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lán)地吮(shǔn)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nì)而且柔软。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chún)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zhī)水。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fǔ)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指导读题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金柑、杨梅、……)其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杨梅”,板书)1、出示杨梅图片。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的图片,上面画的是什么?(杨梅)。哪位同学用一句话说出它的特点。(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说得真好,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对杨梅有更深的了解呢?(想)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大家先跟着老师读课题,还可以怎么读这个课题?跟着老师的手势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我爱故乡的/杨梅)老师想问同学们,这个题目包括几个意思?分别是什么?(这个题目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我爱故乡”,二是“我爱杨梅”。)①“我爱故乡”主要写什么?(故乡)②“我爱杨梅”主要写什么?(杨梅)③“我爱故乡的杨梅”主要写什么?(作者喜爱杨梅,看到杨梅就想起故乡,本文借赞美杨梅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3、读了课题后,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吗?(提示:为什么作者会喜欢杨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原因呢?(想),好,我们一起边学习边找答案。第二课时接下来,我请同学来自由读课文,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记住要带感情朗读哦。(提问朗读)一、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好,刚才同学们已经先读课文了,那么,有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1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及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全文起强调、突出的作用)。谁来说说第2自然段又是写什么呢?(
本段有两句话,第1句写杨梅树需要春天的细雨。第2句写杨梅树生长得茁壮茂盛。说得真好!那么我们来看看“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的意思,想一想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本是描写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词语,作者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雨中的杨梅树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十分惹人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体会作者的感情吧。(全班齐读)二、细读课文,重点感悟课文第3—6自然段。学习了1、2自然段之后,我们重点来学习第3至6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课文,并思考:杨梅果的哪些地方惹人喜爱?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它的可爱的)提问提示:(课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板书惹人喜爱的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旺盛。那么,杨梅结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作者在第3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哪位同学来读读这一段?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写出了杨梅的结果时间,在全文中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2.自学课文4至6自然段(重点、难点)同学们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的吗?①(写杨梅形状的特点: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②(写杨梅颜色的特点: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从杨梅果的外面写起,写出了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既具体又可爱。)③(写杨梅味道的特点:又酸又甜。作者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实例加以证明。)同学们再想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提示:①(通过比较,更生动、直观、形象,读了以后,使我们感觉到像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②(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既具体又可爱,表现出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③(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杨梅那惹人喜爱的味道,这样写说明作者爱杨梅、喜欢杨梅。)我们一起来把这三个自然段朗读一次吧!三、总结作者观察、写作方法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体会到作者观察事物仔细、写作具体。而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尝了。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五、课后作业,实践体验好,那么学习完整篇课文之后,老师有两个小任务要交给同学们去完成。
1、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下节课我们请同学来说,要说得具体,讲出自己的感情。2、抄写生字词语,背诵喜欢的部分。《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课稿说课内容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状物文章,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现代著名作家王鲁彦热爱故乡江南的思想感情。课文层次清晰,按照杨梅的生长过程特点,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进行叙述,语言精炼、简洁,朴实、亲切。作者采用形象的拟人手法及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学习这篇课文是重在学习作者“眼看、手摸、嘴尝”的观察方法,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并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所表达出的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目标制定根据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目标和本册书、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5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二)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词句、摘录词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作者故乡的杨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教育。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杨梅树和杨梅果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理念一、在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篇课文的内容并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上课伊始就可将学生带入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看美丽的杨梅树,去品可爱的杨梅果。二、从多种途径理解词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是新课标中本学段的阅读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图画,展开想像,结合生活,观察实物等来理解课文、指导朗读,进而使学生学会观察事物,体会出作者的情感。三、重视熏陶感染,尊重独特体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对故乡所持有的这种深厚感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杨梅是故乡的象征,一想起杨梅自然而然就想起故乡,明白爱故乡的杨梅也就是爱故乡,有了这样的熏陶,再加上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特产时的热情,学生对家乡的感情也就油然而生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二、品词嚼句,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观察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展开想像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通过观察实物,结合生活来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三、总结全文,升华课文主题四、课外延伸,加深爱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