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三中学张老师◆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25岁时写下的千古佳作。生动地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充分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对祖国山川赞美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诗中新词,了解古诗的大意,会读会背诵《望天门山》。【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悟诗歌美的意境,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一般古诗学习方法,有感情朗读古诗。【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诗仙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万物。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游历天下。有一天,他来到了长江,乘舟而下,他看到了——天门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课件出示“望天门山”),二、介绍作者背景,初步感悟:1、资料交流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2、感悟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作“诗仙”。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yì)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3、感悟生字品读课文:同学们仔细读读这首诗,扫清生字障碍。岸àn4、教师配乐朗读诗文。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1、这首诗写眺望天门山之所见,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明确】天门山、长江水、太阳、孤帆2、诗人为这些山川景物抹上了怎样的色彩?【明确】青(山)、绿(水)、红(日)、白(帆)3、整体诗意感悟。(1)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意思?【明确】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断:断开;开:通意思是: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2)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思?【明确】碧水:碧绿的江水。至此回:至:到;此:这儿,这里;回:旋转。指(江水)流到这里打回旋。解这句诗意: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起回旋。(3)感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境?【明确】“碧水”写出了长江流水之澄清,“东流”是写长江总的流向,“回”字力度很强,极富动态美,既写出了长江到天门山处江水曲折回荡、漩涡丛生的奇险和壮美,又突现了天门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转变。正是从一个“回”字中,我们才更加深刻地领会出天门山扼江回流的雄伟气势。(4)“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意思?【明确】出:高高地耸立这句诗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互耸立着。(5)“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明确】帆:船上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代指船。孤:单独、一个。孤帆:指一只小船。日边: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驶来。(6)“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画面。【明确】“孤帆一片”是想以背景的单纯突现“孤帆”之高大
。“日边”写出了长江远景浩瀚迷茫,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一个“来”字,又给远景注入了活泼新鲜的色彩和血液,使画面顿显活跃,具有不断变幻的美感。三、再读诗文,读中品悟:1、划分节奏,品悟感情。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作者写这首诗是要表达什么?【明确】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3、教师范读4、配乐齐读。男生读,女生读。五、拓展延伸(1).《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人称(诗仙),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六、课堂总结: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七、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古诗。2、想象《望天门山》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八、板书设计天门断楚江开望天门山碧水回热爱祖国山河青山出孤帆来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