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5 沪教版第五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5 沪教版第五册

ID:855810

大小:64.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陈情表》教案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设想    教材、教法分析    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因而申诉什么、如何申诉就成了文章的重点。本文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令人读之怅然。教学中要把握这个写作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并注意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注意整体把握,读出层次,读出感情。最后落实到文本来看“孝”字,联系现实谈“孝”字,吸纳文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媒体设计    投影或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解说:可请学生对“孝”字小议一二,以活跃思维,加强感性认识,为阅读本文和解决课后练习三作准备。)    二、解题    1、出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卷三十七。    2、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解说:解题可先停留在题上,弄清“表”的意思,然后由点拨“陈情”直接过渡到文章内容,而将有关作者和背景知识穿插在课文内容品析中,以便于记忆。)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②内容与形式梳理。    范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结构梳理: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解说:以宽泛的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写作的内容及意图,感受“情”的魅力。内容、形式梳理可制作成投影片。)   2、具体研习1~2段   ①自由诵读第1段。   A.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抓住本段的纲)下面哪些内容属于“闵凶”?      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B.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解说:把握作者陈述思路,以便于理解、品味和记忆)   提示: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语言简洁,寥寥数语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横的方面:外、内   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C.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   相依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   凄苦: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D.开头以“险畔”“闵凶”备述孤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层层叙述,极言凄苦,落在“未曾废离”上,为表主旨蓄势。   (解说:教师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参照课文回答,回答同时即解释重点字词句,为词语理解创造语境,不孤立地、割裂地、僵硬地解释、记忆。在回答的同时引用、整理、理解、诵读、记忆,并将品味穿插其中。部分提示可制作投影片。)   ②自由诵读第2段。   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提示:二层。第一层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赴命”(就职)?(采追加问的方式)   提示:    表时间:逮、前、后、寻(解释“逮”和“寻”,积累相关词语)。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提示: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职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解说:将词句理解、内容探究、语言品味及背诵记忆融合起来,做到读在口中,感在心中,记在脑中。因此穿插在讨论中的朗读必不可少,朗读也成为本课训练的重点。)   3、课堂小结   文章简洁生动、真挚朴实。写自己的遭遇和对祖母的感情,如倾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语言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列出“陈情”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2、与第1段“未曾废离”照应的地方有哪几处?可见作者的什么感情?   (解说:作业1为识记之用;2为进一步熟悉下文,体察感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