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诞(dàn) 癸(kuí) 殊(shū) 峻(jùn)B.殇(shānɡ) 稽(jī) 骸(hái) 晤(wù)C.悼(dǎo) 禊(xì) 骋(chěnɡ) 契(qì)D.嗟(jiē) 觞(shānɡ) 湍(tuān) 曲水(qǔ)解析:A.癸(ɡuǐ);C.悼(dào);D.曲(qū)。答案:B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慨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A.修:修长;C.化:自然;D.喻:明白。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解析:A.“趣”通“取”;B.“由”通“犹”;D.“景”通“影”。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解析:A.以为,以(之)为,把……当作;今义为“认为”。其次,水的旁边;今义为“第二”。所以,……的原因;今义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答案:D5.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或取诸怀抱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B.投诸渤海之尾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告诸往而知来者解析:B.“诸”在这两处都相当于“之于”,兼词。答案:B
6.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解析:B.从词性、内容两方面来考虑。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7.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义项。(1)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答案:C(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美好答案:C(3)曾不知老之将至( )A.竟 B.曾经 C.重叠 D.连……都答案:A(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答案:C8.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岂不痛哉 ②死生亦大矣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 ②感叹句 ③宾语前置句 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 ③介宾结构后置 ④省略句C.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 ③陈述句 ④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 ②反问句 ③介宾结构后置 ④省略句答案:B9.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解析:C.向之所欣:以前感到欢快的事。答案:C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答案:C三、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王羲之任率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辨赡(说话有条理),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即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乃遗羲之书曰:“悠悠者以足下出处足观政之隆替。岂可以一世之存亡,必从足下从容之适?”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性爱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提示:王羲之任率,即不矫揉造作、装模作样,显露真性情。他心胸豁达,善于言谈,以骨鲠闻名,为时人所敬重。他的任率,留下了许多佳话。“坦腹东床”,使女婿有了“东床”“东坦”的雅号,他写经换鹅,使李白写下了“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的佳句。他撰写的《兰亭集序》,唐太宗爱不释手,以之殉葬。本文表现了他的政绩,虽着墨不多,但其关心民众、不顾个人利害的形象十分鲜明。本文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王羲之。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幼讷于言 讷:言语迟钝B.王氏诸少并佳 少:子弟,年轻人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息D.当举群相赠耳 举:全、整解析:C.信:送信的人。答案:C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都为活用,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人未之奇 ②察而异之 ③尤善隶书 ④遂以女妻之 ⑤殷浩素雅重之 ⑥笼鹅而归 ⑦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③/②⑤/④⑥⑦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⑤/③④⑥⑦解析:A.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动词。答案:A1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组是( )
①及长辨赡,以骨鲠称 ②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辄开仓振贷 ④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⑤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⑥欣然写毕,笼鹅而归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答案:D14.下面是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儿子,从小就有很好的声誉,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善隶书,人称他的笔势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B.太尉郗鉴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要他自己去挑选。王家子弟听说太尉挑女婿,咸自矜持,只有羲之在东床坦腹食,就像没有这回事,郗鉴认为这才是好女婿,就以女妻之。C.朝廷公卿纷纷召羲之去当侍中、尚书,他都不去,殷浩劝他应命,并说他的出处是观政之隆替,他才应允,当了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在任上赈救饥荒,减轻赋役,做了不少好事。D.王羲之喜欢会稽山水,有终焉之志,曾与同志宴集于兰亭,写了有名的《兰亭集序》。他又喜欢鹅,有个道士养的鹅好,他很喜欢,便替道士撰写了一部《道德经》,换他的鹅。答案:C四、语言综合运用15.请用一句话概括玛丽·居里1933年在马德里国际会议上发言的主要观点。科学是壮观的美,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不只是技师,而且是面对着神话故事般的自然现象的孩童。我们不应当允许人们那样想,似乎把科学的进步归结于机械、机器、力的传动装置,尽管在它们之中也有自己的美……我还认为:勇于创造的进取精神正在冒着从我们的世界上消失的危险,如果说我看到自己周围环境里的某种活生生的东西的话,那么,这正好是勇于创造的进取精神,而且这种精神是根深蒂固的,是同求知欲密切相关的。我认为 答案:科学是壮观的美,勇于创造的进取精神,永不消失。16.为下面语段补足句子。看不厌,看不厌那些 ;看不厌,看不厌那些 ;看不厌,看不厌那些穿山穿岭在大地上呼啸着的前进的列车……看不厌它们奔驰的英姿、疾翔的风骨、呼啸着的不倦的生命力的凯歌。它们使我的心不会沉沦,使我意识到真的生命,应当不倦地迅跑着,奋飞着,奔驰着,不要停留……答案:跑沙跑石在戈壁上奔驰的骏马 战风战雨在蓝天中搏击的雄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或者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以前兴盛一时的地方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可又无法把自己的心事表达出来。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解析:A项中的“或”在这里应译为“有的人”,故可排除此项。B项中“向之所欣”应为“以前感到欢快的事”而非某个地方,故B项不对。C项中“不能喻之于怀”的意思是“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并非将“心事表达出来”,故此项也不对。只有D项合乎语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