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边阅读边运用已学的预测方法猜想故事情节。2.借助课后习题自主预测故事结尾。【教学流程】一、猜想导入,回顾预测依据1.出示几幅插图,请同学们猜一猜讲了什么故事,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梳理出前一课中学到的预测的依据,并板书:插图、题目、故事内容、生活经验、生活常识……)2.出示课文插图,揭题。【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插图入手激发学习热情,自然导入新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将前一篇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预测方法运用到学习之中。对已学的预测依据进行梳理、回顾,既是学法的复习,也为本课的预测打下基础。】二、因文而猜,预测胡子变化1.尝试预测,说出依据。出示第一自然段前半部分:(1)猜猜胡萝卜先生愁什么?说说理由。(鼓励猜想,有理有据即可)(2)继续梳理预测依据类型,并及时补充板书。(阅读经验等)2.与文对照,尝试验证。(1)出示完整的第一自然段。(2)把自己的猜想与课文内容比一比,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的想法示例:①真的和我猜想的一样,胡萝卜先生就是因为自己的胡子很多很浓在发愁呢。②和我想的不太一样。原来胡子很多很浓的话胡萝卜先生也会觉得很麻烦,怪不得会发愁哦。【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的疑问中展开预测,预测之后再尝试验证,让阅读的兴趣越发浓厚,充分激发学生继续情绪饱满地进行下一次预测。】、3.再次预测,丰富想象。(1)出示第二自然段。(2)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想一想,和同桌交流交流。(3)展示交流。学生交流示例:①我猜这根胡子在得到果酱的营养之后长得比其他胡子都要快。
②文中说,“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那胡子应该会长得更粗更长。③可能胡子不太喜欢果酱,这根胡子就不会再长了。4.再次对照,修正想法。(1)出示第三自然段。(2)将自己的预测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紧扣“一步一步”“一点儿一点儿”“走了多长的路”“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等词了解胡子变化的神奇。5.小结:刚才我们依据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去猜测接下去可能发生的事,预测得很准确。【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去发现“说猜想”“找依据”可以建立在文中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基础上,再由教师结合板书梳理和丰富学生对预测的理解和认识。】三、仿文而猜,预测胡子用处1.学生自主学习,实践预测。(1)出示预测挑战(由课后练习第一题补充):故事还没有结束,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这样想?学生挑选一题进行挑战,获得相应星数。能干的学生可以依次完成两题,获得三星。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他完全不知道。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___。★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___ 。”鸟太太说完___。★★(2)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预测的故事。2.学生展示预测成果。(1)第一题,交流预测结果和理由。(回顾:依据关键词预测的方法)学生想法示例:①小男孩说完拿起剪刀,剪了一段胡子来做风筝线,这下风筝飞得更高啦!因为小男孩说“不知道够不够牢固”,说明他想用胡子来做风筝线,所以我这样猜测。
②小男孩说完拿出剪刀,“咔嚓”一声剪下了一段胡子,把它系在原来的风筝线上,风筝线变长了,风筝也飞上了高空,都快飞到太阳上了呢。因为小男孩说“这绳子够长了”,说明他用胡子来做风筝线后风筝可以飞得很高很高,所以我这样猜测。(2)第二题,交流预测结果和理由。学生想法示例:①“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结实。”鸟太太说完剪下一段胡子,绑在了树上做晾衣绳,尿布晾在上面整整齐齐,一会儿就干了。我想刚才小男孩拿胡子来做风筝线,那鸟太太应该也会拿胡子来派用场吧。②“这条绳子真不错啊。”鸟太太说完拿起剪刀剪下一长段胡子做晾衣绳,可是刚把尿布挂上去,胡子晾衣绳就断了,鸟太太好伤心。我看图片里胡子很细,所以想着作为晾衣绳可能不太牢固,所以当鸟太太把尿布晾上去的时候,胡子就断了。3. 小结:除了依据关键词的方法,很多故事中有相类似的情节,可以仿照前一个情节进行模仿预测,这也是一种预测的方法。4.听老师把故事讲下去,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设计意图:借助课后习题进行独立的预测实践,学用结合,提升课堂效率,进而发现预测中还可以仿照前一个情节的写法进行模仿预测,实现了对故事情节“反复”这一特点的认识。】四、学文续编,畅想胡子用处1.后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有哪些用处呢?尝试写在图中的空白处。2.回去之后,还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一听。【设计意图:依据本文开放性结尾的特点,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思维图示的方式,再用上简单的词组进行情节预测,为之后续编、改编故事提供框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