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科语文学段第二学段年级三年级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手机)执教者赵丽荣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大意。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选编在第五册第六组描绘“壮丽的祖国山河”单元,苏轼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中呈现的别样风景。“文如其人”此诗能成为吟咏西湖诗篇中的绝唱,与苏轼的创作风格,与他同西湖的情感密不可分,可引导学生在想象画面中,再现风景后描绘西湖的美景,在整合阅读中走近苏轼,走进诗句的字里行间,感悟古诗独特的美丽。要发挥古诗特点,帮助三年级学生读中感悟,读后发现。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学生常常利用晨读时间背诵古诗,孩子们很喜欢诵读古诗。但如何在学习古诗中发挥学生的想象,体会诗人情感,感悟古诗语言魅力,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1.运用注释,文中插图等方法领悟古诗大意。2.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积累古诗。3.“组合”古诗阅读与“整合”课内外资料,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积累古诗。教学难点:“组合”古诗阅读与“整合”课内外资料,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揭示诗题,解意与初读3
1.齐读诗题。2.学生根据诗题,交流发现。3.学生自由读诗,将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二、想象画面,悟情与诵读(一)想象西湖晴雨图1.整读诗句,思考在诗人的眼中的西湖是什么样子的呢?2.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边读边想象西湖晴天和雨天不同的画面。3.欣赏西湖图景,融入想象,在语言表达和朗读中体会西湖的别样风景。4.对读诗句,发现诗句语言规律,整合课内外古诗,感悟古诗语言特点。5.回读诗句,读出体会。【设计意图】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这个环节通过借助书上的插图、发挥想象等形式,引导学生自由读、师生对读、生生合作读,在一遍遍地朗读中,感受到西湖之美,更感悟到文字之传神。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读出诗的味道,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的魅力。(二)感悟诗人西子情1.朗读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感悟西湖和西子两者的关系。3.整合阅读苏轼与西湖的课外资料,了解苏轼对西湖情有独钟的原因。4.配乐诵读,背诵诗句。【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交流对西子的了解,感受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补充一些苏轼与西湖的资料,进一步感受诗人对西湖倾注心血后对西湖真挚的爱,发展思维,引导学生读懂诗人的情感,融入了自己对古诗的领悟,诵读古诗,积累古诗。三、拓展延伸,感受西湖文化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和西湖有关的阅读资料。2.选择部分内容,集体学习交流,整合课内外资料。(1)组合同作家的同主题作品,学生谈自己的发现。(2)交流以西湖有关的作品,拓展延伸,感受西湖文化。【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将语文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课堂中给学生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感受西湖文化,借助课堂拓展延伸,3
丰富阅读,让古诗教学洋溢鲜活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景人情总相宜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能够想象诗句中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2.在课内外阅读中,感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愿意与大家交流。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一、想象画面,感悟诗情,发展思维西湖的美景犹如一幅幅山水画,散发着淡妆浓抹总相宜之美,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诗境所谈到的西湖晴天的美丽,雨天的奇特,通过想象,语言的描绘,感受西湖引人入胜的美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切景语皆情语”《饮湖上初晴后雨》虽然没有直接写苏轼的内心情感,但学生从景语中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西湖的喜爱。在反复地朗读中感悟诗句的语言特点,引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二、课内外阅读整合,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本节课的古诗教学中,多次引导学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整合。当学生发现诗句中,景与景和情与情相对应时,教师及时唤起学生之前积累的古诗,感悟古诗的语言特点。在苏轼眼中西湖就是美丽的西施,教师将苏轼与西湖的相关资料作为补充内容呈现给学生,古诗的组合,课内与课外阅读资源的整合,学生学习饶有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感悟苏轼对西湖真挚的情感。西湖文化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标志之一。在课的尾声,老师请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西湖的文化佳作带在课堂上共学习共欣赏。这样孩子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悟已经从一首古诗延伸到多首古诗,及有关西湖的其他作品。开放而多元的学习内容,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学生在课内外阅读的整合中,感悟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