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作者:苏轼
研习、思考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2.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郦元士大夫渔工水师陋者——言之不详——不肯夜泊绝壁下——知而不能言(李渤)——考击以求(叹)(笑)所以不传(惜)
重点文言词语与句式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判断句.通假字.
游因——质疑郦说游历——解疑看法——因声命名方法游感——结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抒发感想记李说——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课文结构
记叙核心议论声源议论重考察反臆断描写潭上夜景引入生发辅助
《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异同:相同点: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呼应.不同点: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结构不同2、议论事理的不同3、记游的不同4、文章风格不同
《石钟山记》第一段是质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属议论部分,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游褒禅山记》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
《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动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游》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石钟山记》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雕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游》借游说理,记叙、议论丝丝入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逻辑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