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课时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案王贵和《石钟山记》苏轼㊣[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3.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简介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学生朗读课文,正音蠡lǐ(以lí测海)郦lì磬qìng(qìng罄竹难书/pán磐石)聆líng桴fú铿kēng硿kōng栖qī鹘hú磔zhé颧guàn噌chēng吰hóng穴xué罅xià涵淡澎湃hánpéngpài当dāng窾坎镗鞳kuǎnkǎntāngtà识zhì射yì泊bó(pō湖泊)◆朗读学习第一部分焉:于之,在那,兼词。虽:即使。鸣:使……鸣响。桴止响腾:响,声响。腾,传播。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之石,定语后置。
总第课时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案王贵和名:命名,名作动。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并质疑。两种说法各是怎样的? A 、郦道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 、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桴止响腾,余韵徐歇。第二课时◆朗读课文◆学习第二段舟行适临汝:舟,乘,名作状;适,到。因得:因而。硿硿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固:本来。森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心动欲还:内心惊动。徐而察之:慢慢地观察。入焉:于之,兼词,到穴罅。空中:中间空。作焉:语气词,用陈述语气,不译。识之乎:zhì记住,(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周景五之无射也:判断句。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实地考察石钟山,探明其得名由来。◆学习第三段目见耳闻:目,用眼,耳,用耳,名作状。以小舟:用。虽知:虽然知道。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的原因。乃:竟然。考:敲。是以:因此。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感想,表明写作意图。◆思考讨论1.你认为作者笑郦元李渤可取吗? 苏轼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 A命名与声音有关。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苏轼的实地考察印证了这一点。 B与它的山形有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不过,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他一个外行人能做到如此执著已经不错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 2.说说本文与《游褒禅山记》有什么异同?
总第课时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案王贵和相同: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结合。不同:①结构安排不一样。《游》是记叙---议论,《石》是议论---记叙---议论。②议论事理不同。《游》详加阐释,《石》一语点明。③记游不同。《游》简要叙述,《石》形象描写。◆重点词语及句式归纳1、解释词语1.因A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而)B 因笑谓迈曰(于是)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D 事出有因(原因)2.焉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词尾)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于之)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词尾)D 语焉不详(语助词,无义)E 且焉置土石(哪里)3.固A 余固笑而不信也(本来)B 固已怪之矣(本来)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坚固地)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坚固)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稳固)4.殆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接近)D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2、辨析句式特点1.而大声发于水上2.空中而多窍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4.古之人不余欺也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学生读背◆作业文后作业,《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