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鲍照
1.鉴赏诗人的情感及表现方式;2.感知比较的阅读及作品影响。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讨论与交流。
心非木石:比喻人有知觉、有感情。吞声:声将发又止。踟蹰zhízhú:徘徊不进的样子。珍馐:名贵的菜肴。垂钓:姜尚曾在渭水之滨直钩垂钓,以观文王。梦日:伊尹梦见自己乘船而过日月,后受商汤礼聘。长风:叔父宗炳问宗悫之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南朝宋大将军。字词预习
行路难汉乐府杂曲,原为民间歌谣,其辞不存。《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续晋阳秋》说:“袁山松善音乐,北人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后经文人拟作,前多着一“拟”字。释题
阅读与探究1.阅读并梳理鲍照的《拟行路难》、李白的《行路难》、释宝月的《行路难》。2.赏析鲍照的《拟行路难》、李白的《行路难》、释宝月的《行路难》。(内容或手法)3.鉴赏鲍诗、李诗的异、同。
阅读、赏析鲍照的《拟行路难》。阅读与探究一
钟嵘《诗品》中说鲍照:“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魏晋南北朝时,门第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也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据史载,鲍照26岁将献诗言志于临川王刘义庆。有人劝阻:“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说:“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他稍获赏识,任临川国侍郎,后任太学博士及县令等。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子顼举兵叛乱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资料
怀才被抑的愤懑不平是《拟行路难》最核心的情感。这诗强烈地表现了寒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不敢言”三字蕴藏无穷悲慨。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其感愤深切。“心非木石”而有感,却“不敢言”,一纵一收,把诗人内心难抑的悲愤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点评
阅读与探究二阅读、赏析李白的《行路难》。
这是一曲不甘沉沦的歌唱。从内容看,李白的《行路难》应写在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别筵上,他端杯又放下,他举筷又撂下;他拔剑却迟疑,他举目却茫然。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情感的苦闷和激荡。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添了对前路的信心,但现实的人生道路却很是艰难。诗人积极用世以实现抱负的愿望始终是强烈的。在考问了人生歧路本来就多之后,终于发出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呐喊。点评
鉴赏鲍诗、李诗的异、同。阅读与探究三
点评内容上,都写了怀才不遇而郁愤难平的感情。语言上,都受到汉乐府的影响,质朴而生动。手法上,都有传统的表现形式,如比、兴等。内容上,鲍诗表现门阀制度给寒士带来抑郁难伸的沉沦命运,情感上更为屈抑、困顿;李诗表现权臣当道使志士难以施展抱负的艰难处境,情感上还有一种理想追求,更为积极和乐观。手法上,鲍诗主要有起兴、直抒胸臆等;李诗主要有描摹、用典、虚实结合等。相同处:相异处:
行路难南朝释宝月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扬越。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夜夜遥遥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寄我匣中青铜镜,倩人为君除白发。行路难,行路难,夜闻南城汉使度,使我流泪忆长安!补充阅读
《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首四句写游子。以雁之孤飞哀鸣起兴,引发游子思妇,实中有虚,想象思妇思我之感伤不已。这种手法为古诗中常见,如曹丕《杂诗》“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点评
中六句写思妇。全为虚拟,想象思妇夜不能寐而徘徊庭院,浮云露隙,月洒清辉,照见思妇罗衣结满白霜。夜遥相思,望穿双眼,极言思妇怀人之苦。寄镜除白发,最显情意深长。铜镜当照妇之朱颜,却照夫之白发,物是人非尽在不言中。末四句再写游子。“行路难”重唱点题,可谓声声悲怆。夜闻汉使节度而来,游子遽兴羁留异地的故国之思,从此悲情绵绵无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