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案华容县南山中心小学:刘纯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小孩子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屏幕上是我们古代的甲骨文,你能猜猜这都是什么字吗? 介绍天门山。一、揭题 从古至今,天门山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来此题咏。其中最富盛名的是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白,走进天门山。(板书: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介绍李白、提问学习过李白的哪些古诗。2、出示天门山图片,山清水秀美不胜收。李白站在山下,远远的看着这美丽的天门山。泼墨挥毫写下了这一首气势磅礴的古诗。3、闭上眼睛,听朗诵。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情景?两岸有着高高的山峰,山势险峻,中间有一条奔腾着的河流,远方有一片孤帆。身临其镜。4、学生朗读,强调断句和感情。 三、想象,领悟诗意1、阅读前两句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看看图片,你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高、俊秀、险、雄伟……)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天门山不是单单指一座山,而是东西两山相对。两山中间还夹着什么?诗句中找出来“楚江”即长江。2、用绿色的粉笔画中间的长江,
老师画的是什么?(水)怎样的水?(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流到哪个地方就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请学生上台指出地方。可见天门山山势十分险峻,长江之水以浩浩荡荡之势流过。(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师神情并茂读这两句诗。你也想读读吗?我们比赛读,你们不先练练吗?指名几位生读,评读,评出优胜者。诗句中哪些字应该读重音,“开、回”开是劈开的意思,体现气势;回字是回旋澎湃的意思,体现水势急山势险,所以这两个字应该读重音。4、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山的磅礴,谁能来试试解释这两句诗?教师结合板画解释诗意。5、诗里还有写山的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哪两岸的青山?两岸青山的位置是怎样的?诗中“相对”相对耸立。(请两位生来表演,为了显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并向中间靠拢点,演示山向中间突出的样子)“出”是一个动词,为什么诗人用动词来描写静止的山峰?天门山上云雾缭绕,诗人在山脚下远远望去,两岸的青山忽隐忽现。一个“出”字化静为动。6、“孤帆一片日边来”最后这一句诗里还有哪些景物?“孤帆、太阳”请同学帮老师画在黑板上。孤帆是指几条小船?小船怎么行驶的?解释诗意。展示图片,如果你在这船上,一路上你欣赏到了哪些风景,你又是怎样的心情?跟同学们描述一下。)(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师做手势范读,生练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7、全诗感悟。如果你是诗人李白,站在天门山脚下,看到这大自然的美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喜悦的、兴奋的、激动的。) 四、诵吟古诗,拓展积累。 1、这么美的诗,有的同学想将这美景画下来、有的同学想将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伴乐完成作图或抄写任务。2、作品欣赏。 五、结语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