是他推行“孝治”的范例么。(4)作者感觉意犹未遂,言犹未尽,情犹未达,理犹未顺,于是再一次的哀求。“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①从“愚诚”“微志”“侥幸”“保卒”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明确:说明自己知道“尽孝”的想法确实无法和朝廷的宏图大业相比,谦恭,虔诚,已经几乎到了含泪哀求的地步了。②“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样的誓言用什么作用?明确: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晋武帝极其忠诚、无比尊崇。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书上注解“这是臣子谦卑的话”,你认为这里只是谦卑吗?明确:这正是一个新朝君主希望听到的降臣的朴实、真切而扣人心弦、令人怜悯的话啊。而从李密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首先得效忠于朝廷,做一个奴才,然后才能做一个孝子,才能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在这种背景下,李密当然会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一语不当,很可能不仅“尽孝”不成,反而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犬马怖惧”也是李密的真实状况。(5)第四段也是从理和情两个角度来“陈情”,试加以分析。明确:理――尽节日长,尽孝日短情――乌鸟私情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黄天后土实所共鉴情――生当陨首,死当结草4、文章第三、四段都是从理与情的角度来“陈情”,体会一下语气有什么不同,也就是为什么在第三段从情、理分析之后,作者仍需在第四段的进一步分析。学生讨论后,明确:(1)第三段,在面对尽忠与尽孝的矛盾时,李密通过分析矛盾间接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段话我们来体会一下言外之意。第一层:以故老作引,言下之意:更何况我这么孤苦的,更应该尽孝。第二层:我并不是自矜名节、心念旧朝,请皇帝相信我一片赤诚。第三层:“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虽是实情,却不给皇帝任何思考的空间。(2)李密也感觉到这段话虽是“陈情”所需,语气却过硬,于是在第四段中,语气则极其委婉,极尽曲让,犬马怖惧之情溢于言表,就是要让皇帝彻底心动,心甘情愿甚至兴高采烈让李密“尽孝”。第一层:话退一步说,就算我尽孝不能尽忠,又能用多长时间,我的可怜的祖母还能活过多少时日。第二层:“乌鸟私情”既是比喻,也是比拟。动物也会有这样的本性啊,更何况人啊,更何况是受了祖母大恩的我啊。第三层:“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我李密一片孝心。指天为誓,心迹可表。而且,你皇帝即便不从我的处境考虑,成全了我的短暂的要求,换来的是万民的心服啊。第四层:更是含泪哀求,只要成全“微志”,“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比“尽节于陛下”深刻深沉了许多。四、情境升华1、你认为晋武帝会不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为什么?7用心爱心专心 让学生充分讨论,明确:会。①为李密的真情所打动。②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说服。③可以借机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2、如果你处于这种矛盾之中,你觉得应该如何做呢?3、假设你是晋武帝,再读《陈情表》,请加以评点,你认为哪些语句更加动人?  附板书: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孝 垂危   尽孝日短   先尽孝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愿乞终养沐浴清化           忠 孝治   尽忠日长   后尽忠过蒙拔擢       不矜名节7用心爱心专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