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陈情表名师导航内容感知本文作者为三国时蜀国尚书郎李密。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为了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此二文皆以情愫殷切动人名闻于世,但《出师表》重在叙君臣之义,而《陈情表》则专叙孝悌之情。君臣之义、孝悌之情,可算是一个较为永恒的文学主题,此为二文能感人至深的原因。基础梳理一、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险衅(xìn)行年四岁(xíng)祚薄(zuòbó)应门之僮(yìng)猥以微贱(wěi)床蓐(rù)陨首(yǔn)责臣逋慢(bū)日笃(dǔ)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2.通假字(1)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2)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二、重要词语1.一词多义2.词类活用(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2)但以刘日薄西山(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外,在内)(4)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旧朝老臣)(5)谨拜表以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6)历职郎署(名词作动词,任职)3.文言虚词(1)以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连词,因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凭借)臣具以表闻(介词,用,在)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2)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于)4.古今异义词5.相关成语零丁孤苦:孤单生活,无所依靠。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吊,慰问。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薄,迫近。朝不虑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今臣亡国贱俘。2.被动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倒装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句)4.省略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四、文学常识1.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晋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为由,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2.表,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一类,是臣民对君主陈请事务的文书。五、名篇名句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句段分析一、疑难妙句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剖析:微臣因为命运不济,很早就遭到不幸。文章一开始的八个字,非常概括地写出了作者幼年时候的悲惨遭遇,落笔十分酸楚,基调十分低沉。“险衅”“闵凶”这些词语,既是作者生不逢时、命运多舛、早年迭遭不幸的概述,也是下文具体描写的总纲。它总提了四项内容: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剖析:外没有近亲,内没有兄弟。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上句是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下句极写人丁稀少形单影只的凄凉气氛,把读者一下子带进了一种悲怆冷漠的氛围之中,使人对青少年时期的李密不能不油然而生同情之心。3.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剖析:到了圣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其中有对晋武帝的最高颂词,更有作者深受其恩的最大感激,“沐浴”一词隐喻作者犹如禾苗蒙受雨露滋润因而茁壮成长。从称呼到表意都能使晋武帝感受到一个宠臣对君主的感激,因而心弦会为之一弛。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剖析:但是因为祖母刘氏仿佛迫近西山的太阳,气息微弱,寿命不长,早晨都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残喘以存的可怜情形,申述自己只是竭力捕捉一刹那的时机,完成一刹那的义务,享受一刹那的幸福而已,从而为下文“报养刘之日短”张本。5.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剖析: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二、重点语段1.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剖析:此语段写在朝廷多次征召下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作者连用“切峻”“责臣”“逼迫”“临门”“急于星火”来写朝廷催促之急,又用“欲奉诏奔驰”来写自己恨不得立刻到京城见驾,说明自己确实想有所作为以不负皇帝器重。但又用“则”写出自己“刘病日笃”的实际情况,顺势写出进退维谷的苦闷:“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对武帝之忠心、对祖母之孝敬,一一从胸中流出,生动而真挚。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剖析:“圣朝以孝治天下”,并且做到“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是热情称颂朝廷褒扬孝行态度坚决措置得当,却更是为“愿乞终养”设置根据。于是说出了“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副词“特”和两个形容词“尤”“甚”集中有力地写出了作者的情况是异乎寻常的特殊,那就越发应当而且必须“蒙矜育”了。“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少”“仕”“历职”说明了仕宦之久、供职之勤,但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是为了“图宦达”。既然是“图宦达”,那就说不上“矜名节”,这就较多地打消了晋武帝的疑虑。接下来作者连用“贱”“微”“陋”“过”“宠命”“优渥”几个词语,尽量把自己压低,把国恩抬高,表达了自己的欣慰、惶惑、感奋不已。后面的一个反问句语气强烈但不会激怒晋武帝,极好地达到了说服武帝的目的。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以情动人,感动“上帝”在奏章的开头,李密并未向晋武帝提出自己的请求,而是委婉地向皇上直叙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陈述极为悲苦,怎能不博得皇上的同情心呢?接下来,李密一面对新朝称颂不已,另一面又对伪朝表示遗弃,这正是最初掌握政权的晋武帝愿意看到的态度和听到的声音,李密的这种心声消除了武帝认为他“不满新朝,心怀异心”的猜疑。疑虑虽消除,但要皇上恩准自己的请求,必须促使皇上下决心。这时如果再用苦叙,显然不能奏效了,李密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国”的政治纲领,寓事于理,寓情于法。曹氏篡汉,司马氏篡魏,当时社会上思想一片混乱,而“孝道”仍有广泛不去赴任的原因,就是要竭尽孝道。李密用祖母的风烛残年,用自己为祖母养老送终的孝心再次打动武帝。而且忽然使晋武帝找到了一个“以孝治国”的典型,自然惊喜不已。李密这时才恰到好处地提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请求,武帝岂能不准?老练深沉的李密还怕皇上反悔,最后一段陈述更加入情入理,使皇上的意念坚定不移。晋武帝完全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忠情深深打动了,便在李密的《陈情表》上写下了“乃停诏,允其不任”(《华阳国志》)的御批,并发出“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的感慨,还“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晋书·李密传》)。合作探究【问题】李密一篇《陈情表》,写尽了凄苦、无奈和无限的忠诚。“晋武帝览表,嘉其诚款”,不但原谅了他,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小小一张奏表竟有如此之力,晋武帝真的是被李密打动了吗?导思:《陈情表》中,李密用婉转凄恻的笔法陈述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强调了对朝廷“忠”的一面,这二者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这样的“忠”“孝”之人,心计诡谲的晋武帝也摆出了善待贤士的举措。可是,关于李密在文中反复强调孝亲的原因,人们也有许多种看法。探究:第一步,在品读原文的基础上,选择出一个具体可感的角度,体味李密的真挚情感。第二步,有计划地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然后资源共享,交流和探讨作者与作品的相关信息。
第三步,用鉴赏的眼光谈谈本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第四步,整合信息,领悟内涵和实质。第五步,(拓展探究),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及其背景,谈一下你对李密在文中反复强调孝亲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