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

ID:857686

大小:25.5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茂县凤仪镇学校王娇【教材简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写的。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起初阳光明媚,阳光照射到湖面,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动,非常美丽。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在雨幕笼罩下,西湖雨雾迷茫,山色朦胧,也别有一番情调。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和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诗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2、借助图片,发挥想像,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预习:搜集写西湖的诗,有条件的上网了解西湖、欣赏西湖美景教学过程:一、赏美景,揭诗题,知诗人 1.孩子们,有一句话相信你们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去领略具有天堂般美誉的杭州西湖。PPT:(西湖美景)2.看了这些图片,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一般……)3.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风景优美,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①齐读课题;②指导停顿,范读诗题;③指名试读;④按节奏齐读。4.简介诗人及背景(出示PPT简介苏轼)师:苏轼,你们了解吗?(出示课件)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板书:宋)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赠刘景文》。全班齐背,孩子们表现得真不错。他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其中的一首,请大家再读读课题)[教学意图:美丽的西湖风光,优美的语言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又营造了阅读期待。]二、解诗题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能猜一猜题目是什么意思呀?师提醒(某个字或某个词)。 (预设:生1: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生2: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生3.他们在湖上饮酒)2.谁来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呢?3.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也就是现在的县长,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4.我们把意思弄懂了,相信再来读题目,味道就肯定不一样了。(师范读课题,全班跟读)[教学意图:“题好一半文”,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知诗人、了解诗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不显得生硬、突兀、枯燥。]三、学字词,明节奏1.美景看不够,好诗读不够,那现在就请你翻开书85页,放声读一读这首诗,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开始吧!(生自由读)2.检查生字及难读诗句掌握的情况。(出示PPT带生字读音)师:朗朗的读书声呀,是课堂上最美的音符!你们觉得这里边哪几个字特别难读?想给大家提个醒呢!①潋滟(liànyàn):指读、跟读→提示都是前鼻音→说说这两个字跟什么有关→谁把它所在的诗句读一读→指读→齐读。②亦(yì):指读、跟读→怎么记住它→把整句诗读一读→指读→齐读 ③淡妆(zhuāng)浓抹:指读、齐读→提醒读音→怎么记住:换偏旁;联想:女孩爱化妆→把整句诗读一读→指读→齐读3.把整首诗连起来能读好吗?(全班齐读全诗)4.有了大家的帮助和提醒,你在读的时候,一定会读得更准确,谁想第一个来展示自己呢?勇敢的孩子在哪里?抽生读(1——2)5.我们光把诗句读通读顺还不够,读古诗时还要将就读出诗的节奏、韵律,谁来试试?(PPT出示划上诗文节奏)抽生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师:老师还听出来了,大家在遇到停顿记号时,不是把它读成断句,而是声段气相连。孩子们今天真了不起。[教学意图: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韵律美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四、品诗句,赏诗景1.那诗人师怎样用这区区的28个字来展现西湖之美的呢?请大家默读古诗,边读边借助书下的注释,看看你能从书中读懂些什么呢?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开始吧!(生默读古诗,体会诗意)2.很多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了,老师也想知道你自己读和同桌读交流读懂了什么?谁先来说一说?(抽生回答)3.看来呀,很多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的方法就是——看注释(板书),其实,我们在理解古诗时还可以——渗透读诗方法:指名说(预设:看注释、看插图、读题目、读诗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出示PPT学诗好方法)4.还有谁没有弄懂的问题想向大家请教呢?(抽生回答) (预设:如没有学生举手,师:看来大家已经用理解古诗的好办法解决了不懂的问题,真是会读书的孩子)看到大家刚才大胆的提出了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大方交流自己的收获,真是会读书的孩子,那下面咱们就集中智慧,一起走进这首诗。[教学意图:当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自身的经验方法得到认可时,对学习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调动学生了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习本诗有法可循,化难为易,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五、抓字眼,明诗意(一)感受晴天西湖的“好”1.书读得这么好,我们再读读题目呢?(全班齐读课题)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句写“初晴”,哪句写“后雨”?2.短短的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咱们一起来读。(课件出示前两句)齐读诗句。3.这是西湖晴天的样子(PPT出示晴天图片)4.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水光潋滟呢?(预设:波光闪闪的,很美)5.你是怎么读懂的?(预设:看图,看注释……)能够根据看图观察,看注释,看来你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好方法,真是会学习的孩子。