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蠡(lǐ)郦(Lì)桴(fú)铿(kēnɡ)莫(mù)栖鹘(hú)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ɡhónɡ)罅(xià)窾坎(kuǎnkǎn)镗鞳(tānɡtà)识(zhì)无射(wúyì)
通假字⑴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⑶ 至莫夜月明:函胡=含糊,重浊而模糊.扣=叩,敲击.莫=暮,晚上。
词类活用⑴微风鼓浪: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⑷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鼓,振动,名词作动词.舟,乘船,名词作状语.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鸣,使......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名词(形容词)+否定词+代词+动词主语宾语谓语注意:古汉语否定句或疑问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2、空中而多窍3、自以为得其实古:往,到。今:适合,舒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际上”。
一词多义自自以为得之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焉崆崆焉微波入焉(自己。代词)(从。介词)(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兼词,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
搏水石相搏森然欲搏人莫至莫夜月明故莫能知得得双石于潭上因得观所谓石钟者鼓如钟鼓不绝微风鼓浪(击,打。动词)(抓,扑。动词)(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不。否定性副词)(得到,找到。动词)(能够。动词)(一种乐器。名词)(振动。名词作动词)
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始舍于其址是是说也,人常疑之所在皆是也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使人遗赵王书(才。副词)(当初。副词)(这。代词)(这样。代词)(遗留。动词)(送给。动词)
概括每段大意把握文意,理清全文思路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缘由。第三段:因事见理。归纳写作思路第一段质疑,提出问题,属议论部分;第二段解疑,属记叙部分;第三段质疑解释的基础上得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属议论部分。
游因——质疑郦说游历——解疑看法——因声命名方法游感——结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抒发感想记李说——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课文结构
察疑时间人物工具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夜苏轼苏迈小舟作者心理变化过程:笑—心动—笑重点描写对象:大山如猛兽奇鬼栖鹘磔磔声若老人咳且笑声噌弘如钟鼓不绝声款坎镗嗒之声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古之人不余欺也拟声词鲜明生动增强节奏感
作者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概括起来,“风水相击,如歌钟作乐”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本文的主旨句为:理由:◆它是全篇的核心,全篇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这篇游记不是单纯写景记游,而是借写景记游来寄意寓理,说理才是这篇游记的要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问题三作者考辨石钟山得名的具体结论,不是主旨句,那么此类游记的主旨句有什么特点?
◆凡含有议论成分的记叙性文章,其主旨往往通过议论来表达。◆体现主旨的议论文字,要求能统领全文,提挈全文内容,简明而确切,道理深刻,有时能形成警句。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所以不传”的原因)?2.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郦元士大夫渔工水师陋者——言之不详——不肯夜泊绝壁下——知而不能言(李渤)——考击以求(叹)(笑)所以不传(惜)
苏轼入朝为官期间,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同态度。那些因拥护新法而得势的朝臣便竭力收罗苏轼的诗文,断章取义,专摘只言片语,然后罗织罪名,累章弹劾他讥刺朝政。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因此被逮捕至京御史台狱,其间,与其有诗文往来而受株连的大小官员就有二十余人。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的“乌台(御史台)诗案”,实为受人陷害。同年十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被禁锢。直到元丰八年神宗死后,哲宗立,苏轼才复被起用回朝。《石钟山记》即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之时,也就是在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期间。
苏轼的《石钟山记》阐发了要探寻事物的真相必须以诚心、以勇气、以毅力,以智慧,亲自目见耳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同时也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这是苏轼对命运的思考,对被曲解的无声的呐喊,对无人知其心声的悲叹。写作目的:倡导勿盲从,勿主观臆断,应有实证精神。
比较异同课文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结构。记游议论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扼要概括叙事描写交相烘托深入阐释,充分论说不加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