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练三(解析版)《归去来兮辞并序》测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练习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荒芳(WU)倚靠(yi)■窈窕(ydotiao)••遑遑(huang)■1.A.B.C.D.)稚子(zhi)僮仆(pu)■出岫(xiu)怡颜(yD■■■轻(chang)熹微(xD矫首(jiao)翳翳(yi)惆怅(chang)装载(zai)■东皋(gao)斟酌(zhuo)■“ydng”,B项“载”读“zdi”,C项“皋”读“gao”解析:八项“飓”读答案:D2.下列各句加线的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请息交以绝游。息交:断绝交游B.悦亲戚Z情话。亲戚: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范围比现代汉语广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解析:“行休”意为“将要结束”。答案:D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出园将芜,胡不归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有事:耕种Z事行休:将要得以休息一下3-A.B.C.D.)胡:为什么就:快要谏:劝谏遐:远解析:C项“谏”意为“劝止”,可释为“挽救,改正”。答案:C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①悟已往之不谏:谏止,劝止①觉今是而昨非:这样■①策扶老以流憩:拐杖①请息交以绝游:交往■4.A.B.C.D.解析:B项“是”意为“对,正确”;答案:B5.下列句屮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②知來者之可追:挽救,②园日涉以成趣:牵连,■②抚孤松而盘桓:徘徊、••②帝乡不可期:至,及■“涉”意为“涉足”O补救牵涉留恋不去'园日涉以成輕〔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董扶老以流憩.策之不以其道(景翳翳以将入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曷不委心任去留■百越Z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解析:A项①乐趣,②趋向,取向;B项①拄着,②鞭打;C项都当“日光”讲;D项①
随从,顺从,②托付,交给。答案:c6.比较下边两组句子中带点的字的意思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③善万物之得吋,感吾生之行休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行”字也相同B.两个“Z”字相同,两个“行”字不同C.两个“Z”字不同,两个“行”字相同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行”字也不同解析:两个“之”均为动词,意为“到,往”;③句的“行”意为“将要”,④句的“行”意为“行为”。答案:B7.比较下列句子中一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问征夫以前路②舟遥遥以轻脳••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解析:①③“以”为介词,都是状语后置的标志,但意义不同,①句“以”可译为"用,拿”,③句“以”可译为“把”;②“以”相当于连词“而”;④句“以”意为“因为”。答案:D8.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B.①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C.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D.①舟遥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②悦亲戚Z情话,乐琴书以消忧■②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解析:D项连词,表修饰。A项①助词,无实义;②语气词,表反问。B项①相当于“而”:②“把”,介词。C项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助词,“的”。答案:D9.文学常识填空。(朝代)诗人,世称—。他以陶渊明(365〜427),名,字写诗为主,著有《陶渊明文集》。10.根据课文填空(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屮也有相似句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在《归去来兮辞》屮,当我们读到:舟遥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时,能够感受到陶渊明“无官一身轻”的轻松。
(3)、《归去来兮辞》中体现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细节: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4)、《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来表现山野的宁静与恬淡,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来强调自然的生机,让自然出园倍添诗情画意。(5)、《归去来兮辞》中直接交代诗人归隐缘由的句子: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二、综合能力培养(一)课内阅读阅读《归去来兮辞并序》序言部分的内容,回答16〜19题。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英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脫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徳,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吋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FI《归去來兮》。乙巳岁十一月也。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生生所资维持B.求之靡途没有••C.彭泽去家百里距离D.因事顺心顺遂心愿•••解析:“生”为名词,生活。答案:A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亲敢多劝余为长吏[③寻程氏妹丧于武昌[②故便求之[④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①旧交,②所以,③④都是“不久”。答案:C8.下列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足以为酒”为理由。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谋生无术的缘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厚爱、家叔引荐、彭泽不远的缘故。C.陶渊明辞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岀仕违背志向。D.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是陶渊明辞官的因素之一。解析:“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仅以'足以为酒'为理由”的说法错误。“兼济天下”规范了屮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陶渊明也不例外。答案:A9.翻译下列句子。(1)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译文:我家境贫困,耕田植桑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译文:本性坦率自然,不是造作勉强所能够改变的。(二)课外阅读炳烛而学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tl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Z明炳烛Z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②炳烛:点燃蜡烛。[文化常识]“师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6.用斜线号“/”给《炳烛而学》断句。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Z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6、解释:①暮②安敢③善【参考答案】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17.翻译: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参考答案】: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炳烛Z明孰与味行乎: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屮摸索而行哪个好呢?18、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参考答案】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三)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20〜24题。