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优质课大赛(YZK17632)《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汤阴县白营镇大付庄学校梁玉兰【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认识“亦”“妆”两个生字,理解“潋滟、空蒙”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2、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走进诗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背诵古诗。2、能体会古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所以本节课在教学时,以学生读为基本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有感情地吟诵,使他们有自己的感悟,能够在读中悟美,读中悟情,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诗题1、欣赏美景: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湖的无限风光吧!(出示课件,配乐播放“西湖十景”;教师旁白简介,引导欣赏。) 2、欣赏了西湖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美)正因为西湖这么美,所以从古至今有许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题:《饮湖上初晴后雨》,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优美的语言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又营造了阅读期待。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4、解诗题: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我们再来看诗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谁能完整地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5、指导读诗题:①指名读②师范读③生齐读【设计意图】“题好一半文”,写作如此,教课亦如此。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知诗人、了解诗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不显得生硬、突兀、枯燥。二、初读感知,扣诗眼 (1)过渡:读懂诗题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么美呢?请大家自由地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朗读并正音。潋滟(liànyàn)空蒙(méng)雨亦(yì)奇淡妆浓抹(zhuāng)(指名读、齐读)(3)读诗句:如果把这些生字放在诗句中,你还会读吗?(出示课件)(配乐朗读)①指名读,师评价②师范读③指名读④男女合作读【设计意图】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韵律美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4)过渡:古诗会读了,接下来该理解诗意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理解诗意吗?①挑生说②(出示课件)渗透读诗方法③按照自学提示:先自己读,看看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可作上标记,再和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听别人的意见。(5)交流汇报不懂的地方:【设计意图】当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自身的经验方法得到认可时,对学习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习本诗有法可循,化难为易,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可谓一举两得。(6)过渡:这些问题我们先放一放,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会靠自己的智慧找到答案呢!①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了在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西湖像什么?(板书:西湖西子)②你知道西子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看注释)小结:借助注释是理解诗歌的一个好办法。③过渡:你们想知道西子到底有多美吗?一起看大屏幕(师出示课件,简介西施资料)过渡:西子美吗?西湖真的如西子那样美吗?(板书:?)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三、细读诗句,体验美景过渡:作者在诗中为我们描绘了西湖哪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气?(板书:晴、雨)(一)品味晴天西湖的“好”——水光潋滟晴方好1、理解“潋滟”
①你认为诗句中哪个词体现了西湖晴天的“美”?②“潋滟”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说)生齐读注释。③你能用其他的词语来赞美晴天的西湖吗?(指名说)师相机出示课件: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④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晴天西湖的画面吗?(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根据句子说话:阳光下,西湖水面(),好像()(指名说,师评价)过渡:这几位同学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展开想象能让诗句变成一幅幅美丽而生动的画面,这就是古诗所呈现的画面美。⑤想画面:假设现在你正和苏轼坐在一条船上同游,除了欣赏到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生闭眼,随音乐想象)【设计意图】设计看课件想象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诗句意境,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插上想象之翅,使西湖晴天之美鲜活灵动起来。2、理解“方好”过渡:面对这样的湖光山色,难怪诗人会说:水光潋滟晴方好(板书:好)①晴天的西湖“好”在哪里?还“好”在哪里?(景色好:美丽)②“晴方好”是什么意思?能给“方”换个词吗?(晴正好、晴恰好、晴刚好)③指导朗读: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什么心情?(愉快)你能读出他的好心情吗?(指名读,师评价)④(出示课件)师引读:(二)品味雨天西湖的“奇”——山色空蒙雨亦奇过渡:正当诗人陶醉在这晴天西湖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绵绵细雨,哪句诗写了雨中的西湖?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1)哪个词写了雨中西湖的“美”呢?“空蒙”是什么意思?(指名说)生齐读注释。(2)描绘画面:下雨了,雨中的西湖景色怎么样?(出示课件)(指名说画面)(3)烟雨中,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像是给西湖披上了一层轻纱,如果你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仙境,这是多么神奇啊!(板书:奇)你能把这种奇妙的感觉读进诗中吗?(指名读,师评价)(4)理解“亦”的意思。(也)(5)(出示课件)能不能看着画面来对诗呢?你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呢?喜欢哪句就把哪句给同桌互相读一读吧。(指名读,师评价)【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两句诗的朗读指导没有作统一要求,不把教师的感受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揣摩、去吟诵,从而盛开出他们最珍贵最独特的思维之花,理解之花。(6)师引读:一天之中,诗人就欣赏到了两种不同的美景,
(出示课件)晴天的西湖是这样美好(男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雨天的西湖又是这样奇妙(女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让我们沉醉在这变幻的美景中,再一次深情地赞叹道(一起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三)感受比喻的巧妙和贴切过渡:欣赏和感受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作者真想把西湖比作谁?(西子)①诗人是怎样赞美西子的?(淡妆浓抹总相宜)②什么是“淡妆”?什么是“浓抹”?(出示课件)那西子是淡妆好还是浓抹好?看看诗人是怎么赞美的?(板书:总相宜)③诗人仅仅是在赞美西子吗?还在赞美谁?小结:是啊!西子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很美丽,而西湖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也很美丽,这就叫“总相宜”。④据此,西湖有了西子湖的美称,现在你们知道了吧?西湖的美是不是能和西子比呢?(把?改成!)⑤师引读:看似说西子,实际上是在赞美西湖。(出示课件)晴天的西湖(男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雨天的西湖(女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妆。一天之中,诗人就欣赏到了晴天西湖浓抹的美丽,领略到了雨天西湖淡妆的奇妙,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设计意图】“西施”是诗中意象,苏轼借西施比喻西湖。此处借课件图片,借旁白语言,重墨渲染西施之美,让学生感受到西湖之美,更加感悟到文字之传神。四、吟诵古诗,感悟诗情过渡:多美的诗啊!好诗需要反复的吟诵,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吟诵这首千古绝句吧!(配乐朗读)①生齐读②指名读③生齐背,指名背五、学法迁移,提升拓展过渡:描写西湖山水的诗还有很多,还想再学两首吗?(1)出示课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生自由读,思考:①第一首古诗写了西湖的什么天气?和今天学的诗有什么异同?②第二首古诗写了西湖的什么美景?(3)交流讨论:第一首古诗也写到了西湖的晴天、雨天,写雨是写雨来得快、去得快;第二首古诗主要写了西湖六月的荷花和荷叶的美。(4)课外去了解诗的意思。【设计意图】拓展两首写西湖的诗,带领学生领略了西湖的别样美,加深理解。拓展能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借助课堂拓展延伸,大量阅读,让古诗教学洋溢鲜活魅力。(5)作业:①背诵本课古诗。
②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描写西湖的诗歌读一读,并背诵。结束语:西湖在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美,其实像这样描写祖国风光的诗还有很多,课下同学们可以去搜集、去吟诵、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六、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晴好总相宜雨奇西湖?(!)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