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陈情表

ID:853611

大小:3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陈情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二、整体感知课文: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教师板书易读错字音。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茕茕()孑()立终鲜()兄弟期功强()近常在床蓐()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岂敢盘桓()责臣逋()慢庶刘侥()幸非臣陨()首犹蒙衿()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3、教师范读,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4、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学生回答后,介绍李密:李密(224-287),西晋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为由,上《陈情表》,辞不应征。武帝看后,给他奴婢二人,并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待祖母死后,丧服期满,他才入京任太子洗马,后来官至汉中太守,因赋诗得罪武帝,被免官,老死家中。他长于经学训诂,也曾授徒讲学。2)向谁陈情?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3)陈什么情?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5、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5 )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三、分析课文1、齐读第一段。2、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并翻译句子。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③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⑤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⑥夙婴疾病,常在床蓐。3、教师和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4、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总摄作用)它包括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第一:父死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伶仃孤苦;第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臣侍汤药。5、第一段中,作者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尽量用文章语句概括回答。明确:孤弱、孤苦伶仃,可以概括为“孤”字。这样孤苦伶仃,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平安成长,是因为祖母的呵护,大家可以从第三段找到一句话,概括这一意思。明确:“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领悟,由于身世的特殊,祖母的养育之恩就更加深重。问:作者陈述自己的幼年丧父失母的“孤苦”,为了表现祖母养育大恩深似海;那么,作者在本段后半部分提到自己无伯叔兄弟的“孤苦”,有无其它原因呢?明确:“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母暮年无人能为作者分担赡养的任务,自己必须独力承担尽孝的责任。小结:第一段:陈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6、学生齐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点评情感把握。7、学生对照板书试背第一段。四、结束语: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5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教学过程: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二、导入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我们首先看对李密的态度。三、分析课文(二)1、学生齐读第二段。1)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翻译本段。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马。②寻蒙国恩 ③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④臣具以表闻⑤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⑥臣之进退,实为狼狈。2)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明确: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3)本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来找到它。明确:讨论得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问: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明确: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小结:第二段:陈两难之情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稍顿,待学生说出“晓之以理”后)“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5 。下面同学们针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研究、讨论并作出解答。(提出问题,逐条解决)1)朗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明确: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明确: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5)第三段的感情不只一种,请大家讨论,找出不同的感情,并简要分析。明确: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感激祖母抚养孤弱之恩。正是这两种感恩之情,让作者陷入了前文所说的狼狈之境,两难之情。请学生深入探究本段层次。问:本段第一句话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一个终养祖母的“理论依据”,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问:作者接着提起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是否是闲笔?结合《陈情表》一文第一读者的特殊身份,深入探讨。明确:从历史背景上看,双方关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表明,此处一笔,不着痕迹,但却正是问题关键所在。小结:第三段:感恩之情。情理兼具,打动武帝。3、教师范读第四段。1)教师串讲:(可以参照教学用书中黄岳洲先生的赏析文字,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2)请找出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请目的的语句。明确:“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问:在前三段的情感充分表达之后,作者在第四段提出陈请目的之前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是否多余,为什么?明确:用自己的年龄与祖母年龄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提出一个“两全之策”,暗示自己一定会在尽孝后再尽忠。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达到陈请的目的。小结:第四段:两全之情。全文的感情脉络已经完全出现。4、经过李密的一番婉曲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阅读课后练习中《古文观止》的评语)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板书总结)5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五、总结有人说《陈情表》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无论是形还是声,都以一种浓浓的情感为依托,那就是——孝情。《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六、背诵全文。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