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Z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Z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白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tl白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白费,遂抱嬴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眩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出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半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H:“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作《归去来》。(节选自《晋书•陶潜传》)1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属:写作B.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嗜:爱好C.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堪:能够0.素简贵,不私事上官私:暗地里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结合上下文语境,可以发现C项“堪”的意思应该是“忍受,经得起”。答案:c2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为乡邻之所贵.②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1①尝箸《五柳先生传》以自况•②以亲老家贫①令吾常醉于酒足矣■②以其无礼于晋〔①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②以为三径之资,可乎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为”①表被动;②介词,因。B项,“以”①连词,用来;②介词,因。C项,“之”①代词,指陶潜;②助词,的。D项,“于”都是介词,表对象°答案:D2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不受世俗羁绊的一组是()①不慕荣利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③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④素简贵,不私事上官⑤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⑥执事者闻Z,以为彭泽令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②写他读书入迷的状态,⑥写他怎样做官。排除这两项即可。答案:C22.下面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陶潜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家宅旁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为“五柳先生”,还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B.陶潜的亲友知道他生活怵I难,就设酒招待他,陶潜必去,一去就喝得醉醺醺的,一点儿也不顾及亲友的情面。C.陶潜因为自己年老家贫,出來做了州祭酒,但却不堪吏职,不久便自解归,躬耕自资,又得了病,执事者便让他当了彭泽县令。D.陶潜担任彭泽县令时,郡里派遣督邮到县里來,别人告诉他应当束好腰带去拜见督邮,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便解印而去。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B项错在对“吝情”的理解,应为“一点也不收敛情绪”。C项,“又得了病,执事者便讣他当了彭泽县令”解说不当,“便”字无依据;且“因为自己年老家贫”也理解不当,应为“他亲人年迈”。D项,“解印而去”是在“义熙二年”,不是在这件事之后立即发生的。答案:A23.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翻译】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的一生。(2)素简贵,不私事上官。【翻译】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解析:翻译这两句,重点是文言实词“颇”“自终”“素”“私事”等。要根据前后语境准确翻译。译文:陶潜,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吕太守。陶潜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弄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说:“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人,不知道姓名、字号,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为号。清闲安静说话少,不爱慕虚荣利禄。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地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总得到。亲朋故I口知道这样,有时就置办酒席请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得尽兴,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扌当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因为亲人年迈家里贫穷,离家做州祭酒,他不能忍受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他为主簿,他不去,自己种m來养活自己,于是得了虚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來挣些补贴家用的钱,可以吗?”管这件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才同意一顷地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潜)向來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仪容整齐地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弯腰,小心谨慎地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三、语言运用练习24、鉴赏下面这首诗歌,冋答后面的问题。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解释最后两句诗的意思,你怎样理解诗中的“愿”?【参考答案】衣服沾湿不值得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这里的“愿”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概括这首诗的主题。【参考答案】主题:本诗通过写归出后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自己不愿同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3)“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参考答案】“带月荷锄归”这-•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屮,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出园生活的满足。25.F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部分语序不够连贯,请调整其语序,使各短语句式协调一致,语言连贯。
中国文人隐居时都希望是这样的:①最好有重叠的山,②无路可通,③在山的白云深处结一庐,④百丈松立在后面,⑤前面临着深渊,⑥瀑布和怪石分布左右;他坐在这庐中,啸傲或弹琴,与世人永远隔绝。【答案】:④“百丈松立在后面”改为“后面立着百丈松”;⑥“瀑布和怪石分布左右”,改为“左边挂看瀑布,右边耸着怪石”。25.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牛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o解析:本题考查句式仿写的能力,要动用平吋的文学知识积累,既要掌握一些名家名句,又要对名句蕴涵的情感准确把握,使之符合这一语境特点。【答案】: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附[文言断句口诀】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如需加标点,则标点的使用、书写要规范。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文言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木直舍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舍文前后看,先易卮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冋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