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ID:857663

大小:11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日期: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写的。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起初阳光明媚,阳光照射到湖面,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动,非常美丽。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在雨幕笼罩下,西湖雨雾迷茫,山色朦胧,也别有一番情调。在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和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学情分析: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不少古代诗人的智慧与情感,学生如能仔细阅读、层层深入,便能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三年级学生已积累了好几首,但对于古诗的理解比较肤浅。教学时对于生涩难懂的词语通过课后注释、课件演示帮助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平台等手段的使用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目标:1、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2、正确认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自然成诵。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读中悟情。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教学难点 :1、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2、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以读为主,读中悟情。3、感受诗人眼中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搜集写西湖的诗,有条件的上网了解西湖、欣赏西湖美景 教学过程:一、赏美景,揭诗题。1、导入:同学们,老师昨晚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梦游了风光秀丽的杭州,还有幸和诗人苏轼一同饮酒作乐、对酒当歌,可谓快哉,美哉!2、过渡揭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美、画美,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全国一共有36个命名为西湖的湖泊,可是名气最大的、享誉中外的就是杭州西湖。那么为什么杭州西湖的名气这么大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出示课件,播放“西湖十景”;教师旁白简介,引导欣赏。)3、听了老师的介绍,杭州西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回答:设想:杭州真美呀!生活在那里真幸福!杭州给我留下了完美的印象!杭州西湖像一幅美丽的图画……4、正因为西湖这么美,所以许多是人都赞美西湖。但应该说赞美西湖最最出名的就是刚刚同学们说的苏轼所写下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初学古诗1解诗题(读了这个题目,你应该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疑问?)——饮湖上:在湖面上泛舟饮酒——初晴:开始时天气晴朗——后雨:后来下起了迷蒙细雨这“饮”字告诉我们,诗人是一边在湖面上泛舟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秀丽的湖光山色。想一想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学生们朗读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确、读出节奏,同桌互读。3、指名读诗,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三、小组探讨 过渡:这首诗读着读着就熟悉了,同学们有没有不懂的意思?哪里还不是很明白呢?1、指名同学回答没弄懂的地方,提出问题。问题预设:——为什么说淡妆浓抹总相宜,为什么要把西湖比西子,西子是谁呀?2、同学们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该怎么学习古诗?(指导学生借助课本注释理解诗意)3、请同学们读古诗,再看看注释,再读读古诗,看看能不能明白古诗的意思。4、同学们读懂了古诗吗?有什么收获?请回答。——第三句:把西湖比作春秋时代越过的美女西施——第二句:正在欣赏风景时起了云雾,下起雨来了(朦胧)——第一句:水中有波光闪动的情景,就像星星一样四、欣赏西湖之美融情入景,理解诗意,读中悟情1、出示图片:晴天西湖之景同学们知道哪句诗是写晴天时的西湖的吗?请生读一读。精讲“潋滟”:波光粼粼的样子;“方好”:刚刚好,恰到好处。2、出示图片:雨天西湖之景哪句诗又是写下雨时的西湖的呢?再请生读一读。精讲:“空蒙”:迷蒙、朦朦胧胧的样子;“亦奇”也很奇妙。3、理解诗意,引导说话,赞美西湖晴雨两景五、领略西湖之美过渡:你们喜欢晴天还是雨天的西湖?诗人苏轼喜欢什么晴天还是雨天的西湖呢?引导学生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西湖?(西子)你从哪里知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板书:西子)2、(出示PPT简介西施)了解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3、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怎么赞美她呢?(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淡妆浓抹)4、(点击PPT出示淡妆浓抹对比图)西施到底是淡妆好还是浓抹好啊? 5、淡汝浓抹只是赞美西施吗?(还用来赞美西湖)师:美丽的西湖晴天美,雨天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师:美丽的西子淡妆美,浓抹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总相宜)五、布置作业背诵古诗,搜集赞美西湖的古诗附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西湖总西子晴方好相浓抹雨亦奇宜淡妆 《饮湖上初晴雨后》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曾永清《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到西湖游览写下的一首名篇。在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和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不少古代诗人的智慧与情感,学生如能仔细阅读、层层深入,便能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侧重于古诗前两句的篇幅,其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到西湖晴天以及雨天景色之美,在此基础上,在引申到诗人苏轼为什么要赞美西湖如西子一样内外兼修,淡妆浓抹总相宜。备课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反复领悟古诗,了解学情,课堂中每个问题的设计,过渡语的反复斟酌我都经历了反复思考反复推敲的过程。课件制作商也是煞费苦心,希望给学生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课堂实操后,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说得太多,小组讨论的环节没能熟练操作。同时在同事的建议之下,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引得太多,放手不够。综合意见,做得比较优秀的地方有:第一,孩子们的课堂常规训练较好。为了让孩子们能专注课堂,我训练了孩子们上课的常规。如:朗读前要求的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讨论环节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端正坐姿的站如松,坐如钟…… 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课堂习惯。第二,课件的制作精细。精美的插图、朗读的配乐等,都是精心制作的,都围绕着古诗的意境去展开,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官享受。第三,朗读指导运用的方式比较多。采用了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教师范读等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去理解古诗的意思。不足的地方有如下几点:第一、了解学情不够。学生在进行小组探讨的过程中,没能做好指导,所以学生的探讨方向不明确,不知道探讨的内容。导学案的设计显得华而不实,应该在课件中出示探讨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第二,就是课前的预设还是不够精细,这点从每个环节的设计连贯度就可以看出来。虽然说我在预设的时候还是关注了如何让每个环节更连贯,让过渡语更自然一些,也许是我的临场机智不够,当学生提及“空蒙”一词时,没能利用好当时教室外面下雨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么巧的时机当中理解词语,未能做到智慧地运用天时去讲解古诗。第三,评价性的语言较少,没能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合理的评价以及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积极性减弱,导致课堂比较沉闷。在这方面,应该多发现学生的亮点,以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和在课堂上的专注力。第四,没有很好地抓住古诗读——品—— 悟的过程。读什么,怎么读,音韵美等需要及时指导,指导学生在朗读时的停顿、语调、节奏、链接、重音等,是读中的一条固定的胶靴链,应该要细腻的去运用。品文字的意境也是古诗教学中的一大要点。教师不应该过分地解释词语,而应该注重体验,如视觉、听觉、触觉上的体验等。感悟古诗中,不能丢弃诗人生活的背景。搜集及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在时代的特点和诗人的经历等资料实有必要,也是激发学生读诗、品诗兴趣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总而言之,这次的教学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也意识到: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了解学清,充分解读文本,提高教师文学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的课堂教学散发勃勃的生命活力。2016年10月19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