6.“潋滟”两字我们一看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水怎样?(波光闪动)7.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金光闪闪……)8.让我们再来感受感受水光潋滟的样子吧!(PPT出示晴天图片)9.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很美,那晴天的西湖还有哪些地方很美呢?(出示PPT晴天西湖) 10.所以呀,这样的美景呈现在诗人的眼前,所以他不禁赞叹——(课件出示第一句)全班齐读11.师小结:老师觉得孩子们在读古诗时,读出了古诗的韵味,真不错,但在读时,能够把藏在诗人背后的情感读出来那就更完美了。(抽生读第一句)12.老师引导理解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方”字(指名读)13.通过刚才的理解,谁再来说说第一句诗写的是什么呢?14.晴天的西湖日照湖水,水映阳光——生读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生读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二)感受雨中西湖的“奇”1.孩子们,一个“好”字就道出了西湖的美,真是一字千金,这就是古诗的魅力。忽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雨中西湖。课件(雨中西湖)出示第二句男声读2.孩子们,这是雨中西湖的样子。(PPT出示雨中西湖)3.“奇”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奇妙),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亦”又是什么意思呢?(也)“雨亦奇”又怎么理解呢?(下雨了也很奇妙)4.在生活中看到过山色空濛的景象吗?(师引导学生说出就像仙境一般)5.那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思吗?6.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西湖雨天时的奇妙吗?7.让我们再次欣赏西湖雨天的画面,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奇妙之处吧!(PPT出示雨中西湖) 8请你用心感受,此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此时此刻山色——生:空蒙雨亦奇。师:雨轻轻的细细的软软的,再读——生:(把声音压得很低)山色空蒙雨亦奇。师:这时雨下大了一点,山色——生:(声音大一点)空蒙雨亦奇。师:雨越下越大——生:(声音更大)山色空蒙雨亦奇。师:谢谢你们让大家听到了雨声。因为有了雨让西湖显得更加奇妙。让我们带着对雨水的感激再读这一句吧!生:齐读山色空蒙雨亦奇师:晴天的西湖是这样美好——(课件出示1.2句)生:全班齐读第1句师:雨天的西湖是这样奇妙——全班齐读第2句师:你是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呢?为什么?师:看来你是真的喜欢第1句。那请你来读一读师:风和日丽时,男生在湖边散步,不禁赞美——读第一句师:细雨蒙蒙时,女生在湖上坐船游览美丽的风景——读第二句[教学意图:设计两处看课件想象说话,由想象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诗句意境,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插上想象之翅,使西湖晴雨之美鲜活灵动起来](三)感受比喻的巧妙和贴切(学习3—4句)1.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是这样的美,这不禁让诗人想起了一个人,她是谁呢?那就是西子(课件出示西施介绍) 2.古人曾用“沉鱼”形容西施之美。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还有个小故事,传说呀,西施到小溪边洗衣服的时候,溪中的鱼儿看见西施是这样的美貌,都看呆了,不知不觉的就沉到水底下去了。所以说呀,人们就说西施具有“沉鱼之美”,西施美吗?(美)3.她在化淡妆时——很美,在化浓妆时——也很美(ppt出示西施图片)4.所以诗人说——(课件出示第4句)全班齐读4“总相宜”的意思是说?(指名回答)生:化淡妆浓妆都好看真好!师:你看呀,咱们的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真好!5西子是这样的美,诗人在这里只仅仅赞美西子吗?(指名回答)(赞美西湖)对,他是借西子来赞美西湖。师:诗人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生:因为她们都很美。(PPT出示西湖西子对比图片)师: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西施无论是淡淡的妆饰还是浓妆艳抹,总是那么恰到好处。所以呀,诗人由西湖想到了西子,这个奇妙而贴切的比喻得到了后世的公认,从此,西湖又叫西子湖。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板书:淡妆浓抹)生:雨天。师:无论是早晨,还是——生:傍晚。师:无论是春天,还是——生:冬天。 师:都是那么的奇妙美丽,所以诗人不禁咏出了这样的诗句——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教学意图评价:“西施”是诗中意象,苏轼借西施比喻西湖。此处借课件图片,借旁白语言,借想象生活,重墨渲染西施之美,让学生感受到西施之美,感受到西湖之美,更感悟到文字之传神。]五、诵诗句,悟诗情1.小结:好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呀!一个美妙而贴切的比喻道出了西湖的神韵。一天当中,西湖在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多姿,诗人饮着美酒,看着美景,他陶醉了,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多美的诗啊,孩子们,好诗需要反复地吟诵,现在,就让我们和苏轼一样带着一丝醉意,听着小曲儿,闭着眼睛,想着这一池美景,小声地跟着朗读来吟诵这首千古绝句吧!(播放朗读)2.现在,男孩子首先带我们走进美丽的西湖(男生读),女孩子也来带着大家一起游览美丽的西湖吧!比比,看那组读得好。师生一起朗读。(配乐朗读)3.谁还想来一展风采呢?(指名读)4.苏轼的一生,对西湖可谓是情有独钟,他曾经在杭州两次做官,写下了许多精妙绝伦的诗篇。虽然我们今天不能亲自到西子湖畔去走一走,看一看,可是我们可以把它记住,等我们有机会到西湖的去旅游时,你一定会觉得更亲切,更熟悉,是吗?快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背背这首诗吧![教学意图:音乐是流动的画,诗句在音乐的伴奏之下,无疑引领学生感受到带情感的画面。]六、赏诗词,陶情操 1.孩子们,除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的诗篇,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还有很多写西湖的诗,老师也收集了一首,出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师生齐读。[教学意图:拓展一首写西湖的诗,带领学生领略了西湖的别样美,加深理解。拓展能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借助课堂拓展延伸,让古诗教学洋溢鲜活魅力。2.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1.看注释苏轼2.看图画晴水光山色西湖雨淡妆西子比浓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